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己略黄公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己略黄公祠,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义安路铁巷2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一座二进院,面宽15.4米,进深 25.7米,门楼楼屋架饰以精美的石雕,门额到“己略黄公祠”,背镌“孝思维则”[1]

己略黄公祠,首进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中槽屋架是“三五木瓜十八块坯”的典型结构。

简介

1887年,即清光绪十三年建成,为黄己略私家祠堂。里面“雕梁画栋”,具备潮州木雕、潮州石雕等艺术特征,其不同于一般私家祠堂采用八宝四艺、八吉祥、文房四宝等传统吉祥图案,己略黄公祠运用历史典故、人物及传说做为金漆木雕题材,其中包括将相和洛神三顾茅庐完璧归赵等,极具历史及艺术价值。现为一座二进院落。天井立头进与后厅之中,廊轩居两侧,抱厦驻后厅,格局为四厅相向。

历史起源

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2],“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也有体现。

这些木雕装饰,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 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

“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在外形色彩上则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采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使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因而被誉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

文化遗产

粤东古城潮州,金山峙其北、笔架山列其东、葫芦山卧其西,川流不息的韩江绕古城南流,组成“三山一水护城廓”的壮丽图景。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沉积了一大批文化遗产,己略黄公祠就是其中之一。

己略黄公祠坐落在古城义安路铁巷头,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祠堂坐北向南偏东20度,面宽18.54米,进深25.70米,现有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分前、后两进,中间为天井、后进前为一拜亭、左右有从厝、从厝厅和主座通廊在从厝巷的地方用过墙亭联接,采用开敞形式,面对中央大天井,形成一个四厅相向格局的潮汕传统特色的庭院式建筑。这座祠堂规模不大,它集潮汕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不论石雕、木雕、金漆画、嵌瓷,无不应有尽有,而且雕刻做工精巧华丽,令人称绝。

视频

己略黄公祠 相关视频

潮州己略黄公祠  
文物解说词丨己略黄公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