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际音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Template:Infobox WS

Template:IPA notice

国际音标英语: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缩写IPA[lower-alpha 1]),早期又称万国音标,是一套用来标音的系统,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来作为口语声音的标准化标示方法。[2]国际音标的使用者有语言学家言语治疗学家外语教师、歌手辞书学家翻译学家等人。[3][4]

按照国际音标的设计,它只可以分辨出口语里下列音质的对立成分:音位语调以及词语音节的分隔。[2]若要表示诸如咬牙、咬舌和由唇颚裂所发出声音的音质,则有另一套获广泛使用的国际音标扩展系统(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3]

直到2007年,国际音标共有107个单独字母,以及56个变音符号超音段成分。国际语音学学会偶尔会增删一些符号,或者修正某些符号。

历史背景

1886年,以法国语言学家保罗·帕西为首的一群英国和法国语言教师,组成了一个学会,旨在创造一套转写和记录人类语言音标系统,它正是1897年后被称之为国际语音学学会的前身。[5]他们最先参考了英语拼写改革使用的罗马字母,设计了一套最初的音标表,但为了让它们可以在其他语言中使用,其符号容许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音值。[6]例如,读音/ʃ/原本在英语中是以字母〈c〉来表示,而在法语中则是以字母〈x〉来表示。[5]但到1888年那年,字母便修订成不论其代表语言为何,都一律使用相同的符号型式,而这也成了日后所有修订的基础。[5][7]

从国际音标诞生以来,其元音和辅音的组成便一直维持著大致一样的型式,但其音标本身则作了几次些许的修正。1989年的国际音标基尔公约才首先对早期的1932年版本作出大幅的修订。另又在1993年做了一次小修订,增加了半开央不圆唇元音[3]并删去内破音专用符号。[8]最近的一次改版是在2005年6月,增加了一个在非洲语言中很常见的唇齿闪音[9]除了符号的增减之外,国际音标在其他的符号、分类和字体大多维持一致。[3]

国际音标扩展则相对在比较近期才出现,它是于1990年诞生,并于1994年获国际临床语音学与语言学协会正式采用。[10]另外,音质符号VoQS亦于1995年开始规划,以提供发声很详细的符号标记系统。[11]

理论假设

国际音标标音法体系的背后蕴含了大量言语和言语分析的理论假设,这些假设有如下几项:

  • 有些言语要素是语言学上的相关现象,另一些则与语言学没有关系(例如个人语音特质)
  • 言语可以部分的描写为一连串的不连续的语音或者“音段”(segment
  • 音段通常可以被分成两个主要音类:辅音(consonant)和元音(vowel
  • 辅音和元音的语音描写可根据辅音和元音的产生及听觉特征auditory characteristics)进行
  • 除了音段之外,言语中还有大量超音段(suprasegmental)现象,例如重音声调都需要单独地描述[12]

描述

国际音标的原则为“每一个可分辨的读音(或音段)用一个符号来表示”。[13]这表示,国际音标不会使用两个以上的字母来标示一个声音,除非它可以被视为一两个以上的声音的连续。[lower-alpha 2]如果没有一种已知的语言把某两个有些许差别的音素视为对立(即不同音位),则国际音标通常也不会为这两个音素分立不同的音标(选择性[3][lower-alpha 3],且不会使用一个音标来表示复音字母,如〈x〉在英语里表示[ks]此一子音复音。此外,每个音标也不会因所跟著的或接续的音标不同而有不同的发音,如英语(及部分其他的欧洲语言)里的〈c〉。

国际音标的符号共有107个用来标示子音母音字母、52个用来附在原音标里以修饰原音标发音方式的变音符号以及19个标示如音长声调重音语调等的超音段成分[lower-alpha 4]

编制类型

国际音标中的一些音标写法与拉丁字母的辅音字母如[p]、[b]、[t]、[d]、[k]、[g]、[m]、[n]、[f]、[v]、[s]、[h]、[z]、[l]、[w]等相同,它们均为许多欧洲语言所使用的字母,在发音上与英语并无差别,可是与拉丁字母写法相同的元音符号[a]、[e]、[i]、[o]、[u],它们的发音法却较为接近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中的发音,如[i]的发音为英文piece中的i,而[u]为英文food中的oo

