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崔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崔嵬
出生 山東省青島市
逝世 1979年2月7日(1979-02-07)(66歲)
國籍 中國
別名 崔景文(原名)、崔微暉、崔浚
職業 導演、演員
知名作品 紅旗譜、青春之歌、小兵張嘎

崔嵬(1912年10月4日—1979年2月7日),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 195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青春之歌》。1960年,與陳懷皚聯合執導戲曲電影《楊門女將》,該片獲得第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1962年,憑藉劇情電影《紅旗譜》獲得第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63年,執導抗日電影《小兵張嘎》 ,該片獲得第2屆中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 1979年2月7日,崔嵬因肝癌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1930年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編劇。翌年回青島,組織〖海鷗劇社〗,並與他人合作創作了揭示蔣介石不抵抗主義的多幕劇《命令!退卻第二道防線》。

1932年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旋因國民黨迫害逃往北平,曾在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

1935年到上海,加入東方劇社、戲劇生活社等團體,創作演出反映工人生活的舞台劇《工人之家》等,並在各地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宣傳抗日救亡。

1936年末參加陳波兒等組織的上海婦孺前線慰問團。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保衛蘆溝橋》的創作演出,後加入救亡演劇一隊。

1938年去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任教。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主辦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戲劇系,領導火線劇社,創作演出《參加八路軍》、《三個游擊隊員的故事》等。解放戰爭期間隨軍南下。

1938年奔赴延安,任教於延安魯藝戲劇系。

1949年任武漢軍管會文藝處處長、中南文化局局長等職。

1950年創辦中南文藝學院。

1953年任中南文化局局長,中南人民藝術劇院院長。

1955年在故事片《宋景詩》中扮演清末農民起義領袖宋景詩。

1956年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和導演。是中國劇協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影協第二、三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2年因在影片《紅旗譜》中飾演主角朱老忠獲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導演影片十餘部,《小兵張嘎》於1980年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戲曲藝術片《楊門女將》於1962年獲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成長經歷

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0歲隨父逃荒青島,12歲去青島煙草公司當童工。後在親友資助下得以求學。 他喜愛文藝,在青島禮賢中學學習時,閱讀了許多進步文藝書刊,從而啟迪了革命思想和對進步文藝的追求,1927年,因抗議當局殺害共產黨人;寫打油詩反對國民黨、用「打牙調」唱國民黨「國 歌」,被開除學籍。後轉入青州中學,又因寫《農村生活一瞥》一文,揭露地主勾結土匪魚肉鄉里,被驅逐出境。1930年考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翌年回青島,1932年參加左聯並組織海鷗劇社,並與他人合作創作了揭露蔣介石不抵抗主義的多幕劇《命令!退卻第二道防線》;又因演出進步戲劇遭到當局緝捕。後旋因國民黨迫害逃往北平,1933年夏,化名崔浚考入北平民國大學,繼續從事戲劇活動。

1935年到上海,先後參加左聯領導的東方劇社、戲劇生活社和上海業餘劇人協會,組織創作演出了反映工人生活的舞台劇《工人之家》、《這是廠里的規矩》、《流產》等,1936年改編並主演了著名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並在各地演出,宣傳抗日救亡。1936年末參加陳波兒等組織的上海婦孺前線慰問團,赴綏東前線慰問演出,編寫了話劇《察東之夜》、兒童劇《牆》。

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共產黨領導的上海救亡演劇一隊,奔赴西北各地,創作演出反映人民抗日鬥爭的話劇《張家店》、《順民》、《八百壯士》、《保衛蘆溝橋》等。

1938年2月,應中共中央宣傳部之邀,參加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籌建工作,並在該院戲劇系任教,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其間參加演出了《人命販子》、《流寇隊長》、《藍包袱》等。

1939年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任戲劇系主任,領導火線劇社,創作演出《參加八路軍》、《三個 游擊隊員的故事》、《礦工隊》、《黃鼠狼給雞拜年》、《燈蛾記》等。1942年調任冀中軍區火線劇社社長,參加冀中反掃蕩鬥爭,創作了《戰鬥生產》、《英雄立功記》、《反敵偽合流》、《軍民合作打老蔣》、《十六條槍》等話劇,改編京劇《岳飛之死》、《哭祖廟》、《蘇州城》等。

1948年隨軍南下。1949年任武漢軍管會文藝處處長。1950年創辦中南文藝學院。1953年任中南文 化局局長,中南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其間編寫了話劇《是假見不得真》、《對症下藥》和京劇《東平府》等劇目。

1954年應邀拍攝電影《宋景詩》,成功地塑造了起義農民領袖宋景詩的英雄形象。1956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任藝術委員會主任兼導演,先後主演了《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等影片,導演了 《青春之歌》、《小兵張嘎》、《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紅花》、《紅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楊門女將》、《野豬林》等戲劇片。他主演的影片,在傳統的戲劇程式化表演中,溶進對角色的體驗因素,在鏡頭的角度和運動方面,採取中國寫意畫的構圖,虛實相間,鏡頭的分切,既符合戲曲音樂的節奏,又發揮電影的時空特徵,大大增加了原戲的感染力,充滿激情,生活氣息濃厚,線條粗獷,感情細膩,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國內外好評。

他在《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中飾演的角色性格鮮明,愛憎分明,既激情洋溢,又樸實深沉,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導演的影片有一種氣勢磅礴、濃郁粗獷的藝術風格。在環境的渲染上,充滿着強烈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在人物刻畫上,既善於表現強烈的戲劇動作,又努力發掘人物的內心世界。

《青春之歌》中這一風格得到完整的體現。 他導演的《小兵張嘎》,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 味,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崔嵬還先後導演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大戰洪洲》等戲曲藝術片。

導演崔嵬在《老兵新傳》中飾戰場長(右) 自己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厚的藝術造諧,將不同角色,不同個性的角色與自身豪邁的氣質,水乳交融般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得天獨厚,可遇不可求的中國氣勢和濃厚的民族風格, 他是中國電 影、戲劇史上的一員巨匠,他描繪了中國電影畫廊中最輝煌的歷史。

崔嵬是造詣很深的藝術家,他導演的故事片有一種氣勢磅礴、濃郁粗獷的藝術風格。他導演的戲曲片既符合戲曲音樂的節奏,又發揮電影的時空特徵,大大增加了原戲的感染力。崔嵬也是卓越的革命文藝活動家,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是中國劇協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影協第二、三屆常務理事,北京電影製片廠領導小組成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殘酷迫害,1979年2月因肝癌在北京逝世。

獲獎記錄

1962年因《紅旗譜》獲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62年因《楊門女將》獲首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1980年因《小兵張嘎》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活動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