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礼拜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礼拜堂源自法国国王为保存圣马丁(St·Martin de Tours,约316—397) 的披肩而建的圣祠 (拉丁文cappella,原意为“披肩”),后指保存圣物的祠堂。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大教堂在1174年火灾后重建圣诗班席一翼时,建立了圣徒礼拜堂,作为教堂整体的一部分。中世纪时盛行对圣母马利亚的崇拜,以致在14世纪末西欧多数主要教堂中都设有圣母小礼拜堂。经各教团的提倡,在一些教区教堂和大教堂中也都很快设立了这类礼拜堂。
13世纪时许多大教堂和隐修院教堂向东扩建,形成半圆形后殿附属小堂群,由一系列呈辐射状排列的多边形小礼拜堂组成。这是法国兰斯、亚眠、勒芒等大型教堂的标准平面,英国威斯敏斯特和坎特伯雷的各座教堂亦然。图卢兹的圣塞宁教堂有17个五角形礼拜堂,以狭窄走道相连。
中世纪后斯礼拜堂的增加起源于两种趋势: 即个人捐献以为其死后作弥撒而建附属礼拜堂的风气和许多行会和社团为其成员建立各自的礼拜堂的风气。这些礼拜堂也多设在大教堂的内部。英国中部考文垂的老圣迈克尔大教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 扩建了制帽工、染工、绸缎商、布商等各自专用的礼拜堂。也有附设在学校或私人住宅中的礼拜堂,有时亦称祈祷室。
例如西斯廷礼拜堂是罗马教廷的私用礼拜堂,温莎的圣乔治小教堂则是伯克郡温莎城堡的私用礼拜堂。巴黎的圣徒小教堂原为宫廷祈祷室,祀奉着耶稣受难的圣物,是为国王路易九世作为王宫的附属部分而建造的。
教堂的产生
在基督教被正式承认之前,任何公开的祈祷和传教活动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和活动都是采取名副其实的“地下活动”。在秘密开挖的地道内,安放一张特制的长桌作为会议之用。地道的两侧壁上,挖出一个个的穴龛,里面刻画着粗拙的圣像作为信徒们膜拜的对象。由于怕教外的敌视者发现,这些圣像和圣经故事都采用象征的手法。如阳光代表上帝,鸽子橄榄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征耶稣,一群羔羊象征人民,并以此代表耶稣爱人民;一个孩子在洗澡象征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举行洗礼[1]仪式;这种地下的穴龛盛行于公元1世纪到公元4世纪初叶,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筑形式。
从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著名的“米兰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国教地位,在此之后,地下的穴龛活动终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筑开始出现。
参考文献
- ↑ 基督教洗礼的意义,新浪博客,2010-05-31
- ↑ 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的新纪元,个人图书馆,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