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彦乌拉苏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彦乌拉苏木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巴彦乌拉苏木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

巴彦乌拉苏木,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地处苏尼特左旗东北部,东与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毗邻,南与满都拉图镇相邻,西与赛罕高毕苏木查干敖包镇相连,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戈壁省接壤,距旗政府85千米, 区域总面积4270.65平方千米。 1958年前,巴彦都兰、达日罕乌拉、巴彦乌拉范围的十一大队的大苏木合称四苏木;1984年,巴彦乌拉公社改为巴彦乌拉苏木。截至2019年末,巴彦乌拉苏木户籍人口为3199人。截至2020年6月,巴彦乌拉苏木下辖6个嘎查,另有1个生活区,木人民政府驻高勒音哈夏图。 巴彦乌拉苏木畜牧业以饲养羊、牛、马、骆驼为主。2011年,巴彦乌拉苏木羊饲养量有38.7万只,出栏16.8万只,年末存栏21.9万只。 [1]

位置境域

巴彦乌拉苏木地处苏尼特左旗东北部,东与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毗邻,南与满都拉图镇相邻,西与赛罕高毕苏木查干敖包镇相连,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戈壁省接壤,距旗政府85千米,区域总面积4270.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彦乌拉苏木境内地形北部为丘陵山岗,南部为平原;境内最高点位于北部巴嘎敖包,海拔1441米;最低点位于推木日图音陶勒盖,海拔978米。

水文

巴彦乌拉苏木境内有季节性河18条;季节性湖泊10处;泉眼19处,其中常年涌水的11处、季节性涌水的8处。

自然资源

巴彦乌拉苏木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碱、硝、石灰、石膏、煤炭、铁、石油、银等;植物药材有发菜、甘草、麻黄、小白蒿等70余种,还有狐狸、狼、盘羊、早獭、野猫、狍子、沙狐、黄羊、兔子、鹰、鹤、鸽、沙鸡、蛇等野生动物;有可利用草场面积1057.2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巴彦乌拉苏木总人口有520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64人,城镇化率10.8%;总人口中,男性2641人,占50.7%;女性2566人,占49.3%;14岁以下905人,占17.4%;15—64岁4005人,占76.9%;65岁以上297人,占5.7%;以蒙古族为主,达4431人,占85.1%。2011年,巴彦乌拉苏木人口出生率16.5‰,人口死亡率15‰,人口自然增长率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7人。 截至2017年末,巴彦乌拉苏木常住人口为2301人。 截至2018年末,巴彦乌拉苏木户籍人口为3189人。 截至2019年末,巴彦乌拉苏木户籍人口为3199人。

经济

巴彦乌拉苏木畜牧业以饲养羊、牛、马、骆驼为主。2011年,巴彦乌拉苏木羊饲养量有38.7万只,出栏16.8万只,年末存栏21.9万只;其中绵羊饲养量28.7万只,出栏1.8万只,年末存栏16.9万只;山羊饲养量10万只,出栏5万只,年末存栏5万只;牛饲养量1.8万头,出栏0.8万头,年末存栏1万头;马饲养量0.5万匹,出栏0.1万匹,年末存栏0.4万匹;骆驼饲养量0.07万峰,出栏0.01万峰,年末存栏0.06万峰。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巴彦乌拉苏木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人员6人,年演出5场次,观众达2000人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16平方米;嘎查文化室11个,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农家书屋11个,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藏书2.3万册。截至2011年末,巴彦乌拉苏木卫星接收电视用户1459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3.3%。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巴彦乌拉苏木有卫生院2个;设病床1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4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2011年,巴彦乌拉苏木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500人次。2011年,巴彦乌拉苏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310人,参保率94%。

社会保障

2011年,巴彦乌拉苏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2户,人数44人,支出17.58万元;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2户,人数451人,支出98.03万元;农村牧区五保集中供养2人,支出1.08万元;农村牧区五保分散供养6人,支出2.26万元;农村牧区医疗救助2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60人次,共支出2.3万元;农村牧区临时救济451人次,支出34.6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2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7人,比2010年末增加7人,参保率26.1%。2011年,巴彦乌拉苏木新增就业人员140人,有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人,全年共帮助6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