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標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標(LiBiao)
出生 萬曆十年壬午十二月十三日午時
國籍 中國
別名 文節公、李閣老
知名於 定閹黨逆案
知名作品



李標 - 明朝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文節公李標(當地俗稱李閣老),字汝立,號建霞,明代高邑人。歷官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曾兩次出任內閣首輔。在任期間,正值明末,朝廷黨派林立,相互傾扎,李標中立無黨,極力反對黨派之爭。李標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禮,顧大局,明辨是非曲直,敢於直言諫君,每事持大體,以風節顯。死後贈少傅,諡文節。[1]

人物生平

李標,字汝立,號建霞,河北高邑縣李家莊人。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舉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610年(明萬曆三十八年)授翰林院檢討(從七品);1612年(明萬曆四十年)任太子府屬官,右春坊右贊善;1620年(明萬曆四十八年)為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八月改為泰昌元年;1621年(天啟元年)任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從二品);1625年(天啟三年)因師同高邑趙南星,列"東林同志錄"中,避黨派鬥爭,引病歸里;1627年(天啟七年)莊烈帝朱由檢(崇禎)即位,十一月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1630年(崇禎三年)韓曠退,李標復為首輔,累加少保、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同年三月辭官回鄉。 六年後,李標去世,明廷贈少傅,諡文節。

史籍記載

明史列傳》李標,字汝立,高邑人。萬曆三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泰昌時,累遷少詹事。天啟中,擢拜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標師同邑越南星,黨人忌之,列名《東林同志錄》中。標懼禍,引疾歸。

莊烈帝嗣位,即家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崇禎元年三月入朝。未幾,李國普、來宗道、楊景辰相繼去,標遂為首輔。帝銳意圖治,恆召大臣面決庶政。宣府巡撫李養沖疏言旗尉往來如織,蹤跡難憑,且慮費無所出。帝以示標等曰:「邊情危急,遣旗尉偵探,奈何以為偽?且祖宗朝設立廠衛,奚為者?」標對曰:「事固宜慎。養沖以為不賂恐毀言日至,賂之則物力難勝耳。」帝默然。同官劉鴻訓以增敕事為御史吳玉所糾,帝欲置鴻訓於法,標力辯其納賄之誣。溫體仁訐錢謙益引己結浙闈事為詞,給事中章允儒廷駁之。帝怒,並謙益將重譴,又欲罪給事中瞿式耜、御史房可壯等。標言:「陛下處分謙益、允儒,本因體仁言,體仁乃不安求罷。乞陛下念謙益事經恩詔,姑令回籍;於允儒仍許自新,而式耜等概從薄罰。諸臣安,體仁亦安。」帝不從,自是深疑朝臣有黨,標等遂不得行其志。是冬,韓爌還朝,標讓為首輔,尋與爌等定逆案。

三年正月,爌罷,標復為首輔,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先是,與標並相者六人,宗道、景辰以附璫斥,鴻訓以增敕戍,周道登、錢龍錫被攻去,獨標在,遂五疏乞休。至三月得請。家居六年卒。贈少傅,諡文節。

歷史評價

《明史》贊曰:莊烈帝在位僅十七年,輔相至五十餘人。其克保令名者,數人而已,若標等是也。基命能推轂舊輔以定危難,震孟以風節顯,德璟諳悉舊章。以陸喜之論薛瑩者觀之,所謂侃然體國,執正不懼,斟酌時宜,時獻微益者乎。至於扶危定傾,殆非易言也。嗚呼,國步方艱,人材亦與俱盡,其所由來者漸矣。

生平事跡

李標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禮,顧大局,明辨是非曲直,敢於直言諫君,明史贊他"克保令名","每事持大體,以風節顯"。

