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岭头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枫岭头镇,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下辖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境中西部,浙赣铁路南侧。因福建沙县王姓迁此,以地处多枫树的山岭前而命名。建国前分属第一区罗桥、纸坊、太平乡和第二区清水乡;1950年分属坑口、皇固区;1958年成立前进(次年改为枫岭头)公社;1961年分为枫岭头、王家店两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枫岭头公社;1972年设立枫岭头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设镇。。镇政府驻枫岭头村(320国道600公里处),东距广信区6千米。2017年,枫岭头镇行政区域面积83.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264人。[1]
中文名称: 枫岭头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
下辖地区: 辖14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枫岭头村
电话区号: 0793
邮政区码: 334111
地理位置: 上饶市西部12千米处
面 积: 83.06平方千米
人 口: 34264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713矿遗址
机 场:上饶三清山机场
火车站:上饶站、玉山站、弋阳站
车牌代码: 赣E
历史沿革
宋代已有村落,村南有月岩洞,村西有溪,山水相连,景观奇特。辛弃疾、陆游、韩元吉等文化巨子曾到此览胜,均有诗句留世。陆游诗中“几年不作月岩游,万里重来已白头,借问婵娟何所以,平羌江上半轮秋”句,为当地历代文人传颂。民国19年,上海资本家燕春台在卖果亭和石圹凹两处开办煤矿,枫岭头地处两矿中心,遂有商业兴起。21年,至上饶的公路通车。24年,浙赣铁路建成并在村北设站,成为西乡交通中心,今枫岭头西有国家办的“713”矿,北有5.68千米的铁路支线,东南有1.7公里铁路支线,商业繁荣。现代化的枫岭头粮油加工厂,米、油在此装车外运,有水泥、砖瓦、料石、小五金等乡镇企业,有医院、中学、小学、电影院等文化卫生设施,是西乡文化中心和货物集散地。
特色产业
枫岭头镇的“小五金”历史由来已久,在中国小有名气。枫岭头镇共有小五金及相关生产企业480余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产值达到6亿余元。枫岭头镇的小五金产业起源于民国初期,当时以生产镰刀、剪刀、炒锅为主。家庭作坊式的小五金加工厂变成了现代化的大企业。枫岭头镇五金行业已注册的商标不下30个,产品也扩大到低压电器、精密机器零配件、电线电缆等多个种类,销售区域出镇过县跨省,有的已走出国门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
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
独特的区位优势,枫岭头镇与上饶市区邻连,具有极强的“近水楼台”区位优势。枫岭头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浙赣铁路复线、320国道纵贯全境,浙赣铁路在境内设有两个货运站,上(海)瑞(丽)高速公路、上分线(上饶至武夷山)擦境而过,其出入口距镇1.1千米。从枫岭头镇出发至杭州、上海、福州、厦门等发达地区,均可朝发夕至,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浙赣铁路横贯镇域,在镇内设枫岭头、坑口两货运站。江西省第一条出省的高速公路311沪瑞高速公路(上海到云南瑞丽)进出口、国防二级公路上分公路距镇1公里。
气候特征
优美的自然风光,枫岭头镇境内气候与浙江省相似,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水量1737.8毫米。平均年无霜期269.2天,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10.3千卡/平方厘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非常适宜农副畜牧产品的生产和繁育。
旅游资源
枫岭头镇内景色秀美,位于320国道600公里处的月岩自古就是旅游胜地,历代文人墨客均有月岩诗留世,其中陆游的七言绝句“几年不作月岩游,万里重来已白头,借问婵娟何所以,平羌江上半轮秋”最为脍炙人口。
物产资源
丰富的物产资源,枫岭头镇矿资源埋藏浅,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其中以石灰石为各种矿藏量之最,约为40万吨,枫岭头镇内烟煤矿藏储量相当丰富。
投资环境
优越的投资环境,镇内有一工业园区——黄源工业小区,属上饶市名县管镇自主开发经营,为枫岭头镇重要的招商投资载体,是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镇发展的新区。
经济发展
枫岭头镇林地面积宽广,以油茶林为主,是“中国油茶之乡”---——上饶县的油茶重点产区,且地下富藏石灰石、红石、烟煤、石煤等资源,具有很大的资源开发潜力。在做好产业招商的同时,枫岭头镇还实施“质量兴镇、名牌兴企”战略,引导扶持引进企业争创名牌以适应上饶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枫岭头镇制定了品牌创建实施方案,明确扶“名”扶“强”政策,推出了星级评比、技术改造、人才培训等一系列鼓励企业发展的举措,开展“三厂一品牌”活动,尤其对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产品质量较高、上饶市场份额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叫得响的企业品牌。枫岭头镇引进企业中,共有13家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3C体系认证。由浙江客商投资的天峰建材集团,2005年初获得“江西省名牌新产品”称号后,产品知名度迅速提升,上饶市场销售量比上年翻了一番。枫岭头镇还坚持“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推行引进项目报批“代办式”,跟踪服务“保姆式”,实行驻厂式服务、定期式走访,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引进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镇干部为企业办理各种证照和排解难题200余次。优良的投资环境凸现了吸引投资者的“洼地效应”。