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正乙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正乙祠
圖片來自zhangyicixilou

正乙祠,即銀號會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河沿街220號。其內的正乙祠戲樓是北京最知名的戲樓之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會館戲樓。正乙祠戲樓是北京市現存的四座民間大戲樓之一(其他三座是安徽會館戲樓湖廣會館戲樓陽平會館戲樓)。

簡介

正乙祠,又名「銀號會館」、「浙江銀業會館」,是北京的工商會館之一。據《燕都叢考》記載,此處明朝時是一座寺院。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在北京的浙江銀號商人集資創建了這處祠堂館舍,供奉「正乙玄壇老祖」(即武財神趙公明)。清朝同治四年《重修正乙祠碑記》記載:「浙人懋遷於京創祀之,以奉神明、立商約、聯商誼、助游燕也。」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浙江商人又集資購買土地,對正乙祠進行擴建,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竣工,其內設有大堂、後室、廊廡、戲樓等建築,每年春秋兩次舉辦集會,祭神宴飲。

「正乙」就是「正一」。正一派道教派別之一。中國民間將趙公明視為「正一元帥」,就是財神。中國古時候「乙」字和「一」字通用,所以「正一」即「正乙」。

正乙祠戲樓是北京市唯一存留的保存完好的純木質戲樓,人稱「中華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完工的擴建中,正乙祠加蓋了面積大約為1000平方米的戲樓。戲樓坐南朝北,占地面積大約1000平方米。三面開放式戲台。戲台對面及兩側都是兩層敞開式包廂。戲台前面有面積大約100平方米的看池,可容納200餘位觀眾。

正乙祠和京劇的發展有不解之緣。京劇先輩程長庚盧勝奎譚鑫培等人都曾在此登台。[1]光緒七年(1881年),梅巧玲攜四喜班在正乙祠演出。民國八年(1919年),梅蘭芳在正乙祠的演出中反串呂布

1936年。富豪林子安請梅蘭芳王瑤卿李多奎蕭長華京劇名角,以及鼓界大王劉寶全京韻大鼓演員「小彩舞」駱玉笙、戲法大師「快手劉」、相聲演員侯寶林等名家來正乙祠唱堂會,轟動了整個北平城。此後,由於抗日戰爭爆發,正乙祠淪為日軍倉庫。抗日戰爭結束後,正乙祠又淪為國軍傷兵營和煤鋪。1954年以後,正乙祠成為北京市教育局招待所,長達40多年。

文化大革命後,戲樓已經年久失修。1994年10月,浙江企業家王宇鳴(北京斯貝思公司董事長)偶然經過正乙祠,發現其破敗景象,當即決定出資重修,乃向北京市教育局承租了正乙祠,租金每個月5萬元人民幣。1995年,耗資500多萬元人民幣的修復工程完工,戲樓重張。在重張後連續三天的慶祝演出中,梅葆玖梅葆玥譚元壽等京劇名家登場助興,胡絜青朱家溍題寫了台聯:「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古戲樓專家王遐舉寫下絕筆「正乙祠戲樓」匾額。

在此後三年的經營中,王宇鳴率領團隊為正乙祠戲樓策劃演出了700餘場各劇種戲曲和音樂,還曾演過《哈姆雷特》。但當時由於演出市場正陷於低迷,正乙祠戲樓經營情況一直不佳,甚至曾經連續十多天僅有王宇鳴一個人在台下觀看北方崑曲劇院的演出。1996年,王宇鳴出售了自己擁有的酒店、寫字樓、四輛轎車,但仍收不抵支。最終因拖欠租費等費用,被北京市教育局起訴。

1997年11月24日,宣武區人民法院就正乙祠糾紛做出一審判決,北京斯貝思公司將正乙祠退給北京市教育局招待所並支付將近40萬元人民幣的欠租費和其他費用。正乙祠的承租方北京斯貝思公司法人代表王宇鳴不服判決,決定上訴。1998年7月2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駁回北京斯貝思公司上訴,維持原判。1998年10月8日,正乙祠被宣武區人民法院通過強制措施移交給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招待所。1998年10月11日,王宇鳴在座談會上出現,重申最高人民法院曾經對該案下發「民監字第859號函」,其中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國家文物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精神,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是否有正乙祠的所有權進行核查。[2]但王宇鳴最終不得不離開正乙祠,自此斷了和戲曲界的聯繫。

,又稱祠堂,是一種源自中國,並廣為東亞文化圈[3] 傳統民間信仰採用的半宗教設施,其主要用於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採用廟堂式建築形式。

祠往往是社會公眾為共同祭祀和供奉廣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縣百姓為紀念在當地為官清廉而即將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了生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台灣的忠烈祠為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建。依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布《忠烈祠祀辦法》,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設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則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此外又有供奉義民義民祠

其他例子有醫聖祠南陽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瓊山國興街道。「五公」是指唐宋兩代被朝廷貶低來海南的五位歷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綱趙鼎及宋代大學士李光胡銓。他們萬里投荒,不易其志,為海南島的文化教育、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海南人民歷代建祠祭祀他們。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雷瓊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樓紀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廟:韓愈在《衢州徐偃王廟碑》載:「開元初,徐姓二人相屬為刺史,帥其部之同姓,改作廟屋,載事於碑。後九十年,當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復為刺史……乃命因故為新,眾工齊事,惟月若日,工告訖功,大祠於廟,宗鄉咸序應。是歲,州無怪風劇雨,民不矢厲,谷果完實

由於祠、廟性質相近,而一些設立時為紀念先賢的祠,後世也會被信眾視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對象也被視為神祇,故有時會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間信仰中的神佛、聖人的場所也以祠為名,如黃大仙祠

供奉祖先的宗祠,現在一般通稱祠堂

朝鮮半島的祠自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在高麗王朝逐漸普及開來,在朝鮮王朝達到繁盛,但現今已較少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