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南市永康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永康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永康區

圖片來自ltn

永康區(Éng-khong-khu),舊稱「埔羌頭」,位於臺灣臺南市中心略偏東北,東臨新化區、東南臨歸仁區、南臨仁德區、西南臨東區、西臨北區、西北臨安南區、東北與新市區相接。區內人口約有23.4萬人,是臺南市人口最多且唯一超過20萬人的行政區[1]

1945年將永康庄改制為臺南縣新豐區永康鄉,1950年裁撤區署改制為臺南縣永康鄉,由於其地理環境緊鄰臺南市中心,因此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發展迅速。1993年人口突破15萬人而改制為縣轄市永康市,2010年配合臺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而改制為市轄區迄今。其與臺南市區之市區界已模糊相連幾無分界,境內工商業發達,人口與都市規模成長相當快速。永康區內擁有統一企業、大成長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冠榮科技等知名企業之總部,以及臺灣前二十名銀行、各大知名餐飲業者設立多個據點,是臺南市經濟的繁華地帶。

歷史

永康開發頗早,史前文化有進入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荷治時期亦有荷人在此築橋,留下大橋的地名至今,鄭成功死後也葬於境內的洲子尾。但永康在歷史上一直是臺灣府城東側的僻地,日治時期人口仍不足2萬,直至戰後臺灣邁入工商業社會才急速成長,今已突破23萬人,為臺南都會區核心之一。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於此地設置永康庄,名稱取自清代保里「永康上中里」,隸臺南州新豐郡、設庄役場於埔姜頭(屬於永康大字);二次大戰後,改設「」。

戰後初期永康仍是以第一、二類型產業為主之傳統鄉鎮。而由於日治時期即有許多軍事設施置於永康,因此境內大量出現眷村,從中國各省市大量遷入的移民改變當地的人口組成;1970年後,隨著經濟起飛,台一線沿線出現了不少中小企製造業聚集,更奠定了今日永康製造業工業帶的基礎。1977年人口67,763並超越縣治新營鎮(今新營區),成為臺南縣第一大鄉。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永康設有交流道一處,除交通地位提升外,亦配合同時期的臺南市區向東北擴張,吸引臺南縣各鄉鎮甚至其他縣市漢、原住民等族移住,進入快速成長期,在接下來的卅年間人口增為三倍。1993年突破15萬,並在同年五月一號升格縣轄市,2002年達成20萬人口,2015年8月人口突破23萬。2010年12月25日,隨著五都改制,改為臺南市永康區。 2016年2月6日,南臺灣發生芮氏規模6.6強烈地震,區內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造成115人死亡,是該次地震中死傷最嚴重的災區。

地理

永康地形大致為平原,惟西南側與臺南市接壤部分地區受臺南臺地東側地形影響,地勢明顯較高,[2]忠孝路一帶即為臺地的稜線,而著名的二王廟舊址也建於此稜線上,因此此稜線也有「二王崙」的稱呼。再往東邊則形成陡坡與大灣地區交接,因大灣為古鯽魚潭範圍[3],因此地勢較低與臺地形成極大的落差,通過於此的道路因受此影響,多有高低不等之斜坡,例如:復興路(市道180號)。

行政區劃

永康區面積較大,日治時期有11庄(大字)。戰後中山高速公路由中間貫穿,縱貫鐵路亦設有數個車站。近年來隨著臺南都會區的發展,人口迅速增加,為典型移民都市。永康區的區域概念,在《永康鄉志》的人口部份,援用清領時期以來的堡里,將永康轄區份為網寮、永康、長興、廣儲、武定等5區介紹。

各分區對應的大字、里以及其中心聚落如下(2018/4/30最新劃分狀況):

  • 廣儲廣儲東里廣儲西里):相當於日治時期車行、西勢、王田大字,即今新樹里、王行里、西勢里
    • 此處為永康最東邊,距都會中心較遠,部分地區仍有農村景觀。永康工業區座落此地。
  • 長興長興上里):相當於日治時期大灣大字,即今南灣里、東灣里、北灣里、北興里、大灣里、西灣里、崑山里
  • 武定內武定里):相當於日治時期三崁店、鹽行庄、六甲頂大字,即今三民里、塩洲里、塩行里、塩興里、蔦松里、尚頂里、甲頂里
    • 三崁店:昔日有糖廠。
    • 蔦松:有台1線及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經過。
    • 鹽行:有台1線、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經過,設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沿線擁有很多大型餐飲店、飯店、大型量販店以及大學商圈。統一企業總部在此。
  • 永康永康上中里-不含網寮庄):相當於日治時期永康(埔姜頭)、蜈蜞潭、蔦松大字,即今大橋里、東橋里、西橋里、安康里、永康里、正強里、烏竹里、埔園里、龍埔里、龍潭里、永明里,永康人稱市區即如此,不過隨著年代發展、縣市合併後現代通常稱市區為舊台南市。
  • 網寮永康上中里-網寮庄):相當於日治時期網寮大字,即今中興里、二王里、網寮里、復興里、復華里、復國里、勝利里、神洲里、建國里、成功里、光復里、六合里、五王里、三合里、中華里
    • 網寮:緊臨臺南市區,早已成為市區之一部分。
    • 眷村:永康大多數眷村位於此區,為戰後中國大陸各省市移民聚集地。

