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可乐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可乐遗址位于中国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夜郎古都可乐洛姆的所在地,是夜郎国遗址。

19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汉墓7座,出土文物3百余件,引起了考古界、史学界的轰动。2000年,研究人员在可乐发掘出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入选中国2000―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前已经对可乐遗址进行了9次发掘,出土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类文物2千4百多件,占贵州同类文物的2/3以上。

2001年6月25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可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墓葬简介

2001年9—10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管所在赫章可乐发掘古代夜郎时期“南夷”民族墓葬108座,有许多重要发现。其中尤其是一些奇特的埋葬习俗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随葬器物,对揭示古代夜郎文化面貌,探索夜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贵州近年实施夜郎考古计划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发掘主要分两个工区进行。其中Ⅱ工区墓葬分布异常密集,在约33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墓葬81座,许多打破或叠压关系令人吃惊。墓葬年代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其中是否存在间隔期尚不明确。

布局结构

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地表不见封土堆。墓内填土富含红烧土颗粒。墓葬规模不大,长1.42—3.2、宽0.4—1.45米。平面形状主要为长方形,另有两种略变异的形状。一种前、后端侧壁略作弧形外扩,平面约似一哑铃状,共发现9座墓。另一种头端顶壁中部有一小弧外凸,平面约似一钟状,共发现8座墓。埋葬姿势多为仰身直肢葬,双手屈于胸前。另也发现少量侧肢葬[2]

墓葬习俗

这批墓葬最引人注目的是奇特的“套头葬”和其他几种特殊葬式。

“套头葬”指用铜釜套于死者头顶的埋葬方式。过去在赫章可乐曾发现过,但远不如这次发现的形式多样。其一是用形铜釜套于头顶,与过去所见相同。不同的是在墓坑底部四周用未经加工的石块垒砌一圈。其二是用一件大铜釜套头,另用一件大铜釜套脚,脸上盖一件铜洗,双臂上也放置有洗。其三是用一件大铜釜套头,用一件大铜洗垫于脚下,右臂垫一件铜洗,左臂旁侧立一件铜洗。“套头葬”铜釜内基本都保存了一部分头骨,可看出均为仰身直肢葬。另外都发现使用木棺的痕迹。除“套头葬”外,还发现几种特殊埋葬方式。一种是用铜洗盖于死者脸部,发现2座墓。铜洗下头骨大部保存,肢骨却完全朽坏无存。再一种是用铜洗垫于死者头下,仅发现1座墓。头骨已不存,但洗上保存了一对铜发钗,洗边沿还保存了一对骨质耳环的残痕。另一种是在死者头侧墓底斜插一件铜戈,共发现4座墓。铜戈或插于左侧,或插于右侧。

“套头葬”及这些特殊葬式在国内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过,属夜郎民族特有的葬式,所反映出的丧葬意识宗教观念很值得研究。

视频

可乐遗址 相关视频

可乐遗址
2(31)毕节之最__赫章可乐遗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