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姚剧是一种滩簧类戏曲剧种,流行于中国浙江省余姚,舞台语言采用余姚方言。姚剧起源于余姚滩簧,形成于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为其鼎盛时期。传统剧目有72出,多表现日常生活。目前唯一专业表演团体为浙江省余姚市艺术剧院姚剧团。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特点
姚滩的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富有乡土气息,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1] 。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平腔只用清板演唱,男女同调异腔,转换自然,女调的“平四”下韵,常衬有“嗳嗳唷”的衬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平四”一般用于叙述性唱词,较抒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紧板”多用于剧情紧张、气氛热烈的场面。另一类是小调,共有40余首,或为江南民歌,或为明清俚曲,常用的有 《夜夜游》 、《小扳艄》 、 《紫竹调》 、《对花十送》 、 《五更调》等,音色醇厚,节奏轻快,雅俗共赏,并富有乡土气息。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部分艺人对姚滩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了改革,如排演现代剧目,实行男女合演等等。并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于1954年成立了姚剧团。余姚和慈溪西北地区,上虞东部一带,广大农村中的业余姚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六十年代,业余姚剧团曾有150多个,足见这一地方剧种生命力之强和群众基础之深。当一些剧团艰难经营,有的剧种甚至成为“绝唱”时,余姚姚剧却长唱不衰。余姚艺术剧院院长寿建立告诉我们,去年姚剧演了200多场,今年估计还要增加场次;当许多剧团为上演剧目发愁时,余姚姚剧团却一到两年就会推出一台新戏,台台叫好又叫座;当有的剧团为生计四处奔波时,余姚姚剧团演职人员的人均年收入却达到6万元,最低的有4万多元,高的有8万多元。在该团从艺30多年、当过演员后来成了国家一级导演的徐玉虹说,姚剧正迎来明媚的春天……从乡村到城市,从机关到学校,到处都有姚剧的热心观众。
获奖荣誉
《龙铁头出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2]提名奖; 《传孙楼》获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5项大奖; 《女儿大了,桃花开了》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铜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 《兰花女》剧本获得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 《母亲》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和优秀音乐奖、剧本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