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民歌就出自镇巴与四川通江交界的西乡街(两河口)。西乡街(两河口)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第一镇,是红四方面军创立川陕省苏维埃政权中成立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赤北县苏维埃政府。
《十送红军》,由张士燮、朱正本搜集整理再创作而成的作品,2001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多次使用了《十送红军》曲,王云之对该曲的部分内容改编增加了和声。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剧中才恢复了歌作者朱正本的署名。在《长征》播出后,作者朱正本向媒体介绍了《十送红军》的创作经过。
这首歌谣充分地表现了人民对红军的真挚的情感,虽写惜别之情,但没有哀伤、绝望的情绪。殷切的期望,诚挚的留恋,豪迈的乐观气概,坚定的胜利信心,充满在字里行间。此曲悠扬婉转的旋律和真挚的感情让很多歌唱者喜爱、演唱、并收录到自己的专辑,如宋祖英、彭丽媛、刀郎等。
目录
创作背景
歌曲诞生源自一次紧急任务:1960年,上将刘亚楼出访朝鲜期间欣赏了大型歌舞史诗《三千里江山》。3000名朝鲜战士气势磅礴的表演,让这位儒将眼前一亮,第二年他便给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布置了一个任务:三个月内创作一台革命历史歌曲晚会。这台演出后来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前创篇”,其中的许多作品都被收入进《东方红》之中。[1]
作者朱正本向媒体介绍了《十送红军》的创作经过:
“1960年春,我们空政文工团几位创作人员到江西采风。在当地我了解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2]
根据当时对根据地赤卫队队员、工农会代表、红军老战士等采访得来的素材,其中一首送别红军歌,曲调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转优美。这首歌的曲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半年之后,空军司令刘亚楼和部队党委决定由空政文工团创编《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内容。
根据之前采风得到的素材,张士燮很快便交出了歌词:“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间野鹿声声哀号,树树梧桐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歌词给了朱正本。朱正本接到歌词被深深打动,他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别红军歌。他说:“我采用了回旋曲式手法重新创作,把六段歌词谱成每段不同人声、不同曲调,并多次变化,以求情真意切。谱曲时,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我也流下了眼泪。
整个曲子谱得相当顺畅,总共不到一个小时。”“由于当时刘亚楼司令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我们必须注明是民歌,总团领导建议我们署上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这样,《十送红军》就创作完成了。”
1961年8月1日在北京音乐堂首演说明书《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发表了《十送红军》。 [3]
《十送红军》一亮相,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北京军内外各大报纸、音乐刊物争相刊登。同年12月又在上海公演40余场,并在各电台多次播放,许多单位进行教唱、排演。以后几个大军区的歌舞团、地方省级文艺团体争相排演。次年,空政文工团又赴西安、张家口等地演出。《十送红军》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
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只有一、三、五、七、九、十“六送”的内容,为何会少了“四送”,却是个不解之谜。其实,张士燮确实只写了“六送”。据朱正本回忆,当年张士燮曾说过,如果真的写“十送”就太“絮烦”了。事实上,尽管少了“四送”,但这首歌要想完整唱下来,仍要近15分钟。
历史背景
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是“民歌之乡”、“红军之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下,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宣传土地革命,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南面支援红军前线战事,北面防御国民党的进攻,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震撼人心,光照日月的事迹。这些,必然要反映到劳动人民口头文学的创作里,特别是巴山人民热爱和熟悉的歌谣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其中一首送别红军歌,曲调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转优美。如泣如诉的《十送红军》,与苏区人民的泪水流在了一起;再现革命的历史画面。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4]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由瑞金县的田心、梅坑地区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雩都河畔,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幼伫立在各个渡口为红军送行。乡亲们一面跟着红军走,一面将鸡蛋、糯米团等往战士的口袋里装。”朱伯林根据史料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
开始长征,就要离开熟悉的土地,离开熟悉的人民和亲人,红军的心情是沉重的,人民的心情更是不舍的。于是,在江西当地,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主要旋律就是《送郎调》曲调。旋律优美、情感缠绵、依依不舍,十分动人。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向游客介绍由80双草鞋组成的“草鞋墙”。当年,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8.6万余人在江西省于都县集结出发,这给赣南小城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亲人要出远门,打双草鞋送他们上路,是当年苏区群众最热忱的方式。
这是长征出发集结地的又一幅历史画面:家家户户打草鞋,母亲做给儿子、妻子做给丈夫、未婚妻做给情郎……更多的苏区群众背着打好的草鞋赶到于都河边,把草鞋送给途经的战士。十月的于都河畔,红军战士就是穿着一双双苏区群众亲手编织的草鞋,踏上战略转移的伟大征程。
歌曲歌词
镇巴歌谣《十送红军》词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桌子两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酒儿里面掺蜜糖,红军啊!思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手垃着长茧手,心象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子穷人搬。红军啊!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崖,两只兔子哭哀哀,禽兽也能知人性,血肉感情抛不开,红军啊!山里红花永不败。
七送红军七里湾,湾湾上下一片田,田里谷穗头低下,田里鲤鱼翻田坎,红军啊!新米上市人去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走了财东要倒算,红军啊!穷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
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绣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歌曲:《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
(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
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
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
(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
(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
(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
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
(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
(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
捎来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
天涯与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
(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
(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
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
(介支个)早归乡.
