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芍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多花芍药 |
中文名称:多花芍药 拉丁学名:Paeonia emodi Wall. ex Royle 别名:喜马牡丹 命名者及年代:Wall. ex Royle, 1834 |
多花芍药(学名:Paeonia emodi Wall. ex Royle):多年生草本。茎高50-70厘米,无毛。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3深裂或全裂;顶生小叶近3全裂或2裂,侧生小叶不裂或不等2裂,小叶或裂片狭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全缘,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3-4朵,生茎顶和叶腋,全发育开放或仅顶端一朵开放,直径8-12厘米;苞片3,叶状,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长约4.5厘米,宽2.4厘米。种子球形,黑色,无毛。
生海拔2350米的山坡。中国产西藏南部(吉隆)、尼泊尔、印度北部均有分布。
信息
学名:Paeonia emod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毛茛目
科:芍药科
亚科:芍药亚科
属:芍药属
种:多花芍药
形态特征
多花芍药多年生草本。茎高50-70厘米,无毛。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3深裂或全裂;顶生小叶近3全裂或2裂,侧生小叶不裂或不等2裂,小叶或裂片狭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9-13厘米,宽2-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
花3-4朵,生茎顶和叶腋,全发育开放或仅顶端一朵开放,直径8-12厘米;苞片3,叶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宽5-10毫米;萼片3,近圆形,直径约1.5厘米,顶端骤尖;花瓣白色,倒卵形,长约4.5厘米,宽2.4厘米;雄蕊长1.5-2厘米;心皮2,密生淡黄色糙伏毛。蓇葖2,卵圆形,长2-2.6厘米,直径1-1.5厘米,密生淡黄色糙伏毛;种子球形,黑色,无毛。[1]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产中国产西藏南部(吉隆)。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自治区等地。生长于海拔2,35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耐寒性很好,是芍药属中最高大的品种,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杂种之一“White Innocence”可生长至1.5米。[2]
近种区别
该种的外形与白花芍药(P. sterniana)相似,但该种心皮密生淡黄色糙伏毛,盛开1-4朵花,成熟时果皮不反卷。
生长习性
芍药性耐寒,喜肥怕涝,喜土壤湿润,但也耐旱,喜阳光,夏季喜凉爽气候。盆栽芍药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应注意遮阴。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
相关品种
窄叶芍药Paeonia anomala L.
块根芍药(变种)Paeonia anomala L. var. intermedia (C. A. Mey. ex Ledeb.) O. Fedtsch. & B. Fedtsch.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毛果芍药(变种)Paeonia lactiflora Pall. var. trichocarpa (Bunge) Stern
美丽芍药Paeonia mairei H. Lév.
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
毛叶草芍药(变种)Paeonia obovata Maxim. var. willmottiae (Stapf) Stern
新疆芍药Paeonia sinjiangensis K. Y. Pan
白花芍药Paeonia sterniana H. R. Fletcher
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光果赤芍(变种)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leiocarpa W. T. Wang & S. H. Wang
单花赤芍(变种)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uniflora K.Y. Pan
毛赤芍(变种)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woodwardii (Stern & Cox) Ster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