他為官時,正值明朝後期。當時朝內黨派林立,朝臣們或依附閹黨,或自命清流稱東林。或紐於地緣勾結為齊黨、浙黨、宣黨等。各派之間為了各自利益,相互傾軋、攻擊,很多大臣不思朝政,貪污受賄,中飽私囊,朝庭上下已是非常混亂,"國勢日衰、腐朽日盛、終至不可收拾"。李標中立無黨,非常厭惡這些黨派間無休止的紛爭,他意識到,內亂必然要受外欺,他向皇上提出"要以和平為國家培元氣",黨派鬥爭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並向皇上進諫,用人不能看這黨哪派,要看他的才能和品德,再根據實際情況來提拔和罷免。

崇禎皇帝即位後,果斷地翦除了閹黨魏忠賢及"客魏"團伙,這是他在位期間乾的一件大事。但崇禎帝性猜忌,仍懷疑朝內有黨,疑忌大臣,"寄耳目於廠衛",安插了很多探子,對朝臣進行暗地監視,搞得朝庭上下人人自危。面對這種情況,李標心裡非常着急、不安,他願大明朝有一個國泰民安的大好局面,有一個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前景。他向皇上奏曰:"如果在朝堂之上群臣相互指責這黨哪派,對國家是不利的"。他和顧命老臣韓爌向皇上上奏:"人臣不可以黨事君,人君亦不可以黨疑臣。總當詳核人品,辨別忠奸,然後舉措得當。若堂上戈矛妄起,宮中橫分畛域、恐非國家之福"。這些高屋建瓴般的建議,對穩固政權安撫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標性質直,為使國家長治久安,為使朝庭上下安定團結,他敢於直言諫君;為保護朝內那些忠良正直的大臣,他不怕丟官免職。在朝內事務中,每當有大臣受誣、受陷害時,總有李標挺身而出,為其力辨,有時甚至頂撞皇上,他的高風亮節,深受朝臣們的遵崇。1630年,崇禎殺袁崇煥時,他還竭力為袁辯護。

對崇禎帝在執政中所出現的失誤和錯誤政策,李標時時掛在心上,多次上疏勸導皇上,要施行德政、仁政;聖明的皇上一定要明辨是非、分清忠奸。就在他幾次要求歸鄉時,還念念不忘這些事情,在其五疏乞休得請後給皇帝的《於陛辭疏》中言:"猶以寬政結人心。門戶之禍,已歷四朝。借朝廷之耳目,快自己之肺腸,人才盡而國勢隋之。士大夫宜各捐方偶之私,聖明力持涇渭之辨。"字字句句發自肺腑,言語皆深切時弊。

李標為官,關心百姓疾苦。明朝後期,全國各地災害四起,饑民四處逃荒。山陝地區百姓無糧,競食觀音土,有些地方出現人吃人的現象。面對這種國情,李標心如火焚,他向皇上上疏:對窮困痛苦的百姓,應該實行撫綏政策,而不是鎮壓和屠殺;應寬免多年積累的餉賦,反對全國各地的竭澤而漁。李標還提出,要還鹽政權力於國家,官府不能侵占百姓農田等,體現了李標關注百姓疾苦的一片苦心。

由於當時朝內政治環境的影響,李標為官時曾兩次被貶職、兩次被起用、兩次乞休歸里。但他在任職期間,定逆案,保護大臣,堅持真理,廉潔從政,忠於職守,銳意圖治,為大明江山的中興、為國家的昌盛已做出了很大努力。

