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拾年山遺址位於中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北郊約20公里的水北鎮拾年村東,是一處台地類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及商周時期古文化遺址,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拾年山遺址坐落在山崗台地上,高出低處水田6—7米。台地東西寬35、南北長67米,面積約2345平方米。距遺址南約45米有袁水的支流蒙河流過。1986—198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廈門大學人類學系、新余市博物館先後三次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揭露面積1200平方米[1]

目錄

文物遺存

從1986年後進行三次發掘,揭露面積12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136座、陶片堆45處、石器堆15處、房基11座,以及灰坑、水井等遺蹟。出土遺物4000餘件(片),其中小件及可復原器825件。該遺址新石器時代堆積,可分為一、二、三期文化,年代約距今6000~4000年。

遺址意義

拾年山遺址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江西省發掘的一處重要史前遺存,它以豐富的文化內涵,揭示出分布在贛鄱流域史前遺存的文化面貌。是長江中游的贛鄱流域有代表性的史前文化遺存。這一遺存三期文化的劃分,是首次對江西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的分期研究,它對建立江西史前考古學編年序列有重要意義。江西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萬年仙人洞遺存為代表,距今約八、九千年,新石器晚期遺存以山背遺址為代表,距今約4800年左右,兩者之間是一段空白。拾年山的第三期文化的年代與山背遺址的年代接近,第一、二期文化正好填補上這段空白。

遺址保護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拾年山遺址 相關視頻

古水北鎮景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