其他一些音标虽然与拉丁字母相同,如[j]、[r]、[c],和[y],但是它们的发音却和一般英语中的发音不太一样,反而是来自其他的语言,例如[j]要发英语yokey(等同德语荷兰语j,而[y]的音却反而是和古斯堪的那维亚语古英语y发音一样[等同于拼音ü/yu注音符号的ㄩ、粤语的于(jy1)、芬兰语y、德语的yü、法语的u,或荷兰语uu]。其主要的标音原则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因此不会有像英语中shth这样,两个子音字母组合来代表一个音的情况发生。

国际音标表里所使用的还有一些和拉丁字母相似,只经过稍微修改的符号,它们的发音都很相似,例如卷舌音ɳ齿龈音n,它们的发音及符号写法都差不多,唯一的分别是前者右下角有向右的小勾,代表它是一个卷舌音。

附加于字母的变音符号(附加符号)则为每个语音做额外的描述,如下标̥加在辅音之下以表示浊音清化,如,说明它是一个无声子音(清辅音)。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符号负责描述超音段的语音特征,例如重音语调声调,如母音后的ː代表此音为一个长母音。

国际音标中方括号[]用来表示发音的细节;可能包括了没有用来区分语言中的词汇,但作者需要详细描述的写法。斜线 // 用来区分各类语言特有的音素,而无需额外的细节描述。如英语中/p/pinspin中的发音有明显差异,英语语言学界通常会写作/pɪn//spɪn/,而语音学界则写作[pʰɪn][spɪn]

国际音标中双斜线//...//、竖线|...|、双竖线||...||及花括号{...}会被用来表示某词汇的深层次音韵结构,比音素更为抽象,花括号还被扩展国际音标用来表示韵律学标记。尖括号则被用来阐明某一语言中固有的表音法,有时用于标示非拉丁字母语言的发音,或是与国际音标的字母符号一致的发音。如上述词汇会记作(pin)(spin),但是不包括ee的发音[i]在国际音标中的写法(i)[lower-alpha 5]圆括号(...)用于表示难以听清的发音,双圆括号((...))用于表示难以理解的声音,如((2 syll.))表示2个能听到但不能理解的音节。

国际语音学学会允许会员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新的符号和修改原有的符号。

符号表

辅音

塞擦音可通过在字母上方添加一条横贯的弧线(Tie bar)表示。[15]其中六个最常见的塞擦音亦可以使用合字来标示,可是国际语音学协会却已不再采纳这种方法,因为若使用这种方法,便须新造大量合字才能表达所有塞擦音。除了使用连结弧线以外,有时还可以使用原来作为标示辅音除阻的上标法来标示塞擦音,例如 可以表示 t͡s 可以表示 k͡x。而原本用作表示硬颚塞音的 c 和 ɟ,有时可以当作 t͡ʃ 和 d͡ʒ 或其他近似的塞擦音的便捷写法,甚至连国际语音学协会出版的正式刊物也有这样的写法,所以诠释它们的意义时须格外慎重。

以图片形式检视
Tie bar 合字 描述
Template:IPAlink ʦ 清齿龈塞擦音
Template:IPAlink ʣ 浊齿龈塞擦音
Template:IPAlink ʧ 清龈后塞擦音
Template:IPAlink ʤ 浊龈后塞擦音
Template:IPAlink ʨ 清龈颚塞擦音
Template:IPAlink ʥ 浊龈颚塞擦音
Template:IPAlink  – 清齿龈边塞擦音
Template:IPAlink  – 清唇软颚塞音
Template:IPAlink  – 浊唇软颚塞音
Template:IPAlink  – 唇软颚鼻音
Template:IPAlink  – 浊软颚塞擦音
注:
  • 浏览器中使用Arial Unicode MS渲染国际音标时,此类符号会因字体自身的程序错误而出错,以此显示效果会更佳:ts͡, tʃ͡, tɕ͡, dz͡, dʒ͡, dʑ͡, tɬ͡, kp͡, ɡb͡, ŋm͡

