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勛
簡介
張華勛,導演,四川彭縣人,1936年3月7日出生。張華勛的童年十分艱苦,賣過蔬菜,擦過皮鞋,1951年才進入彭縣一中學習,兩年後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因傷轉到北京海軍某部當文書,這時,他迷上了電影,並立志做一名電影人。1958年,他信心十足地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從而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做為著名導演崔嵬的助手,參加了《小兵張嘎》、《風雨里程》等片的拍攝,從老一輩那裡他學到了不少東西。[1]
成就轉折
1980年,他第一次嘗試作導演,導演了影片《神秘的大佛》,這可以算是一部武術片。儘管觀眾對影片褒貶不一,但觀眾對武術片的熱愛引起了張華勛的思考,他想到中國是武術的發源地,武術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難道我們自己就不能拍出具有中國特點的中國武術影片?為此,他深入生活,熟悉情況,翻閱歷史資料,並先後參加了在西安、瀋陽等地舉行的全國武術大會,結識了許多國內的著名武術家,聽他們談武術,講故事,歷時一年多,於1982年完成了電影《武林志》的創作,在拍攝中,張華勛吸取了《神秘的大佛》的教訓,不是按照一般武打的格調來拍攝,而是將影片按悲壯的正劇來處理,力求影片有思想,有深度,有故事,有人物,武術功夫要真實可信,不搞玄妙的"超人"動作,對一些誇張的處理要求限定在真實可信的範圍之內,以增強武術的真實感,體現現實主義風格。《武林志》的鏡頭組接和場面轉換簡潔、明快、易懂,公映時,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共鳴,該片獲得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二等獎。隨後,張華勛又先後拍攝了《瀚海潮》、《OK大肚羅漢》、《五台山奇情》、《白衣俠女》、《鑄劍》等影片。多數是武打功夫片,他的影片不同於香港台灣的武打功夫片,雖說存在一些不足,可以說是他開創了中國武打功夫片之先河,他對中國電影有着不可磨滅的功績。
張華勛的導演作風是過硬的,他對拍攝工作從來都是認真勤墾的,他的敬業精神得到了電影界廣大同行的稱讚。
1996年,張華勛應邀擔任電視連續劇《隋唐演義》的導演,因與製片人發生矛盾,離開了劇組,這一次糾紛,為中國能否實行"製片人中心制"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找到恩人
2017年5月21日晚,在倪萍主持的央視金牌欄目《等着我》最新一期尋親節目中,上演了催人淚下的感人一幕:川籍著名電影導演張華勛,在節目現場終於找到了已經分別71年的恩人--曾經無私幫助過自己一家的成都趙小姐。
張華勛說:」趙小姐不僅救 了媽媽,還讓我和媽媽能在一起生活。媽媽是我的天我的地,趙小姐的恩情比天還大。 [2]
視頻
著名導演張華勛回川帶恩人去母親墓前 圓母心愿
81歲導演找了恩人數十年,門打開的那一刻,立馬下跪崩潰大哭!
參考資料
- ↑ 張華勛 ,騰訊視頻
- ↑ 川籍名導張華勛這一跪71年恩情濃 ,鳳凰資訊,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