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茨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布罗茨基 | |
---|---|
原文名 | Joseph Brodsky |
出生 |
1940年5月24日 列宁格勒 |
逝世 | 1996年1月28日 |
国籍 | 苏联 |
职业 | 作家 |
知名作品 | 《韵文与诗》、《山丘和其他》、《诗集》 |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年5月24日-1996年1月28日),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96年1月28日,布罗茨基在纽约因心脏病突发于睡梦中离世,享年55岁。
人物经历
布罗茨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父亲原为海军军官,因是犹太人被迫退役,靠母亲挣钱养家。
1955年起,布罗茨基辍学谋生,先后做过车工、司炉、医院太平间运尸工、水手等13种工作,并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一些诗歌甚至传到了国外,赫然登在正式刊物上,往往连他自己也浑然不知。他很快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这期间与彼得堡几位写诗的青年人切磋诗艺,后来他们被称为"彼得堡集团"。
1962年起,布罗茨基成为公安部门监视的对象。他经常受到骚扰,两次被关进监狱的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最恐怖的是给他强行注射镇静剂,半夜又被粗暴叫醒,拉他去冲冷水浴,然后用湿浴巾把他浑身包紧,再将他推到暖气旁烤干浴巾……他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出狱后不敢住在家里,到处流浪,但仍未能逃脱警方的追逐。[1]
1963年,布罗茨基发表著名长诗《悼约翰·邓》,这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同年年底,布罗茨基被捕,因他喜爱长期被斥为"颓废派"的阿赫玛托娃等人的诗歌,他在电车上读这些作品,读毕又给别人传阅,有时复印出来散发给朋友们。这些就成了后来指控他的16条罪状之一。
1964年,法庭指控其罪行为"利用黄色诗歌和反苏作品毒害青年",罪名是"社会寄生虫",被判服苦役5年。布罗茨基一案于国内外引起强烈抗议。在阿赫玛托娃、肖斯塔科维奇和叶甫图申科等知名人士及西方作家的呼吁下,才使得服刑18个月的他提前获释,获准回到列宁格勒。他的作品陆续在国外出版。
1972年6月,他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他被告知,当局"欢迎"他离开苏联,接着便不由分说地将他塞进一架飞机。原先要将他发配到以色列,但诗人要求去维也纳,因为他的偶像奥登在那里。离开祖国前,他给勃列日涅夫写信:"我虽然失去了苏联国籍,但我仍是一名苏联诗人。我相信我会归来,诗人永远会归来的,不是他本人归来,就是他的作品归来。"奥登热情地接待了他,将他推荐给众多作家,并为他筹措到1000美元的资助。不久,布罗茨基受聘于美国密执安大学,担任住校诗人,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教书、写作生涯。
1977年,加入美国籍。曾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全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会员,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年,由于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布罗茨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年他47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
1996年1月28日,布罗茨基在纽约因心脏病突发于睡梦中离世,享年55岁。
人物作品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创作时间 《韵文与诗》 诗集 1965 《山丘和其他》 诗集 1966 《诗集》 诗集 1966 《悼约翰·邓及其他》 长诗 1967 《荒野中的停留》 诗集 1970 《诗选》 选集 1973 《言语的一部分》 选集 1980 《致乌拉尼亚》 诗集 1984 《小于一》 散文集 1986 《二十世纪史》 诗集 1986 《论悲伤与理智》 散文集 1996 (以上参考自新京报 )
创作特点
布罗茨基1972年前的诗作,题材多为爱情、离别或孤独,其离经叛道之处无非在于背离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和苏联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赫鲁晓夫表态说:"凭他那些诗就可以判他五年!"在集权意识形态的高压下,作家的创作空间非常小,不仅物质安康难以保障,还动辄有性命之虞;他们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在美学风格上自动撤退,抑制其形而上的能力,降低艺术追求,要么成为读者数量极少的实验作家,期望未来所谓公正评价,靠作品偶尔在境外出版而聊以自慰。
在经历了审判、监禁、流放之后,布罗茨基最终于1972年被迫流亡海外,此生再未踏上故土。因此,回忆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的文集的开篇主题。与普通人的想象不同,构成这种回忆的最核心要素并非苦难与迫害,也非亲情、友情与爱情,而是美国牛肉罐头、"飞利浦"收音机、好莱坞电影、英国唱片。这些记忆碎片看似杂乱琐碎,但这一块块碎石所铺就的却恰恰是作者自我意识的地基,是催生他最根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取向的最初动因。布罗茨基如此评论少年时的他对《人猿泰山》的观后感:当"人猿泰山自布鲁克林大桥一跃而下"时,"整整一代人几乎均选择退出(体制)便是可以理解的了。"甚至可以说,布罗茨基在创作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并不是他的第一首诗作,而是拒绝被同化的个性的声音。