文化

民俗
  • 分水餅:流傳於臺南市永康區西勢里與新化區的永康廣興宮祭祀圈一帶,以分送水果餅來慶祝新生兒的出生,有別於民間一般以油飯、紅蛋或蛋糕的方式,目前除了列入臺南市文化資產當中,於2009年1月15日登入為中華民國民俗及有關文物之文化資產類別。
俗諺
  • 大灣出查某,永康出菜脯(在地發音):意即口耳傳誦大灣地區女孩子們,個個臉施粉脂,身著美麗衣裳,姿態動人。大灣街道原稱溪仔,位置鯽魚潭東,在1823年7月山洪爆發後,溪道堆浮,千頃東湖淤淺,龍潭盡成良田,進而開墾富庶繁榮。而當時永康地區是白蘿蔔的生產大本營,品質全臺有名。
  • 王田宋江老牙牙,竹林前宋江無三個,蜈蜞潭宋江少年家
  • 四月二十二日,買無豆干來作忌:據說道光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海嘯來襲,全村一半的人被捲走,許多人為了祭拜,供品幾乎被買光,甚至連豆干都買不到。
  • 送啊送,送去二王吃肉粽:過去二王廟舊址旁邊有「菜豆市」,市場邊有個小販賣的粽子很有名。據說二次大戰時要到南洋當軍伕的人會在菜豆市集合,出發前每人發給一顆肉粽,後來指從軍或是送往墳場的意思
  • 學甲廟,洲仔尾轎
  • 烏鬼橋、竹林前,作戲賴蔦松

教育

永康區現有軍事院校一所,為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大專校院三所,分別為南臺科技大學臺南應用科技大學以及崑山科技大學;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四所,分別有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臺南市立大灣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臺南市立永仁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等三所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以及國立臺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等一所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其他公立教育機構計有臺南市立永康國民中學臺南市立大橋國民中學臺南市立鹽行國民中學等三所國民中學,以及臺南市永康區永康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崑山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西勢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五王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永信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勝利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大橋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大灣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三村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龍潭國民小學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民小學等十一所國民小學。

交通

主要道路

  • 中正南路中正北路:部分路線屬於省道台1線。北與新市區中山路銜接,南與北區公園路接壤。沿線經車行、蔦松等聚落,行經國道一號永康交流道後進入蔦松,兩旁工業聚落氣息較強烈,各式機械、食品加工廠、塑料製品等工廠林立,永康工業區亦在其沿線上。
  • 中山南路中山北路:全線皆屬於省道台20線,西起與北區開元路銜接,至東與新化區中山路接壤。自開元路進入大橋、網寮、二王、永康、西勢等地區,沿線住宅區與商業活動混合交錯,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永康區公所、臺南高工臺南大學附中等文教與行政機構亦在此線上。
  • 中華路:部分路段屬於省道台1線,是臺南市區環形道路的一部分。北與北區中華北路連結,且和省道台19線安南區安和路交會,南與東區中華東路相連接。沿中正南路至六甲頂地區後往南沿續台1線之路段,沿線經過大橋地區,是永康區商業活動最密集且最發達的區域,往南即可進入臺南市區。
  • 永大路:南與仁德區中正路相連,北止於中正南路。沿途經大灣、西勢、永康、龍潭等聚落。南可通往仁德區,北可快速通往永康交流道或蔦松地區。部分路段屬於市道177號,可快速通往歸仁區
  • 復興路大灣路 、崑大路、大灣東路:小東路復興路 (永康區)、崑大路、大灣東路皆屬於市道180號,復興路西起與東區小東路連接,往東至國道一號大灣交流道後沿復興路 、崑大路、大灣路進入大灣地區,沿線住宅區高度發展,商業活動也因崑山科技大學設立於此而蓬勃旺盛。2015年底後因大灣交流道的通車使該路段交通地位提升,是永康區與臺南市區互相聯絡的重要替代道路之一。

公共設施

  • 公園與公共空間:
    • 永康體一運動公園
    • 永康探索教育公園
    • 永康公園
    • 小橋公園
    • 永康忠孝公園
    • 閱之森公園

(其他還有各里的小公園共23處,詳情請洽區公所網站)

  • 社福設施:
    • 臺南市北區家扶中心
    • 永康區第一公墓納骨塔
  • 停車場:
    • 永康區中華立體停車場
    • 永康區東橋五路停車場
  • 工業區:
    • 永康工業區
    • 亞太工業區
    • 永康科技工業區
    • 中正工業區
    • 洲仔尾工業區
    • 尚頂工業區

旅遊

景點

商圈市集

  • 南應大商圈
  • 崑山科大商圈
  • 中興夜市 - 永康區中華二路中山東路口(星期一)
  • 聖龍街夜市 - 永康國中附近巷子,往永康車站方向(星期三)
  • 復華夜市(星期二、五)
  • 永康永大夜市 - 永康區永大路二段(星期一、四、六、日)
  • 鹽行夜市 - 永康區中正南路、鹽行路(三村國小旁)(星期一)

量販店

  • 家樂福中正店、中華店
  • 愛買台南店

名產

  • 花生糖
  • 肉粿仔
  • 黃石枝肉粿小吃
  • 鹹粿油飯
  • 香腸熟肉
  • 水果餅
  • 菜脯
  • 雞蛋糕

參考文獻

  1. 張淑娟. 台南人口增近萬 永康安南區最多. 中華日報. 2019-01-02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Chinese (Taiwan)). 
  2. 莊漢昌. 二王公墓遷墓 「台南台地」房產新寵兒. 好房網.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3. 邱文秀. 永康古早有大湖 地質軟不適合蓋大樓?. 中時電子報.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