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市辖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经101°14′-102°19′、北纬22°20′-22°36′之间。东与红河州绿春县为邻,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183千米,中越段67千米,中老段116千米),西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景洪市毗邻,西北与普洱区、宁洱县相连,北与墨江县隔江相望。东西横距112千米,南北纵距64千米,总面积3476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5个镇、2个乡:勐烈镇、整董镇、宝藏镇、康平镇、曲水镇、国庆乡、嘉禾乡。县政府驻勐烈镇。

地处横断山余脉无量山的尾端,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形成中低山地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狮子岩大山),最低海拔317米(李仙江出口处的土卡河寨子),高低相差1890米。水源丰富,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30条江河及200多条溪流。以康平乡营盘山为分水岭,营盘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属澜沧江[1]水系,营盘山以东河流注入李仙江,属红河水系。属低纬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

历史沿革

秦朝属西南夷地。西汉为哀牢地;东汉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两晋南北朝属宁州永昌郡。隋属濮部。唐南诏国,属银生节度地羌浪川;宋大理国属威楚府;元为钮兀寨属元江路;明宣德八年(1433)析置钮兀御夷长官司,直属云南布政司。

清称勐烈,顺治十八年(1661)属元江府;雍正八年(1730)7月,元江府属迤东道;雍正十年(1732)元江府设他郎抚彝厅,勐烈属他郎厅;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元江府改属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改隶普洱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驻勐烈的普定左营管带改为勐烈弹压委员,文武兼辖(一说为光绪21年5月,他郎猛烈行政区添设行政委员)。

民国21年(1932)4月,江城县属第12政务视察区;民国23年(1934)4月,江城县属第15政务视察区;民国24年(1935)8月,江城县属第6政务视察区;民国27年(1938)9月,江城县属第8政务视察区;民国28年(1939)第二殖办督办公署裁撤;民国30年(1941)6月15日,江城县属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1年(1942)7月,江城县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洱县);民国35年(1946)10月,江城县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洱县)。

1949年3月,江城县解放;4月1日,江城县临时联合政府成立,取代临时军政委员会;11月1日,江城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4月,江城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宁洱专区。1951年4月2日,政务院批准:将宁洱专区更名为普洱专区,江城县属之。1953年3月28日,政务院批准:普洱专区更名为思茅专区,江城县属之。1954年5月18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江城县,设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县级),属思茅专区。

1954年9月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地级),将江城县的整董乡划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更名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70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江城县属思茅地区。2003年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3号):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江城县属地级思茅市。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江城县属地级普洱市。

1996年,全县辖2个镇、6个乡:勐烈镇、整董镇、康平乡、宝藏乡、嘉禾乡、国庆乡、红疆乡、曲水乡。县政府驻勐烈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100243人,其中:勐烈镇11835人,整董镇8987人,红疆乡13908人,国庆乡12170人,嘉禾乡13596人,宝藏乡9183人,康平乡17346人,曲水乡1321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121545人,其中:勐烈镇32306人,整董镇12185人,曲水乡16811人,国庆乡13898人,嘉禾乡14727人,宝藏乡9102人,康平乡22516人。

2012年末,云南省政府(云政复[2012]82号)批复同意江城县撤销康平乡、宝藏乡、曲水乡,设立康平镇、宝藏镇、曲水镇。调整后,全县辖5个镇、2个乡:勐烈镇、整董镇、宝藏镇、康平镇、曲水镇、国庆乡、嘉禾乡。

视频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相关视频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湖公园
云南省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一个城连三国:三国界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