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壽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壽吉 1
原圖鏈接

安寿吉(안수길,1911年11月3日-1977年4月18日),韩国小说家

简介

安寿吉生于咸镜南道咸兴市,是家中长子,小时候随祖母生活,12岁时随父母移居中国吉林省龙井市。此后虽曾留学朝鲜日本,但他的身份认同基本上是朝鲜族的,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赴朝鲜治病,最终留在朝鲜。他甚至在韩国生活期间,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移民者身份,创作发表一生中最有影响的长篇巨著《北间岛》(1967年完成)。,朝鲜战争爆发后移居大邱市[1]

人物经历

1926年中学毕业后回到咸兴接受高等教育。

1929年11月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拘,后退学。

1930年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后中途辍学。

1931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英语系学习。

1932年回间岛教书,并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朝鲜文坛》上同时发表短篇小说《红十字医院院长》和讽刺笑话《红围巾》,从此步入文坛。在吉林省延边主办文艺同人志《北乡》,创立了“北乡会”文学组织。这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是通过《满鲜日报》进行的。并与1935年结婚。

1936年起任《间岛日报》(后被并入《满鲜日报》)记者。

1943年出版了《北原》, 收录了以满洲农村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12篇.反映了在东北开拓土地的朝鲜人的实际生活,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拓荒者艰苦创业的真实画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堪称是一部佳作。

1945年6月辞职回朝鲜。

安壽吉
原圖鏈接

1946年起供职于《京乡新闻》,并在政府担任文化部次长(1946)、调查部长(1949)。

1948年南下后发表了描写解放初期的混乱状态的《旅愁》以及《秘密会议》、《虚假》、《商贾记》。他初期的作品大多反映农民和乡村生活,具有农民小说的性质,可从这时起开始创作体现城市庶民生活题材的作品。

1952年在釜山龙山高等学校任教。

1959年任教于梨花女子大学

1960年被选为国际笔会韩国分会中央委员。

50年代出版了《第三人性》、《初恋笔谈》。

60年代出版了《风车》、《稻子》4部小说。1959年至1967年在《思想界》分三次连载了《北间岛(现今中国吉林省延边)》。

进入70年代以后他以中国东北和咸镜道为背景,把民族史作品化,创作了《城川江》。书中描写了从日俄战争和东学革命前后的开化期到庚戌国耻和3·1运动的民族受难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一个家庭在动荡不定的乱世中经历的生与死的考验,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力求保持人类的尊严,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不正面树立英雄,强调了平凡人的思想意识,与凡人小事中折射出人性正直善良的光辉。

《安寿吉与他的“北乡”情结》

安寿吉带有很深的“北乡”情结,这不仅体现在他早年创办文学同人杂志《北乡》,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北乡谱》上,还表现在他返回韩国后于1960年代又创作出多部作长篇历史小说《北间岛》,而“北乡”的概念里包含的是朝鲜族移民在中国的定居与生存的意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