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宋景公 | |
---|---|
概要 | |
姓名 | 子欒 |
諡號 | 景 |
陵墓 | 不明 |
政權 | 宋國 |
在世 | ?—前469年 |
在位 | 前516年—前469年 |
宋景公
宋景公(?-前469年),子姓,宋元公之子。其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作欒,而《史記·宋世家》作頭曼,《漢書·古今人表》作兜欒。青銅器宋公欒簠,《殷周金文集成》對此器的編號為4589。其銘文有:「有殷天乙唐孫宋公欒作其妹勾吳夫人季子媵簠。」可見宋景公自稱其名為欒[1][2]。
朱學淵根據《史記·宋世家》記載的宋景公名頭曼與匈奴頭曼單于的名號相同,而認為他們有相同的語源[3]。
宋景公十五年(前502年),曹伯陽背晉,干預宋政,宋景公伐之,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宋景公三十七年(前480年),熒惑守心,景公憂心大禍,問於太史兼司星官子韋,子韋說:可移於宰相或蒼生。景公念及天下蒼生,皆不同意,此時熒惑退避三舍。宋景公無子,取公孫周之子得為太子,在位48年而卒。
人物生平
宋景公元年(公元前516年)正月,宋景公安葬父親宋元公。[4]
宋景公二年(公元前515年)秋天,宋景公派大夫樂祁(一作樂祁犁)與晉、衛、曹、邾、滕五國在扈地會見[5],此次會見是為受命前往成周戍守,同時商量護送遭到季孫氏驅逐在外的魯國國君魯昭公。宋國、衛國都認為送回魯昭公對自己國家有利,堅決地請求。由於晉國大夫范獻子接受季孫氏的賄賂,於是護送魯昭公回國之事作罷。[6]
宋景公七年(公元前510年)十一月,宋景公派仲幾與晉、齊、衛、鄭、曹等國在狄泉會見,重溫過去的盟約,並且增築成周的城牆。[7]
宋景公八年(公元前509年),在實施增築成周城牆的工程中,由於仲幾不接受工程任務,晉國將其抓住送到東周都城洛邑。[8]
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06年)三月,宋景公與晉、蔡、衛、陳、鄭、齊等國國君在召陵會合,策划進攻楚國。[9]
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499年)春天,公子辰和公子仲佗、公子石彄、公子地進入蕭地而叛變。同年秋天,樂大心跟着叛變,大大地成為宋國的禍患。這些禍患都是由於宋景公寵信向魋造成的結果。[10]
宋景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96年),宋景公與齊景公在洮地會見。[11]
宋景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95年),鄭國將領罕達在老丘打敗宋軍。[12]
宋景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91年),宋軍擒獲小邾國國君。[13]
宋景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90年),齊國攻打宋國。[14]
宋景公二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宋國將領向巢率軍攻打曹國。[15]
宋景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85年),宋軍再度攻打鄭國。[16]
宋景公六十四年(公元前453年),宋景公去世,宋國公子特攻殺太子而自立為君,是為宋後昭公。[17]
趣聞鐵事
熒惑守心
宋景公在位時期,熒惑星(即火星)侵入心宿的範圍,正看守住心宿的心星。依照當時星象,心星對應的地域正好宋國,這是主刀兵災禍的凶事,要降臨宋國的徵兆。宋景公對此事非常擔憂。
專管占星相的官員子韋說:"我有法子將這禍患轉移給宰相承受。"宋景公說:"宰相是輔佐國家的大臣,好比我的股肱,支持整個身體的行動一樣,怎麼可以使他遭受禍患呢?"子韋說:"那就轉移給老百姓承受。"宋景公說:"作為一國之君,應該以仁愛來安撫百姓,怎可反而讓百姓承受災患呢?"子韋說:"可以轉移到年歲五穀收成上。"宋景公說:"百姓靠歲收生活,如果農作物收成不好,百姓就會困苦,那我將依靠誰來作國君呢?"子韋說:"天雖然高但能聽到地上人所說的話。您有三句堪為人君的名言,火星應該有所移動。"於是再觀察星象,果然移動三度,離開心星的範圍。宋國在這一年裡,果然沒有刀兵災難。
歷史評價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
祖父:
父親:
兄弟:
公子璫秦,宋景公之弟
公子辰,宋景公同母弟
侄子:
公孫糾,公子璫秦之子
侄孫:
宋後昭公,公孫糾之子
葬地
《左傳》記載:哀二十七年,宋景公於空澤,卒於虞城連中館。
宋國君主
宋微子(微子啟) →宋微仲(微仲/微仲衍) →宋公稽→宋丁公→ 宋湣公(宋前湣公)→宋煬公→宋厲公→宋僖公→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宋穆公→宋殤公→宋莊公→宋閔公→宋前廢公(子游) →宋桓公→宋襄公→宋成公→宋後廢公(公弟御) →宋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宋元公→宋景公→宋桓侯→宋昭公→宋悼公→宋休公→宋桓侯→宋剔成君→宋康王
參考資料
- ↑ 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第1版,第49頁。ISBN 7100053277
- ↑ 宋微子世家第八,國學網
- ↑ 朱學淵:《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3頁。ISBN 9787561754986
- ↑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 ↑ 《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秋,晉士鞅、宋樂祁犁、衛北宮喜、曹人、邾人、滕人會於扈。
- ↑ 《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秋,會於扈,令戍周,且謀納公也。宋、衛皆利納公,固請之。范獻子取貨於季孫,謂司城子梁與北宮貞子曰:「季孫未知其罪,而君伐之,請囚,請亡,於是乎不獲。君又弗克,而自出也。夫豈無備而能出君乎?季氏之復,天救之也。休公徒之怒,而啟叔孫氏之心。不然,豈其伐人而說甲執冰以游?叔孫氏懼禍之濫,而自同於季氏,天之道也。魯君守齊,三年而無成。季氏甚得其民,淮夷與之,有十年之備,有齊、楚之援,有天之贊,有民之助,有堅守之心,有列國之權,而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國。故鞅以為難。二子皆圖國者也,而欲納魯君,鞅之願也,請從二子以圍魯。無成,死之。」二子懼,皆辭。乃辭小國,而以難復。
- ↑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冬,仲孫何忌會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衛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 ↑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冬十一月,晉魏舒、韓不信如京師,合諸侯之大夫於狄泉,尋盟,且令城成周。
- ↑ 《左傳·定公四年》:三月,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衛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鬍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國夏於召陵,侵楚。
- ↑ 《左傳·定公十一年》:十一年春,宋公母弟辰暨仲佗、石彄、公子地入於蕭以叛。秋,樂大心從之,大為宋患,寵向魋故也。
- ↑ 《左傳·定公十四年》:秋,齊侯、宋公會於洮。
- ↑ 《左傳·定公十五年》:鄭罕達敗宋師於老丘。
- ↑ 《左傳·哀公四年》:宋人執小邾子。
- ↑ 《左傳·哀公五年》:夏,齊侯伐宋。
- ↑ 《左傳·哀公六年》:宋向巢帥師伐曹。
- ↑ 《左傳·哀公十年》:宋公伐鄭。
- ↑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六十四年,景公卒。宋公子特攻殺太子而自立,是為昭公。
- ↑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國學網
- ↑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