非肺部气流音

非肺部气流音是未经肺部出气而发出的声音。包括搭嘴音(发现于非洲科依桑语系)、内爆音(发现于斯瓦西里语越南语等语言)和挤喉音(发现于大多数印第安人高加索的语言)。

以图片形式检视非肺部气流音符号表
搭嘴音 内爆音 挤喉音
Template:IPAlink 双唇搭嘴音 Template:IPAlink 浊双唇内爆音 ʼ 示例:
Template:IPAlink 齿搭嘴音 Template:IPAlink 浊齿龈内爆音 Template:IPAlink 双唇挤喉音
Template:IPAlink 齿龈搭嘴音 Template:IPAlink 浊硬颚内爆音 Template:IPAlink 齿龈挤喉音
Template:IPAlink 硬腭搭嘴音 Template:IPAlink 浊软颚内爆音 Template:IPAlink 软颚挤喉音
Template:IPAlink 边搭嘴音 Template:IPAlink 浊小舌内爆音 Template:IPAlink 齿龈挤喉擦音

元音

Template:CSS IPA vowel chart

——本图象征性地展示一个面向左侧开口的人的嘴部的发音部位。越向左则舌头越向前伸出,越向上则口张开得越小。
——成对的符号中,左右两侧有圆唇与非圆唇之分。其右者为圆唇元音,左者为非圆唇元音

双元音通常以不成音节符号表示,例如aɪ̯。然而tie bar亦被使用,尤其是用于难以淮确标示元音是on-glide还是off-glide性质的情况下:a͡ɪ⟩、⟨o͜e

变音符号

变音符号,又称附加符号,是加在音标周围的小记号,用以标示此音标发音须作的变化,或作更精确的描述。[16]下标的变音附号(平常置于音标或符号下方的记号)若要加在降部的音标时,可以改置于字母上方。

当i加上变音附号后,上方的点可能会和附加符号产生混淆时,应使用不含点的i (ı)。有些IPA符号也可作为附加符号,以描述语音细节:(擦音除阻)、(漏气音)、ˀa(喉音起始)、(置入schwa)、oᶷ双元音化)。其他的变音符号则包括在国际音标扩展中。

以图片形式检视变音符号表
音节
◌̩ ɹ̩ n̩ 成音节 ◌̯ e̯ ʊ̯ 不成音节
除阻
◌ʰ 送气Template:Ref label ◌̚ 无声除阻
◌ʱ
◌ⁿ dⁿ 鼻音除阻 ◌ˡ 边音除阻
发音
◌̥ n̥ d̥ 清化 ◌̬ s̬ t̬ 浊化
◌̤ b̤ a̤ 漏气音Template:Ref label ◌̰ b̰ a̰ 吱嘎音
发音部位
◌̪ t̪ d̪ 齿化 ◌̼ t̼ d̼ 舌唇化
◌̺ t̺ d̺ 舌尖化 ◌̻ t̻ d̻ 舌叶化
◌̟ u̟ t̟ 较前 ◌̠ i̠ t̠ 较后
◌̈ ë ä 较央 ◌̽ e̽ ɯ̽ 中央化
◌̝ e̝ ɹ̝ 较高(抬) (ɹ̝ = 清齿龈有咝擦音)
◌˔ ɭ˔
◌̞ e̞ β̞ 较低(降) (β̞ = 双唇近音)
◌˕ ɣ˕
协同发音
◌̹ ɔ̹ x̹ 圆唇 ◌̜ ɔ̜ x̜ʷ 展唇
◌ʷ tʷ dʷ 唇化或唇-软颚化 ◌ʲ tʲ dʲ 颚化
◌ˠ tˠ dˠ 软颚化 ◌ˤ tˤ aˤ 喉壁化
◌ᶣ tᶣ dᶣ 唇-硬颚化 ◌̴ Template:IPAlink 软腭化或喉壁化
◌̘ e̘ o̘ 舌根前移 ◌̙ e̙ o̙ 舌根后移
◌̃ ẽ z̃ 鼻音化 ◌˞ ɚ ɝ R音化
备注
a^ 送气浊辅音的送气也是有声的。许多语言学家偏好使用代表漏气音的变音符号。
b^ 有些语言学家只将漏气音符号用于响音,并将阻音标如

声门状态

声门的状态可以用变音符号作良好的描述。以下为齿龈塞音由开声门到闭声门的发音:

