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遼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遼河[1] ,漢稱南蘇河,明稱艾河,清稱赫爾蘇河黑爾蘇河。幹流全長360公里,流域面積11306平方公里。

流系概況

東遼河流域匯合的支流較多,大小支流共有88條,其中較大支流有23條(一級支流16條,二級支流7條),以卡倫河小遼河為最大,屬於遼河支流。

流域概況

位於遼寧省北部和吉林省西南部,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東遼縣遼河源鎮安樂村小蔥頂子山東南。河網複雜。向西在遼寧省康平縣三門郭家與西遼河匯流,後稱遼河

  • 雙遼市梨樹縣遼寧省昌圖縣的界河。源於東遼縣吉林哈達嶺山脈薩哈嶺小寒蔥頂子峰東南。
  • 發源地遼河掌,位於遼源市區東南部東遼縣遼河源鎮福安村(原屬宴平鄉,後宴平鄉併入遼河源鎮),源頭海拔417米。
  • 出源後西南流,當地稱拉津河
  • 至遼河源鎮小街,左岸支流保安河匯入後始稱東遼河
  • 轉向西北流,左岸有渭津河大梨樹河,右岸有燈杆河相繼匯入。
  • 過遼源市區,在左岸小梨樹河河口以下為吉林遼寧兩省的界河。
  • 北流至梨樹縣石嶺鎮後石家溝屯東南進入二龍山水庫(二龍湖),即進入四平市境內。在二龍山水庫壩址以下,為梨樹縣公主嶺市的界河。
  • 穿過京哈鐵路大榆樹鐵橋,流至梨樹縣河山鄉,轉向西流,至孤家子鎮馬家窯屯轉向西南流,穿過四桑公路橋,出桑樹台鎮境,為雙遼梨樹兩縣的界河。
  • 於雙遼縣東明鄉東勝屯東南,復為吉林遼寧兩省的界河。
  • 在雙遼縣的王奔鎮丁家窩堡屯東南,穿過平齊鐵路橋出四平市境,流入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和遼寧省的昌圖縣,在遼寧省康平縣山東屯鄉郭家附近與西遼河匯流,以下稱遼河

沿岸建設

東遼河幹流沿線,除在南崴子灌區渠首以下兩岸建有防洪堤外,有以下主要水利交通建築物:南崴子灌區渠首小山攔河壩,梨對、秦家屯灌區渠首楊船口攔河壩,雙山灌區渠首冷家屯攔河壩,以及京啥鐵路的大榆樹鐵路橋、公路橋,四平至桑樹台公路的茅山公路橋,四平至鄭家屯公路的陳才船口公路橋,平齊鐵路的三江口鐵路橋。1975-"-'1976年,對南崴子灌區渠首至雙山灌區渠首142公里河道進行了裁彎取直,其中楊船口以上為干砌塊石護岸,並建成9座干砌塊石跌水;楊船口以下建2座混凝土攔河壩;雙山灌區渠首以下狼洞子排水入口至孫家船口裁彎取直5公里,建成漿砌塊石跌水1座。

航運設施

東遼河作為遼河航運的一部分,在清代,曾是松遼聯運的主要通道。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決定開創遼河到松花江的水運,利用水上聯運辦法,將遼河流域生產的糧食,運往松花江流域,以滿足吉林等處駐防官兵的需要。遼河上運輸起點,設於開城(亦名巨流河城,位於新民市城東二十里),設有糧倉水運碼頭。有運糧船一百艘,水手六百名,押船官兵三百名。由此溯河而上,進入東遼河,卸於鄧子村(東遼河北方,公主嶺市(原懷德縣)境內),收倉存儲,然後由蒙古官兵陸運糧食至伊通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