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
(介支个)早归乡.
九送红军,
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
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象(里格)黄连,
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
(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
(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
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
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
(介支个)望红台.
这台(里格)名叫
(介支个)望红台.
作者简介
词作家
张士燮,(1932~2007),汉族, 天津人。中共党员。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生创作歌词数千首。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教导大队班长、管理排长,四十九军文工团创作员,广西军区文工二团创作员,空军第三军文工团创作员(赴朝鲜前线采访慰问),空政歌舞剧团艺术指导、空政文工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首届常务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歌曲》月刊编委。[5]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中近30首歌曲获全国、全军各种奖项。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8年出版了《向阳花-张士燮歌诗文选集》。[6]
2007年7月21日晚21时20分于301总医院经抢救无效病逝。
张士燮是个高产作家,但在他的后期创作生涯里,他几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团里工作和创作室的建设上。空政文工团创作室人才济济,“风调、气顺、人和”,佳作迭出,被誉为全军实力最强的创作集体,这与担任了十几年创作室主任的他的努力决然分不开。十几年来,他精心组织策划,并参与创作了《精神文明赞》《蓝天长城》 等十几台综艺晚会,并与全团合作,成功地策划、指导,推出了被评为全国十大舞台精品工程之一的大型舞剧《红梅赞》。这些作品虽然很少署上他的名字,但谁能说这其中的哪一个音符、哪-段舞蹈不浸透着他的汗水和智慧呢?[7]
作为词坛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张士燮认为,他写歌词追求6个字:通俗、朴素、优美。强调自己独特的感受,追求作品的内在意蕴。他说,歌是听觉艺术,它不像诗和小说那样有思考琢磨的时间。因此歌词必须通俗好懂,使人入心上口。歌曲要贴近寻常百姓,就应在通俗的基础上追求优美。唱他的歌,听他讲话,都是这个理。[8]
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景,用心灵去捕捉时代的旋律﹔用生活色彩去编织艺术的花环。这是张士燮对艺术的追求。为了能做到这些,他非常注重从姊妹艺术中去吸取营养。当代民歌、古典诗词、舞蹈、美术、雕刻、剪纸……古今中外佳作,他都要阅读、搜集和整理。他逛街、出差最爱去书店,无论哪一类书,他都舍得花钱买,数千册书几乎占去了屋内的大部分空间。他对民间的剪纸艺术兴趣很浓,仅五十年代就收藏剪纸达上千种。在收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著自己的思想和艺术情操。正是这样的年月,这样的情怀和生活的滋润,使他写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主要作品:
歌词专集《蔺草集》,歌词《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社员都是向阳花》、《十送红军》、《秋收起义歌》、《农友歌》、《银球飞舞花盛开》,参加创作大型歌舞剧《长山火海》、《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音乐舞蹈史诗文学剧本《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和大型歌舞《光明赞》、《名舰忠魂》等,