开启声门 [t] 清声
[d̤] 呼气声,也称为低语
[d̥] 弛声
最佳位置 [d] 常态声
[d̬] 张声
[d̰] 吱嘎声
关闭声门 [ʔ͡t] 声门关闭

超音段成分

下类符号用以描述语言单独的辅音及元音的层次之外的特征,诸如韵律声调音长Length (phonetics),以及重音,这些常常用于标示音节、词汇或者词组,诸如语音的强度、音高以及持续时间,以及演讲中的节奏语调[17]这些符号中的大多数虽然用于标示言语层次中基于音素的区别,同样表现出语调超越其在词汇本身的层次。[17]

以图片形式检视
音长、重音及韵律
ˈa 重音 (书于重音之前) ˌa 次重音Secondary stress (书于重音之前)
aː kː 长音 (长元音长辅音) 半长
ə̆ 超短Extra-short
a.a 音节间断 s‿a 联诵 (不间断)
语调
| 小句(音步)组 主句(语调)组
[18] 全部上升 [18] 全部下降
声调符号tone letter
Template:Span-tt Template:Span-tt ꜛke 音位升阶Upstep
Template:Span-tt Template:Span-tt 次高 ŋ̌ ě
Template:Span-tt Template:Span-tt
Template:Span-tt Template:Span-tt 次低 ŋ̂ ê
Template:Span-tt Template:Span-tt ꜜke 音位降阶


用途

  • 用在词典或外语教科书里表示发音的方法,便于第二语言的习得
  • 用于田野调查记录语言,构成一门语言书写系统的基础
  • 给言语分析的声学或其他显示作注解
  • 用于演唱之前的淮备

汉语言学界专用的音标

以下9个音标在汉语言学界之中通用,但却未能被国际音标接受。Unicode中有专属符号,但需要Unicode 4.0及以上版本标准的支援,在一些含国际音标字体(如Lucida Sans Unicode)中不可见。

File:Symboles IPA utilisés par les Sinologues.svg
九个未被国际音标接受的音标:ɿʅʮʯȶȡȵ
音标 Unicode 字符描述 国际
音标
音值
ɿ U+027F 长腿倒Iota 1 舌尖齿不圆唇元音
ʅ U+0285 带右尾长腿倒Iota 1 舌尖卷舌展唇元音
ʮ U+02AE 带钩倒小写字母h 1 舌尖齿圆唇元音
ʯ U+02AF 带钩卷尾倒小写字母h 1 舌尖卷舌圆唇元音
ȶ U+0236 带卷尾小写字母t t̠ʲ 龈腭清塞音
ȡ U+0221 带卷尾小写字母d d̠ʲ 龈腭浊塞音
ȵ U+0235 带卷尾小写字母n ṉʲ 龈腭鼻音
U+1D00 小型大写字母A ä 开央不圆唇元音
介于[a][ɑ]之间
U+1D07 小型大写字母E 中前不圆唇元音
介于[e][ɛ]之间
^1 有学者将现代标准汉语的汉语拼音⟨shi⟩和⟨si⟩转写为[ʂ͡ɨ][s͡ɯ][19]

Unicode编码

Unicode中没有专门的“国际音标字符”,而是通过已有的书写系统和添加带音标字符的额外的区块支持一些音标文字和标记法。这些语音学符号产生于已有的文字,通常是拉丁文、希腊文或西里尔文。

参见

注释

  1. “缩写"IPA"严格地讲是指"国际语音学协会"(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不过,这缩写现在也约定俗成地用于指称音标本身(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而不顾反对。通常可以根据上下文消除这两种歧义。”[1]
  2. 与此相反,英语有时使用两个字母组合表示单个音,比如用双字母音位shth分别表示[ʃ][θ]/[ð]的音。
  3. 例如,弹音和闪音(或拍音)是两种不同的发音方法,但鉴于尚未发现在哪种语音中同时对立,像齿龈弹音和齿龈闪音,国际音标就不给这两个音素设置专用符号,相反,仅给两个音素设置一个符号(如前例的[ɾ])。严格地讲,这使得国际音标成为一种音音标,而不是音音标。[14]
  4. 一共有7种基本声调标记,可组合表示各种曲拱声调——其中有8种组合较为常用。
  5. 被用作尖括号的符号有⟨...⟩(U+27E8、U+27E9,仅被非数学用字体支持)、尖引号‹...›(U+2039、U+203A)、大于号及小于号<...>(U+003C、U+003E)。

