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市區以東15公里,曾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的國都所在地,因隋煬帝在漢魏洛陽城西重新建隋唐洛陽城,因此又被稱為漢魏洛陽故城。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

目錄

形貌

今存遺址內城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長3700米,南垣已為洛河所淹,殘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牆皆夯土板築而成,周長約14公里。城內主要建築為宮城、宮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太極殿為宮中正殿。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太學村附近。

人文歷史

太學遺址

始建於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萬餘人。熹平四年(175)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塊,史稱熹平石經。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

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達3萬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東漢靈台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

靈台

靈台創建於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靈台遺址範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餘。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78~139),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2]

金墉城

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唐初,洛陽縣治設金墉城,貞觀六年(632)移於東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廢。經勘察發現三座小城連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環流,各城門闕皆有遺蹟。城內發現夯築台基多處,以及磚砌基址、水池等。

永寧寺

北魏時,增修外廓城,長、寬各約10公里。城內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寧寺最為豪華壯麗。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擊焚毀。據勘測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為木塔,木塔基座為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今地表之下,上層基座長寬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壘砌鑲包。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給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另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平等寺北齊造像碑俗稱寺里碑,在漢魏故城內城東垣外,今偃師市寺里碑村南。計四通,下部皆深埋於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約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薩、弟子像,結跏趺坐的六佛圖,姿態優美的飛天,慢步行進的大象,造型生動的猛獸,以及帳幔、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為北齊所遺存下來的少數佛教藝術珍品之一。1962年開始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視頻

漢魏洛陽故城 相關視頻

漢魏洛陽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宣傳短片
漢魏洛陽故城宮門實地拍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