布罗茨基抵达西方,正值后现代主义思潮方兴未艾之际,他所面临的是一种反对精英、解构经典的总体知识气候。从贫瘠封闭的苏联来到后现代美国,看来诗人得经历某种 "时间错置 "(anachronism),这也使他的俄罗斯人特点变得更为鲜明。他强调精神等级,藐视后现代的价值相对主义,为文学写作提出严苛标准,声称写作是为了与过去时代的大师看齐,认为 "过去是各种标准的来源,是现在所无法提供的更高标准的来源 "。他的立场与流行的英美文学批评风尚大异其趣。与其说这是一种保守的精英主义趣味,不如说是对文化大传统的自觉追随和维护。
在具体作品上,他的声音是安静的,而他本人也一直偏爱诗歌中安静的声音。这又与他强调非个性化有关,这方面布罗茨基从奥登那里获益非浅,尤其是诗中很少出现"我"。他醉心于细节,醉心于具体描写,醉心于名词,醉心于发现。布罗茨基本人的作品是"超然与客观"的最佳范例,而他确实也很注重处理熟悉的事物,处理它们的微妙关系。只是,由于他声音平稳安静,语调倾向于冷淡,词语、意象陌生而坚固,处理的时候又超然而客观,故很多读者(包括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阅读他的作品同样需要一种安静的、"微妙的"阅读心理,因为布罗茨基"既不大惊小怪,又不多愁善感"。他的诗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起伏、高潮,或者准确一点说,他在诗中把这些东西压住,不对它们作耸人听闻的强调,他是在退潮的时候开始,而不是刻意去营造高潮,因这里"冰河时代前的胃口"仍然会被猎奇的读者看中,但是从"微妙关系"来看,用"立方形"、"长菱形"、"平行六面体"和"几何状"这些枯燥的数学术语来描写(华盛顿冬天的)黄昏,对老练的读者和诗人来说不啻是一种"发现"。 约瑟夫·布罗茨基作品 布罗茨基的诗学表述含有犄角推进式的形而上倾向和力度。他强调语言的超越性功能,认为诗歌是探索语言极限,诗歌是一种加速的思想,而韵律是完成这个工作的关键。"精神加速 "这一概念,成了他衡量诗人的工作及其启示性能量的指标,这么做恐怕也会造成某种局限,使其笔下的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和曼德尔施塔姆带有较为浓厚的布罗茨基意识。不过,从这种混合着教义和激赏的解析文字中,读者的收获仍是难以估量的多。他让人透过分析性语言的局限,抵达白银时代彼得堡诗歌传统的启迪和精髓。
布罗茨基在严谨的同时有非常浓厚的实验倾向,他的诗歌之刀既坚韧又锋利:在传统的、现代的基础上掺入崭新的当代感性。布罗茨基创作过几乎所有诗歌形式和体裁,就《哀歌》而言,他写了很多以"哀歌"为题的诗,包括《几乎是一首哀歌》、《罗马哀歌》;其他标题和体裁如《牧歌》、《变奏》、《诗章》、十四行诗、十二行诗节、《六重奏》、无题、八行诗、三行诗节、圣坛诗(圣坛形图案诗)、夜歌等等,几乎所有大师试过的并取得成绩的形式和体裁他都要试。至于风格,他更是多种多样,既可以写得很深沉广阔,又可以轻松讽剌;可以写得很日常化,又可以进行玄思冥想。在诗行的安排方面,他既可以工整严格,又可以长短不一。在意象的采集方面,从鸡毛蒜皮到海阔天空,从天文地理到机械设备,简直无所不包,又都可以运用自如,科学的意象一进入他的诗句就立即变得服服贴贴自然而然。总之,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取得难得的平衡。
散文
布罗茨基吸收了俄国和英美的诗学养分,在散文写作中形成富于原创性的语气和语体,其叙述也超越通常的意识形态控诉和伤痛展示,显得耐人寻味。布罗茨基最佳的诗歌和散文,都是在勉力追求这种表述。
文学评论
布罗茨基的文学评论,其本质在于说教而非论证。是把人带往彼岸的运载工具,也是他从彼岸回归的现身说法。当然也是文化论争中的回应、反驳和论战的产物。除非站在他那个高度,拥有那样精深的诗歌修养和实践,否则无从产生这些灵感洋溢的篇章;而灵感总是和某种教义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使徒保罗的体内被充实的那些东西,因此,布罗茨基的批评文字浸透俄国式的救赎和激情,这是西方文学批评中几乎要失传的一种精神在场,委实引人瞩目。
人物评价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继普希金之后最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像一枚从另一个帝国射来的导弹,一枚善良的导弹,其承载的不仅是他的天才,而且是他祖国的文学那崇高而严苛的诗人威严感。"--苏珊·桑塔格
后世纪念
布罗茨基美国布罗茨基的遗孀将诗人在纽约莫顿街44号住宅内书房中的全部遗物--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两个装着书籍的书柜和三台打字机,捐赠给他的故乡彼得堡。书桌上摆着奥登、阿赫玛托娃等人的照片,打字机前有茨维塔耶娃的肖像……如今"布罗茨基美国书房"陈列在喷泉楼阿赫玛托娃故居博物馆内,意味着两位诗人的紧密联系。
布罗茨基故居博物馆彼得堡市政府将铸造大街24号诗人当年与父母居住的寓所重新修复,建成布罗茨基故居博物馆。博物馆于2015年5月24日诗人诞辰75周年前夕向公众开放。
2006年,俄国诗人列夫·洛谢夫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布罗茨基传》,由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收入《名人传记丛书》,此书近年来多次重版,并于2010年由维塔·诺瓦出版社和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了大十六开图文并茂的豪华本,名为"布罗茨基:文学传记的试验"。同年,诺谢夫又出版《作为邻居,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伊万·林巴赫出版社)。
2015年是布罗茨基冥寿七十五周年,俄罗斯又出了两部诗人传记,它们是:B .邦达连科著《布罗茨基,俄国诗人》;B .索罗维约夫著《孤独的光荣结局》。
参考资料
- ↑ 张进. 布罗茨基:在荒诞的时代面前,用诗人的勇气去承担. 新京报. 2019-07-07 [2019-11-10].
- ↑ 北京日报. 布罗茨基:在荒诞的时代面前,用诗人的勇气去承担. 新华网. 2019-07-08 [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