曲作家
朱正本,1928年出生于安徽凤台县。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即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开始写歌曲、小歌剧,创作歌剧音乐《忆娘》(与羊鸣合作),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创作一等奖。
1949年7月 ,朱正本参军,随邓小平、刘伯承率领的二野部队进军大西南,扛着步枪,背着盐筒米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用两条腿走了8000多里路到达四川,部队里流行的说法为“小长征”。因为会吹笛子,本来喜欢写文章的朱正本常被安排教战士们唱歌,很快,二野军政大学三分校二总队成立文艺队,他成了第一批文艺战士。从此走上了音乐道路。[9]
1953年到北京工作后,被调到空政文工团创作室。先后师从罗忠熔学习和声,从江文也学习配器以及在中央音乐学院旁听曲式学。[10]
1961年朱正本先生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1961年《十送红军》这首歌曲创作的完成,也让自始至终关心节目进展的刘亚楼大加称赞。1961年8月1日,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表演厅,空政文工团主办的大型演出——《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正式拉开帷幕。《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分为9场16景,一共演唱了46首歌曲。几曲唱罢,一首新歌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另一番完全不同的视听感受,这首歌就是——《十送红军》。这首歌凭借着感人至深的旋律,以及红军告别亲人,离开根据地踏上长征的动人故事,引起了在场观众的高度共鸣,并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11]
2012年4月28日朱正本老先生在北京病逝。
主要作品:
三十余年,发表歌曲两百余首。创作大型合唱曲舞蹈音乐、歌舞剧音乐、大型歌剧、小歌剧、电影音乐二十余部。与他人合出了两本歌曲集。创作、改编的作品中,表演唱《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 飞行员进行曲》,合唱《把列宁主义大旗高高举起》、《银球飞舞花盛开》以及群众歌曲《学习那英雄的解放军》等,都曾在全国流行。创作歌剧音乐《忆娘》(与羊鸣合作),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创作一等奖。
歌曲鉴赏
《十送红军》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如“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十送红军》的旋律有一个主体(B)和两个变体(c与C),从而构成ABABACA的结构形态。应该说,各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采用回旋曲式手法 ,从而使整首歌曲风格统一。与此同时,每段旋律又融进独具特色的音乐因素,使得各段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
专家点评
拒绝空洞让它成为经典
作曲家、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赵方说:“这首歌的曲调取自民间,在江西等地有类似曲调的民歌。”
说到它大受欢迎的原因,他认为这种来自民间的曲调舒展优美,易于上口,音域不宽,适合流传。改编后的歌曲加入了群众对红军的真挚情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歌曲风格深情婉转,没有口号式的空洞赞美,避免了一些同类歌曲的弊病,在这基础上,它成为了长征主题系列歌曲中的经典。
但赵方认为,将《十送红军》列入军旅歌曲似乎不妥。“按专业术语来说,它是带有民歌风的抒情歌曲,军旅歌曲难以概括它的这种风格。”
歌曲探源
2001年6月,电视剧《长征》曾将《十送红军》作为贯穿全剧的音乐主旋律,使这首老歌重焕青春,同时也引发了著作权的争议。尤其在作曲方面,两位艺术家一度对簿公堂,最终由法院给了它一个曲调方面的“身份证”。[12]
