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阳滑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滑县河南省直管县,安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北部,经度:114.5193,纬度:35.5754,与安阳、濮阳、鹤壁、新乡接壤。北距安阳市70公里,南距郑州市13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总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21万亩。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中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有“豫北粮仓”之称。滑县主要旅游景点,隋唐大运河、张家遗址、瓦岗寨、明福寺塔、欧阳书院、千翠湖等。[1]

概述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归属安阳市管辖,目前为省直管县,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县城道口镇南距郑州市153公里,北距安阳市7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

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171万亩。辖1新区10镇12乡,1019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历史沿革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明至初,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滑县改属河南卫辉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17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改属安阳市,2014年属河南省直管。

行政区划

滑县县辖12镇(道口镇城关镇白道口镇留固镇万古镇高平镇上官镇牛屯镇王庄镇老店镇焦虎镇慈周寨镇)10乡(枣村乡、四间房乡、八里营乡、赵营乡、大寨乡、老庙乡、桑村乡、瓦岗寨乡、半坡店乡、小铺乡)和新区管委会,总人口134.5万人,常住人口114.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2.02%。[2]

经济发展

2007年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3.84亿元,同比增长15.9%,创13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37.16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35.18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21.5亿元,增长23.9%。三次产业结构达到了39.6:37.5:22.9,是最优化的一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3亿元,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增长23.8%,为历史上增长最多的一年,其中税收占财税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5.1%,财税结构也是最优的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3亿元,增长42.2%,投资总额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亿元,增长18.5%,为11年来最好水平。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6亿元,较年初增加6亿多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0.68元,增长21.7%,增幅是5年来最高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7元,增长19.4%,是12年来的最好水平。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县粮食总产125.4万吨,首次突破25亿斤大关,继续保持全省产粮第一大县地位,蝉联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五连冠”。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小麦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粮油、家畜、家禽、林木、棉花、瓜菜“六大产业链”开发,新建和培育了神华面业、嘉禾牧业、柏林饼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家,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乡镇4个、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3个、优秀(先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家。占地3200亩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已有20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道口烧鸡加工园入驻企业10余家,基本形成了集农产品收购、贮藏、加工、展示、营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聚集区。高效农业成效显著。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1万亩,总面积达到32万亩,建成高效农业百亩园5个、千亩方3个、万亩区2个,被国家绿色食品协会认定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林业建设取得新成绩。营造防护林4200亩、速生林2000亩,新建林网5万亩,完善林网6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60万株。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创建全省畜牧业强县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县新建畜禽养殖小区29个、规模养殖场1120个,总数分别达到101个、1.04万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万吨、9万吨和5200吨,分别增长18.2%、16.8%和8.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旱涝保收田1.3万亩、节水面积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8万亩。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将我县的做法在全省予以推广。获得了全省“红旗渠精神杯赛”奖牌。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县共落实各项补贴1.68亿元。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31万户,累计达到5.4万户。解决了4.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达到15.5万人。

2010年

滑县生产总值(GDP)为135.98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3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24亿元,同比增长17.2%,工业增加值为47.72亿元,同比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44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比重为38.5:39.9:21.6。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21938万元,同比增长22.6%;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73.1%,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6509万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23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62元,同比增长10.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527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56.51元,增长10.4%。[3]

气候环境

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适宜 小麦、玉米、金银花,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农作物生长。

地方特产

滑县地方特产闻名遐迩。始创于清朝顺治年间的道口烧鸡,曾被列为宫廷御用品,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型称绝四方,数百年来享誉国内外,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老庙牛肉、万古羊肉卤等深受人们喜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