参考文献

  1. Laver, Principles of Phonetics, p. 561
  2. 2.0 2.1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PA), Handbook.
  3. 3.0 3.1 3.2 3.3 3.4 MacMahon, Michael K. C. Phonetic Notation. (编) P. T. Daniels and W. Bright (eds.). The World's Writing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821–846. ISBN 978-0-19-507993-7. 
  4. Wall, Joan.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for Singers: A Manual for English and Foreign Language Diction. Pst. 1989. ISBN 1877761508. 
  5. 5.0 5.1 5.2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Handbook, pp 194–196
  6. "Originally, the aim was to make available a set of phonetic symbols which would be given different articulatory values, if necessary, in different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Handbook, pp 195–196)
  7. Passy, Paul. Our revised alphabet. The Phonetic Teacher. 1888: 57–60. 
  8. Pullum and Laduslaw, Phonetic Symbol Guide, pp 152 & 209
  9. Nicolaidis, Katerina. Approval of New IPA Sound: The Labiodental Flap.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September 2005 [2006-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2). 
  10.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Handbook, p. 186
  11. Ball et al., The VoQS system
  12. 国际语音学会手册:国际音标使用指南/国际语音学会编著;江荻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
  13. “From its earliest days…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has aimed to provide‘a separate sign for each distinctive sound; that is, for each sound which, being used instead of another, in the same language, can change the meaning of a word’.”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Handbook, p. 27)
  14. Canepari, Luciano. A Handbook of Phonetics (PDF). Lincom Europea. 2005 [2007-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14). 
  15. It is traditional to place the tie bar above the letters. It may be placed below to avoid overlap with ascenders or diacritic marks, or simply because it is more legible that way, as in Niesler, Louw, & Roux (2007) [Phonetic analysis of Afrikaans, English, Xhosa and Zulu using South African speech databases. Ajol.info. [2012-11-20]. 
  16. 国际语音学学会,Handbook,第14-15页。
  17. 17.0 17.1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Handbook, p. 13.
  18. 18.0 18.1 The global rise and fall arrows come before the affected syllable or prosodic unit, like stress and upstep/downstep. This contrasts with the Chao tone letters, which come after.
  19. 张群显. T. Lee, 编. "北京话“知”“资”二韵国际音标写法商榷" [IPA transcription of the so-called 'apical vowels' in Pekinese]. 香港汉语语言学研究论文集 (香港语言学学会). 1992. 

外部链接

  1. 重定向 Template:Commons category

国际音标字体

  • 国际语言学学会有关国际音标字体的页面
  • Gentium,一种设计专业的国际音标字体,包含了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斯拉夫语字母,外观像罗马字体(Roman,在视窗则中为“泰晤士报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包含常规体和斜体。全套字型包括了1996年更新版的国际音标字元,但却未加进声调符号和2005年才获得承认的唇齿弹音音标。
  • Charis SIL,一种非常完备的国际字型,包含了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斯拉夫语字母,外观像罗马字体(Roman,在视窗则中则为“泰晤士报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包含正常体、斜体和粗体。除包括了完整的国际音标字元外,还有加进了声调符号和最新的唇齿弹音音标,以及预先结合附加符号的音标,和很多非标准的音标符号。
  • Doulos SIL,造型像Times/Times New Roman,而且包含的字符和Charis SIL的一样多,但只有常规字形。
  • Lingoes Unicode灵格斯翻译家制作的音标字体,支持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及大部分Latin语系的音标显示和打印
  • European Union Expansion Font Update,微软制作的音标字体档,提供支持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及大部分Latin语系的音标输出之Times New RomanArial等字体。
  • Linux Libertine,一种非常完备的国际字型,包含了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斯拉夫语字母,除包括了完整的国际音标字元外,还有预先结合附加符号的音标,和一些非标准的音标符号。

输入工具

声音档案

图表

Unicode

官方UnicodePDF文件:

国际音标相关扩展

  • canIPA : Luciano系统(500个基本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