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阿瓦提鄉
巴格阿瓦提鄉,在維吾爾語中意為「繁榮的果園」。1958年成立佰什坎特公社(十四公社),1986年5月分出建立巴格阿瓦提鄉,位於莎車縣城東北方向,距離縣城38公里。東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連,南與喀爾蘇鄉毗鄰,北與麥蓋提縣克孜力阿瓦提鄉臨界,南與佰什坎特鎮隔河接壤。全鄉行政總面積189.3平方公里,轄巴格吉格代、巴格霍伊拉、巴格阿瓦提、拜什艾日克、阿克切克勒、吐格貝希、團結、喀拉墩、喀拉坡塔、阿恰艾日克、曙光11個行政村,53個村民小組,巴格阿瓦提鄉現有常住人口4531戶19069人,其中維吾爾族19056人,漢族13人。耕地面積9.3萬畝,人均耕地4.71畝,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1]
中文名: 巴格阿瓦提鄉
外文名: Bageawati country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莎車縣
面 積: 189.3 km²
電話區號: 0998
車牌代碼: 新Q
目錄
基本概況
巴格阿瓦提鄉屬典型乾旱大陸性溫帶氣候,四季分明,日照期長,年日照總時數2965小時,年平均氣溫11℃—12℃,年無霜期平均210—230天,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乾旱少雨,蒸發量大。年平均降水量40mm,蒸發量2226mm。四季盛行北風,平均風速1.9m/秒,六級以上大風年均19.9天。該鄉屬灌溉農業,80%水源主要引用提孜那甫河中的高山融雪水,季節性較強,洪枯懸殊,來水與農業用水不協調,供求矛盾顯著。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有:乾熱風、沙塵暴和霜凍等。巴格阿瓦提鄉的經濟以畜牧養殖業為主,主要養殖牛、羊、鴿子等禽畜。巴格阿瓦提鄉屬乾旱大陸性溫帶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光熱資源豐富。除沙漠邊緣殘存零星分散的紅柳和甘草外,均屬於農業綠洲人工林區,主要有新疆楊、銀白楊、雜交楊、沙棗、柳、蘋果、梨、桃、杏、桑,灌木有梭梭、駱駝刺、甘草、沙棘等。
基礎設施
巴格阿瓦提鄉基礎配套設施完備。衛星電視信號,無線通訊信號遍布全鄉。交通十分便利,2014年至今修建公路102公里,各行政村全部做到連通公路,戶通硬化路。234省道貫穿南北,葉城縣、麥蓋提縣的車輛往返於巴格阿瓦提鄉,為巴格阿瓦提鄉農副產品的流通提供了優越的交通條件。4531戶農戶全部做到通水、通電全覆蓋。地處提孜拉甫河下游,結合滴管技術的有效運用,解決了灌溉用水不足的歷史難題。
巴格阿瓦提鄉轄區內有衛生院1所,衛生室11個,醫務人員47人,配備常規藥品80種以上。19069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制度,參保率達到100%。現有幼兒園7所、小學4所、教師270名,學齡前兒童1919人,小學生3037名,教學質量名列全縣鄉鎮學校前茅。
產業現狀
產業發展以畜牧養殖業為支撐,同時大力發展種植業、林果業。農作物種植總面積7.88萬畝,其中小麥面積2.1萬畝,玉米0.83萬畝,棉花4.78萬畝,特色種植萬壽菊0.32萬畝。林果面積3.95萬畝,其中巴旦木2.03萬畝,核桃1.3萬畝,西梅0.15萬畝。畜牧存欄量13.3萬隻,其中牛0.49萬頭、羊2.18萬隻、禽類13.61萬隻(羽),形成了戶均一頭牛,人均一隻羊,戶均一群畜的「三個一」養殖規模。現有合作社25個,良繁中心1個,衛星工廠1個;村集體總收入超過132萬元。
前景規劃
近年來,巴格阿瓦提鄉在莎車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糧食抓安全、棉花抓效益、畜牧抓規模、林果抓提質、收入抓多元」的發展思路,真抓實幹,團結奮鬥,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近幾年來,該鄉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陣地建設進一步加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增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社會穩定工作常抓不懈。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醫療保障和郵政通訊等社會事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進步。
隨着巴格阿瓦提防滲渠、提孜那甫河大橋和葉麥公路擴建等工程項目的建設竣工,讓巴格阿瓦提鄉人民的生產、生活更為便利,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巴格阿瓦提鄉黨委、人民政府將以飽滿的熱情、紮實的作風,帶領各族群眾共同開創美好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