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夫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工夫茶是一種閩南地區及潮州及海外潮州人的飲茶文化,工夫茶文化在現在廣東尤其是粵東的潮汕地區(潮州、汕頭揭陽)比較盛行。

潮州工夫茶盛行1000多年,是晉唐衣冠南渡後保留下來的品飲茶文化,至今這文化還保留在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

2008年6月,潮州工夫茶藝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

因由選料、烘焙、收藏及沖泡都花工夫,所以叫工夫茶。

潮汕話的「工夫」是指細緻、精微、講究的意思,潮汕「工夫茶」(gang1 hu1 dê5)以「工夫」二字為正字,而「功夫茶」(gong1 hu1 dê5)是不懂潮汕話之人士的謬傳。

起源

宋朝蔡襄,字君謨,出身福建,精通茶道,著有《茶錄》,故閩南語「工夫茶」另稱「君謨茶」(kun-bo te),福建茶起於唐代,興盛於宋代,值得一提閩南語「龜毛」為「君謨」諧音。

工夫茶一詞的發現可於清俞蛟的《潮嘉風月記》中找到,是目前為學界公認的有關工夫茶的最早記錄,也是作為工夫茶的命名依據。雖唐代馮贄《記事珠》有「建人謂鬥茶為茗戰」,但「鬥茶」與「工夫茶」是有很大的區別,前者是點茶技藝的競爭,而唐朝還沒有烏龍茶的出現。工夫兩字有多種涵義,一般做"細緻"、"精微"、"講究"、「費時」及「費工夫(精力)」解。由於比較講究選料、製作(烘焙)、收藏、泡茶的方式,對操作手藝、茶具、品飲的要求都非常高,故稱工夫茶。

工夫茶甚為講究,相應的器具必不可少,卻對手藝要求不是想象中的這麼高,其方法非常容易讓一般大眾掌握和使用,這在潮汕地區幾乎家家戶戶不分男女老少的日常使用中可以得到明證;工夫茶在日常飲用中從落座開始點火燒水到置茶、備器(一般有三個杯要求擺放呈品字形),再到沖水、洗茶、沖茶有時也同時是洗杯(俗稱第一衝),再沖水、浸泡、沖茶稍候片刻才端杯慢慢細飲(俗稱第二沖),之後再添水燒煮重複第二沖的過程,數沖以後(從六、七衝到十多衝)換茶再泡,期間的過程是很花費時間的。

泡製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 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茶經》[2] 工夫茶的沖泡極其考究,不同流派的泡法稍有差異,但都有一些共通之處。沖泡需用沸騰的水。用於燒水的爐子和盛水的容器一般都與茶具一起擺放,隨燒隨泡。

先前用小炭爐燒水,現多用酒精爐或電爐。斟茶時更是考究。首先,茶壺中茶葉不能落於茶杯中。其次,各杯茶的顏色、盈滿程度要求完全一致。為此,沖茶者手執茶壺向手肘內側方向(逆時針方向)快速向各杯循環斟茶(逆時針方向是右手執壺,左手執壺要順時針方向),此稱為「關公巡城」。待茶壺中茶水將盡時,以循環點擊形式將最後茶滴均勻斟於各杯,此稱為「韓信點兵」。茶杯以八分滿為宜(此概因自古就有俗語曰「茶滿欺客,酒滿敬人」之說),茶壺中多餘茶水必須倒掉,不能留於壺中,否則下輪茶會變得苦澀難飲。一般到杯中茶水顏色變淺時換茶葉。

其火用碳,次用勁薪。(謂桑、槐、桐、櫟之類也)其碳曾經潘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膏木為柏、桂、檜也敗器謂朽廢器也)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茶經》

沖茶的水,最好是天然的山泉水、次之為井水及河水,最後才選擇自來水沖泡。水質和水溫均影響茶湯的色、香、味、韻。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暴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效以前,或潛龍畜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戔戔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水取去人多汲者。《茶經》

潮州工夫茶原料選用福建烏龍茶製作,當中以鐵觀音為最。

特點

潮州人飲茶稱「食茶」(潮拼:ziah8 dê5)。工夫茶沖於杯中後,沖茶人邀請各位飲茶時一般說「食」。客人回應之以「食」。沖茶人雙手向客人端送茶杯時,客人應雙手接茶。 另外,潮州人稱泡茶為「沖茶」或「煲茶」,「煲茶」一詞或為唐代的飲茶方式在潮州話的語言孑留,抑或是潮州工夫茶一開始類似於唐代的「煲茶」。

視頻

工夫茶 相關視頻

潮州工夫茶
工夫茶的沖泡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