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景福宮
歷史沿革
清治桃仔園時常有瘟疫流行,墾首薛啟隆捐田產二十甲余倡議建廟,擇定現址興建,名為「景福宮」[1]。為乾隆十年(1745年)草創,一說主神從大溪仁和宮分靈,但被稱為「桃園大廟」的景福宮否認,據最早迎奉神像之陳氏後裔所傳述暨前任管理者之記載系由陳氏來台先祖迎自漳浦。嘉慶十四年(1809年)興築桃園城後,十五莊漳州人再合建景福宮。自嘉慶十六年(1811年)興建完成後,歷經多次改建。咸豐七年(1857年),桃仔園旱災,淡水同知恩煜來此廟設壇求雨,雨水降臨,廟名遠播。
1923年因市區改正、劃設計劃道路,進行改建,為陳應彬設計監造,匠師陳己元施作正殿、吳海桐施作前殿。1947年,居民在經縣府同意下,利用此廟廟埕蓋屋做生意,有四十一戶違建,後引發拆除還地的爭議。1961年及1985年均進行部分整修,今建物座落在桃園區中心的中正路與中山路及博愛路等所圍成的交叉圓環上,與桃園車站遙遙相對。廟址是中正路208號,屬中和里。
文化資產
建築廟前空間寬廣,包括前殿、正殿屋頂形式均為假四垂。前殿、正殿為對場作。主體兩進,面寬九間,有嘉慶年間的匾額,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兼祀南崁五福宮分靈玄壇元帥,兩側配祀觀音與媽祖。中央天井兩側的東、西廳奉祀金母娘娘與註生娘娘。
該廟是1962年台日合作電影《金門灣風雲》的一景,拍攝男女主角石原裕次郎與王莫愁在此廟燒香。
廟身也曾為桃園市為慶祝人口突破卅萬的新市徽。該圖案是林翠玲設計,以藍天、綠地搭配象徵虎頭山的白色三角形、代表桃園景福宮的黃色線條,為1998年7月19日桃園市公所在虎頭山公園由市民票選,以三百卅九票獲選。
祭祀活動
景福宮為桃園十五街庄的信仰中心。祭祀圈的十五街庄包含桃園街、大樹林莊、大檜溪莊、小檜溪莊、水頭莊、埔仔莊、北門埔仔莊、中路莊、茄苳溪莊、山仔頂莊,小大湳仔莊、大湳仔莊,新中福莊、新莊仔莊、大竹圍莊。其祭祀圈涵蓋桃園區全部,及龜山、八德、蘆竹部分地區。主要祭祀活動有農曆元月十七舉行繞境、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聖誕、三月十五日玄壇元帥聖誕、七月十五日豎燈篙、放水燈、普渡法會。
桃園十五街庄福德宮的土地神像曾一度供奉在此廟內。
視頻
桃園景福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台灣桃園景福宮,豆丁網 , 2012-10-10
- ↑ 台灣桃園---景福宮導遊詞,個人圖書館,201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