2010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是2005年的3.89倍;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0亿元,是2005年的3.7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是2005年的3倍;完成财政总收入1.1亿元(已剔除政策性退税8000万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增长38%。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三产结构比由2005年底的20:74:6调整为现在的8:82:10,工业经济推动力明显增强。转型提升,开放经济取得新成果。累计引进项目86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36个),累计实际进资6.2亿元。目前,全镇已拥有个私企业182家,招商引资企业实现税收占全镇财政总收入的85%以上。华丰铜业、远翔实业、天峰建材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国最大的链条生产企业恒久链条、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恩泉油脂顺利落户、福事特液压等项目建成投产,先后建设了有色金属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五金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五金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强镇新格局。建管并举,镇村面貌呈现新变化。坚持以打造县城副中心为总体定位,深入实施“百镇示范工程”,以集镇建设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根本、以规范农民建房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以年均2%的速度递增。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用于镇村各项建设。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镇区“四横三纵”道路框架基本建成;完成130公里的通村、组公路硬化,全镇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70%以上的村民小组道路实现硬化,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对全镇所有重点山塘、水库、干渠进行了除险加固,着力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永丰、永乐、丁家等9个村进行了新农村试点建设,在全县率先新建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次被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其中,永乐村新农村建设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庄”称号。2010年,我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建设先进单位和“文明(和谐)村镇”等殊荣。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累计兑现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1450万元;农村低保扩面966户、1569人,年发放保障金143.2万元;城镇低保覆盖99户、137人,年发放保障金30.8万元;累计落实各类医疗(大病)救助金122.4万元;镇财政配套资金260万元,建成全市最大的中心敬老院,提高了“五保”对象供养水平。五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425万元,完成10个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投入资金560余万元,分别完成中学、中心小学校舍改造和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12个村级卫生所进行达标建设;新农合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农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五年来,基本解决了村干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0元,年均递增500元。2011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工业销售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财政收入1.2096亿元(剔除政策性退税5000万元);新增投资项目50个,增长25%,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20元,净增600元。工业规模发展壮大。全镇工业企业达到1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家,企业总数和规模以上企业总数均位列全县第一。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全年新签约引进汇拓环保蓄电池、科翔实业和佳园实业等工业项目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6个,落户茶亭工业园项目6个,成为在茶亭工业园内落户项目最多的乡镇。内外资进资额、企业上交税金、安排就业人数三项指标名列全县乡镇前茅。农业得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恩泉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引进康泰生态农业项目。镇财政投资78万余元新打造了枫岭头村至丁家村3公里绿色长廊和长塘村1000亩高产油茶基地,受到市、县林业部门的充分肯定凸重点、创特色,镇村建设亮点纷呈。新郊区进程步伐加快。理念上,对接打造城市新郊区战略;措施上,启动了镇区1-2平方千米的总规和详规调整和村庄规划的编制;管理上,初步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村容村貌整治扎实开展,建筑控违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国土管理力度加大,形成齐抓共管的镇村管理格局。新农村建设特色鲜明。