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坪七牌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坪七牌坊,在重慶市渝中區大坪的繁華路段蓮花國際大廈南望菜市場老街之地,現已搬遷至附近的公共綠地上。因大坪之地有其中九座緊鄰,抗戰中敵機炸塌兩座,剩餘七座,故此地名曰「七牌坊」,2009年12月,因七牌坊之地拆遷為新的商業中心建築用地讓位,故搬至新地。2009年12月15日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1]

發展歷史

清朝時期,大坪一帶是重慶到成都的驛道,當年被稱為「東大路」,是出通遠門後經兩路口至成都的首個驛站所在地,官員送行都在這裡。據清朝《巴縣誌》記載,在舊時大坪一帶曾有牌坊39座,碑刻180餘塊。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間,這裡陸續修建起5座節孝坊(余氏節孝坊、韓氏節孝坊、徐氏節孝坊、余氏節孝坊和楊氏節孝坊)、1座百歲坊(淡氏百歲坊)和1座樂施坊(金陶氏樂施坊),七牌坊因此得名。但其中6座牌坊於1966年「破四舊」時被毀壞,最後一座牌坊也在1976年被拆。至此,七座牌坊毀於一旦。

七牌坊碑林原位於七牌坊附近不到百米的石板街道兩旁,原有石碑25塊,現存19塊。1980年代到2000年代初這裡曾是一處分散的農貿市場,石碑損壞較嚴重。2003年,因修建大坪循環道,其中《旌表處士冉徔卿妻詹、何氏節孝碑》、《巴邑處士童公含忠之妻黃氏節孝碑》3塊遷到湖廣會館附近的東水門下,《徐建典之妻王氏節孝碑》兩塊暫放於枇杷山公園內重慶自然博物館。2006年,由於風化嚴重,枇杷山公園的兩塊碑刻被整體移進深坑內封存保護。2009年七牌坊片區拆遷,剩下的20塊中有一塊石碑由於受損嚴重,被封存,其餘19塊遷至此[2]

七牌坊碑林是重慶主城區內最大規模的碑林,是曾經繁華驛站的唯一實物見證。碑刻主要內容涉及德政、忠孝、貞節等。碑身多為長方形,都是寬約1.5米,高約5米,重近10噸的巨石。行文多楷體,陰刻,碑文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文化藝術等風貌,在人文、社會、哲學和書法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視頻

大坪七牌坊 相關視頻

大坪七牌坊、團年
《七牌坊》穿越半個世紀的愛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