如今,它的词作“身世”又受到质疑。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的有关人士认为,有资料表明,这首江西民歌,其词作源头实际应该在陕南。向成忠,汉中市镇巴县博物馆原馆长,现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干部,兼任县红军文化研究组组长。他是“《十送红军》词作源自镇巴”观点的坚定支持者,随后他向记者出示了“物证”--—影印的1958年11月号的《民间文学》杂志。记者看到,在这本杂志的第17、18页刊登的是“镇巴歌谣《十送》”。与空政版的仔细对比,可以发现如下异同:首先,镇巴版《十送》十段内容全有,而空政版只有六段。
随后记者找到了1958年5月号的《民间文学》,书页已经泛黄,翻至第36页,可以看到“陕南红色山歌二首”,而且在大标题下注明了“中共汉中地委宣传部搜集”。其中一首便是《十送》,在《十送》的标题下注有“镇巴简池区永乐乡朱有志唱”(据向成忠介绍,“朱有志”应为“朱有炽”的笔误)。而在同一年的11月号上刊登的镇巴歌谣《十送》,署名为“朱有炽演唱、富饶整理”。可见,1958年两期《民间文学》刊发的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同一首民歌—镇巴《十送》。符文学、刘光朗亲手把镇巴《十送》的词曲采录下来。
镇巴版《十送红军》的最早传唱者朱有炽,已经于1970年去世。1978年9月,刘光朗带队下乡演出才得知朱有炽已经去世。1979年8月,刘光朗找到了朱有炽的老邻居朱达武。问起《十送红军》怎么唱,当时已经80多岁的朱达武说:“类似本地流行的《绣荷包》《十绣》之类的小调。”于是刘光朗哼唱了几句镇巴民歌《绣荷包》,朱达武当即说就是这个调就是这个调。
刘光朗作了认真的记录,并将采录后的曲谱,唱给朱有炽的几个子孙听,他们一致认定此曲就是朱有炽当年自弹自唱的那支歌。
“如今在镇巴,歌曲《十送红军》妇孺皆知,大家传唱的就是这个版本。”向成忠认为,正是1961年《革命歌曲大联唱》将《十送红军》作为江西民歌排在第四场,从此这首歌曲被误以为是江西民歌,“其实从歌词上来说,这不是一首原创的江西民歌。”
根据符文学的记录,朱有炽曾经告诉他,在两河口的红军部队,平时除对敌作战、建立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以外,为了鼓励红军战士,号召穷人参加革命,创作了许多红色歌谣,在根据地到处传唱。
无论是镇巴版,还是空政版,一脉相承的歌曲,心心相通的感情。这些红色歌谣之所以几十年传唱不衰,关键就是它们建立在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红军真正爱戴的基础上,因而有着最真挚、最浓烈的情感。
音乐欣赏
央视网视频 > 天天把歌唱 > 歌曲《十送红军》 演唱:王丽达[16]
歌曲《十送红军》关牧村、 降央卓玛 、钟丽燕 三大女中音 唱的真好![18]
电视剧插曲-十送红军 [19]
一首好听的红色经典二胡曲《十送红军》 [21]
视频
《十送红军》原版经典演唱
参考资料
- ↑ 十送红军背藏热泪故事 2016-08-17 07:17
- ↑ 关于歌曲十送红军2007-10-23 12:31:19
- ↑ 请问《十送红军》是什么时期创作的歌曲?2010-10-27 回答
- ↑ 《十送红军》为何只唱“六送”? 发布时间:19-09-2523:14《经济日报》
- ↑ 天津人物---张士燮
- ↑ 张士燮 的作品(1)
- ↑ 好人士变---一路走好
- ↑ 词作家张士燮:点燃自己2001年12月19日
- ↑ 老文艺战士朱正本忆《十送红军》中国论文网
- ↑ 朱正本与《十送红军》2006-09-17
- ↑ 党史记忆 | 58年前,这首歌诞生于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 2019-10-14 14:30
- ↑ 《十送红军》“身世”探源:姓“陕”还是姓赣 2017-04-09 来源:光明网
- ↑ 宋祖英演唱 《十送红军》 所属专辑 《十送红军》2019-09-11 17:59
- ↑ 刀郎、云朵演唱《十送红军》 专辑:《红色经典 》 2008-03-13
- ↑ 彭丽媛 《十送红军》 所属专辑 《源媛流长》 2019-09-11 21:00
- ↑ 央视网视频 > 天天把歌唱 > 歌曲《十送红军》 演唱:王丽达
- ↑ 张也歌曲大全 : 张也 - 十送红军
- ↑ 歌曲《十送红军》关牧村 降央卓玛 钟丽燕 三大女中音 唱的真好! 上传于 2019-12-06
- ↑ 电视剧插曲-十送红军 2018年07月18日发布
- ↑ 阿宝《十送红军》唱出不一样的味道 2016年12月13日发布
- ↑ 一首好听的红色经典二胡曲《十送红军》 2016年09月28日发布
- ↑ 郁可唯歌曲《十送红军》好听极了! 2018年10月24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