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曹隐公,即姬通,为春秋诸侯国曹国君主之一,他为曹声公弟弟,前509年杀曹声公担任该国君主,后于前506年被杀,在位4年[1]

目录

人物生平

曹声公四年(公元前510年),平公弟通杀声公(襄公)代立。冬季,十一月,鲁国仲孙何忌、晋国韩不信、齐国高张、宋国仲几、卫国世叔申、郑国国参、曹国大夫、莒国大夫、薛国大夫、杞国大夫、小邾国大夫在狄泉会见,重温过去的盟约,命令增筑成周的城墙。

曹隐公二年(公元前509年),春季,正月,晋魏舒在狄泉会合诸侯的大夫们,准备修筑成周的城墙。筑城的工作三旬完工,于是遣返诸侯戍守的军队。[2]

曹隐公五年(公元前506年),三月,鲁定公刘文公晋定公宋景公蔡昭侯卫灵公陈怀公郑献公许男斯曹隐公莒郊公邾隐公顿子胡子滕顷公薛襄公杞悼公小邾穆公齐国夏在召陵相会,侵袭楚国。五月,诸侯在皋鼬会盟。[3] 靖公露杀隐公自立。

世系关系

父母

曹武公:姬滕,曹成公之子,继成公而立,曹国第二十任君主,在位二十七年。

纪夫人:不详。

兄弟

曹平公:姬须,曹武公之子,继武公而立,曹国第二十一任君主,在位四年。

侄子

曹悼公:姬午,曹平公长子,继平公而立,曹国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九年。

曹声公:姬野,曹平公次子,继悼公而立,曹国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五年。

曹靖公:姬露,曹平公三子,杀隐公而立,曹国第二十五任君主,在位四年。

《左传》记载

原文

左传·定公元年》:【经】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①于召陵②,侵楚。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③。

【传】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城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戍。

左传·定公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注释

①刘子:刘文公蚠(fén),亦称刘卷。晋侯:晋定公。宋公:宋景公。蔡侯:蔡昭侯。卫侯:卫灵公。陈子:陈怀公。时守丧,故称"子"。郑伯:郑献公。许男:许斯。曹伯:曹隐公。莒子:莒郊公。邾子:邾隐公。滕子:滕顷公。薛伯:薛襄公。杞伯:杞悼公。小邾子:小邾穆公。国夏:国佐之孙。

②召陵:楚国地名,在今河南郾城东。

③皋鼬:郑国地名,在今河南临颖南。(皋鼬,拼音 gāo yòu)

《史记》记载

史记·管蔡世家第五》: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隐公。隐公四年,声公弟露弑隐公代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4]

参考资料

  1. 《史记·曹叔世家》,图书馆
  2. 《左传·定公元年》:【经】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 【传】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城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戍。
  3. 《左传·定公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
  4.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国学网
前任:
曹声公
春秋曹国君主
前509年-前506年
繼任:
曹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