軼事典故

李文節公,少穎悟。九歲讀孟子,即向師究仁義之旨。師大奇之。與忠毅公為中表兄弟。父疾革時,命從忠毅受學。登第讀書中秘時,獨服大布之衣。故當時有布衣詞林之目。

詩詞一覽

千秋台

鄗城古邑幾時開,漢業千秋尚有台。

大陸關河宜北望,太行形勢自西來。

秋深禾黍皆成穗,雨後田園半是苔。

白水真人何處者,高天吟眺獨徘徊。

為毛薛二公祠落成題記

莊嚴廟貌辟茅茨,千古英靈此工綏。

湯沐舊遊還昔日,封疆勝域遞今時。

盍簪不厭貧交客,薦藻應同故國祠。

不有使者昭曠典,姓名誰遣士人知。

關帝廟題聯

廟貌俯千秋,千載英靈仍望漢;神體重四代,四時禮祀獨崇明。

銘寧晉高推

銘曰:公之為吏允矣,漢循公之執法,豈讓理輪。其生也,宜大用,而列卿是迍;其終也,宜遐齡而下壽。僅臻有子克嗣,何必於身,令德不朽,寧問於年。位絀而志,則伸身沒而名不滅。

李標家世

始祖 李福,明永樂年間由山西長子縣遷至高邑,前三世力農為業,從四世開始讀書科名;

四世 李舉,以府庠生起家,官曆晉府引禮官,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

五世 李瑜,庠生,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

六世 李五倫,歲貢,東昌府通判,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

七世 李標,萬曆丁未進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

李核,贈奉政大夫。

李栩,拔貢,山西徐溝縣知縣。

八世 李士邵,歷官奉議大夫、四川松潘道僉事、江南按察司僉事、淮海兵備道。

九世 李僎,順治順治戊子舉人,揀選知縣;

李伸,順治已亥進士,韶州府推官,改補永寧縣知縣,贈通奉大夫;

十世 李兆齡,拔貢,閩清縣知縣,贈通奉大夫,著有《舒嘯閣詩集》十二卷;

李雲麗,康熙乙丑拔貢,成安縣教諭。

十一世 李源,乾隆戊午舉人,揀選知縣,贈修職佐郎;

李湛,雍正甲辰舉人。

李渭,康熙辛丑進士,歷官岳州知府、嘉定知府、彰德知府、安徽布政使、山東布政使。

李淮,康熙葵卯進士,翰林院庶吉士;

李浤,雍正甲辰舉人,歷城縣知縣;

李沖,雙流縣知縣;

十二世 李經芳,乾隆庚午舉人,歷官永春同知、隴州知州、華州知州、湖北施南府知府兼漢黃德巡道;

李純芳,歲貢,鄉飲大賓;

李綿芳,乾隆癸丑拔貢,鄉飲大賓;

李績芳,乾隆乙酉拔貢,望都縣教諭;

李縉芳,稟貢,奉天府學教授;

十三世 李暉,庠生,廣西向武州州判,贈奉直大夫;

十四世李霄凌,從官軍陣亡,奉旨從祀畢公祠;

李廷瓚,道光乙酉科拔貢,贈奉直大夫;

李琮,千秋書院提名董事、鄉飲耆賓;

十五世 李鎡,稟貢,安徽鳳陽阜陽縣丞、青陽縣知縣,封奉直大夫;

李銜,從官軍陣亡,奉旨附祀畢公祠;

李鍔,咸豐辛酉科拔貢,八旗官學教習、寧河縣教諭;

十六世 李國治,拔貢,河南陝州直隸州州判,著有《求放心齋隨筆》、《空碧草堂詩抄》等;

高邑李標家族為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明清時期,高邑共得進士十三名,李標家族獨占四名。此時期李標家族一至十六世累計族眾不足七百人,而其中進士四名,舉人五名,庠生、貢生、監生、廩生等多達一百四十多人,當時有"六代五舉四進士,一門十世百秀才"之稱,書香之風、科名之盛,可見一斑。明清時期,李標家族在朝為官者眾多,並且為官廉潔、正直,有治績。官職上至內閣相宰、布政使、兵備道,下至知府、知州、州判、知縣、教諭、訓導等;治域分布於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雲南、四川、重慶、廣東、廣西等地;《明史》、《清史稿》、治域各地及本地府州縣誌等均有其族人的治績傳文。至於崇祀鄉賢、名宦、忠孝者,著書文藝者,選為鄉飲賓、士紳者,更是代不乏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