按照让广大农民“种上放心田、走上平坦路、穿上保障衣、栽上产业树、住上生态村”的思路,镇财政配套资金100余万元,全面实施了丁家、泉塘村共五个组以“六改四普及”为重点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特别是丁家村以康泰生态农业项目为产业支撑,以“村民主体参与、政府配套投入、企业捐助补充”的多元投入模式和融入本土元素的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重民生、办实事,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全镇各行政村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在镇财政配套资金200余万元的基础上,通过项目扶持、群众自筹等多元投入的模式,完成井边村田青至冬毛窝,坑口村卖果亭至鄢家,稠川村严家、龚家和涂家自然村道路,永乐村孙家坞至富源,丁家村麦田坂至高桥等通组公路硬化改造20公里,全镇80%以上的自然村都走上了平坦的水泥路。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530余万元,用于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和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坑口村三角塘等重点山塘的除险加固和茗洋关干渠安吉岭隧洞和明渠清淤,提高了防洪、灌溉的能力;对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改扩建,实施永乐村龙井湾自然村、枫岭头村郭家和大路口自然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当地400余户近2000余人饮水难问题。社会保障稳步实施。农村和城镇居民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农合、新农保工作均达到95%以上,其中:新农合工作被评为“全县先进乡镇”。抓统筹、促全面,各项事业和谐推进。教育事业全面进步,中学、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日益提升;公共卫生得到加强,农民就医更加方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中有进,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顺利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干部队伍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基层政权得到新巩固。“六五”普法顺利开展,镇村干部法制意识不断加强,村民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有序推进,政府工作透明度明显增强,反腐倡廉责任制全面落实;政风行风评议扎实开展,督查督办力度不断加强,政务环境更加优化。此外,民兵预备役、征兵等工作成效显著,双拥工作扎实有效,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全镇在统筹推进中得到和谐发展。
工业发展
枫岭头镇工业企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早在2001年,枫岭头镇就确立了“工业立镇”的发展思路。枫岭头镇一直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动摇,按照“建载体、扶支柱、创品牌”的工业发展思路,利用与上饶市区邻连、城区相接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好有色金属综合基地和小五金基地,努力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使枫岭头镇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小五金产业、建材产业等得到迅猛发展。枫岭头镇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的龙头企业华丰铜业实现税收2305万元,远翔实业有限公司纳税1600万元,汉邦贵金属有限公司纳税340万元,枫岭头镇有13个企业纳税过百万元,成为枫岭头镇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为工业重镇,枫岭头镇也是广信区招商工作的窗口。枫岭头镇结合枫岭头镇工业支柱的实际,以现有的建材、有色金属冶炼、光学仪器、低压电器等工业为基础,突出“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的地位,扬优成势,进行主题招商,引进外地工业“凤凰”前来“安巢落户”。枫岭头镇严格把好企业引进的审核关,杜绝污染重、耗能高、效益低的企业落户,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项目,使枫岭头镇的镇域经济驶上了高速前进的快车道。枫岭头镇共引进项目95个,工业项目达87个,其中与枫岭头镇建材、冶炼、五金等支柱产业相关联的企业达90%以上,为枫岭头镇工业形成“拳头”产业赢得了先机。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环境则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枫岭头镇干部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在搞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软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枫岭头镇推行项目报批“代办式”,跟踪服务“保姆式”,发放了“服务企业联系卡”,实行驻厂式服务、定期式走访,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落户枫岭头镇的超升有限公司,仅在三天之内就完成了项目洽谈、看地选址与合同签订,并一次性将厂房建设征地款支付到位,创造了广信区落户企业时间最短的新记录。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流、物流、车流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劳动就业机会,也引领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前行。2007年,枫岭头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有6条近40公里的通村公路水泥硬化,5个村办公楼新建、改建顺利实施,共投入资金274万元对7个自然村进行了新农村试点建设,投资280余万元栽种各类苗木10万株进行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30元,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视频
枫岭头镇依法拆除坑口村违法违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