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湯恩伯(1900年9月—1954年6月29日 ),浙江金華人,中國政治家、軍事家、黃埔系骨幹、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魯蘇皖系邊區總司令、台北總統府戰略顧問、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湯恩伯 | |
---|---|
出生 | 1900年9月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湯克勤 |
知名於 |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參與戰役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 |
知名作品 |
湯恩伯(1900年9月——1954年6月29日 ),浙江金華人,中國政治家、軍事家、黃埔系骨幹、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魯蘇皖系邊區總司令、台北總統府戰略顧問、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指揮所部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予敵重創。10月任中國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團長。翌年3月率部參加台兒莊大捷。6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1軍總司令,先後參加武漢會戰、隨棗會戰。1942年任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戰役中所部潰敗,受撤職留任處分。國共內戰失敗後退守台灣任台北總統府戰略顧問。1953年任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但數月後被免職,後經友人協助,遷居東京都。[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湯恩伯 | 畢業院校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步兵科 |
別名 | 湯克勤 | 信仰 | 三民主義 |
國籍 | 中國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民族 | 漢族 | 服役軍隊 | 中華民國陸軍 |
出生地 |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湯村 | 軍銜 | 二級上將 |
出生日期 | 1900年9月20日 | 參與戰役 | 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會戰 |
逝世日期 | 1954年6月29日 | 勳章 | 青天白日勳章,總統自由勳章 |
職業 | 軍人 | 逝世地 | 日本國東京都 |
人物生平
1900年9月9日,湯恩伯出生在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湯恩伯村。
1912年,入武義縣壺山小學讀書。
1916年,高小畢業,入省立金華第七中學就讀。
1917年,轉入浙江省體育專科學校學習。
1918年,與永康籍馬阿謙結婚。
1919年,浙江體專畢業,留校任教。後入援閩浙軍講武堂學習。長子湯恩伯建元出生。
1920年,講武堂畢業,任浙軍第1師排長,是陳儀的部下。浙軍潰敗後回鄉,任東皋警察所巡官。
1921年,與武義巨富之子童維梓東渡日本。
1922年3月,考入日本明治大學法科,主修政治經濟學。
1924年5月,輟學,回國籌集求學經費。經陳儀保送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8步兵科學習。
1926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任教陳儀部第一師少校參謀。與王竟白結婚。
1927年,任南京國民革命軍第19軍中校副團長,後任總司令部參謀處中校參謀,嗣後升任作戰科科長。
1928年,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第一大隊上校大隊長,12月升任該校第七期第一總隊教育處少將教育長。在校期間著《步兵中隊(連)教練之研究》,博得蔣介石賞識。
1929年,任軍校軍官教育連副連長,連長,軍官教育團步兵營營長。1930年任中央軍校教導第二師第一旅少將旅長,部隊改編後任陸軍第四師副師長兼第十旅旅長。
1931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中將師長。
1932年,任國民革命軍第89師師長,後兼第四師師長。
1933年,任剿共軍第二路軍副總指揮。回鄉祭祖,巧理糾紛後重修嶺下湯恩伯祖墳,蔣介石為其墓碑題詞"中山發祥"。
1934年初,率89師由江西進攻福建人民政府,1月13日攻入福州,2月任贛粵閩鄂剿共軍東路軍第五路軍第十縱隊總指揮兼第四師師長,夏,接連擊敗紅軍,攻克蘇區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石城縣,11月,湯恩伯部陳大慶旅率先突入中央蘇區首都瑞金。
1935年,任陸軍第十三軍軍長兼第四師師長,4月8日晉升為陸軍中將。
1936年,兼任陝北剿共善後辦事處主任。率部駐綏遠省集寧縣,抗擊偽蒙勾結日偽進犯。
1937年8月,任第七集團軍前敵總指揮,指揮所部第13軍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予敵重創。9月任第20軍團軍團長兼第13軍軍長。10月在河北漳河南岸阻擊日軍,掩護河北國軍轉移。10月底率第13軍馳援晉綏第二戰區,參加子洪口戰役。
1938年3月,率部參加台兒莊戰役和徐州會戰,獲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嘉獎,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6月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隨後參加武漢會戰。
1939年5月,參加隨棗會戰。春夏兼任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教育長。年底參加冬季攻勢,斬獲頗豐。[2]
1940年5月,參加棗宜會戰。冬,任魯蘇豫皖邊區黨政分會主任兼邊區總司令、第31集團軍總司令。
1941年1、2月間,參加豫南會戰,重創日軍。會戰結束後,華北日軍對湯恩伯銜恨甚深,以湯恩伯部為天字第一號大敵。[3]
1943年,湯恩伯發動軍民搶修黃泛堤防。2月當選為三青團中央委員會幹事。
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戰役中潰敗。因為貴州方面的張發奎不斷告急,11月蔣介石調其出任黔桂邊區總司令。12月初獨山縣陷落,陪都震動,急調湯恩伯部孫元良29軍由四川入貴州解圍。
1945年3月,任陸軍第3方面軍司令官,兼任滇黔戰區前線總指揮,率部參加桂柳會戰。4、5月份以一部參加湘西會戰。5月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5~7月在廣西發動華南大反攻。9月抵上海,主持京滬地區日軍受降。
1946年2月,加上將銜,任京滬衛戍區總司令加上將銜。7月任陸軍副總司令兼南京警備司令。
1947年3月,兼第1兵團司令官,率部參加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5月孟良崮戰役所部整編第74師被全殲。湯恩伯被撤職查辦。7月代理陸軍總司令。
1948年8月,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12月升任京滬警備總司令。
1949年1月,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奉蔣介石之命憑藉長江天險固守京滬杭地區。4-5月,所部主力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的渡江戰役、上海戰役中被殲,殘部潰退廈門,5月任國防部廈門指揮所主任。7月任金門縣廈門防衛部主任,8月任福建省主席兼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廈門分署主任。10月參與指揮金門戰役,月底由金門去台灣,任台灣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1950年,任台北總統府戰略顧問。賦閒在家。
1953年1月,率中國國民黨軍事代表團訪問日本。
1954年5月,赴日本醫治胃病。6月29日在日本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醫院去世,一說是被日本醫生謀殺。後軍銜被追贈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7月15日,湯恩伯靈柩自殯儀館送往台北縣南宮壺山下葬,何應欽、陳良、胡宗南、蔣經國為其送葬。後遷葬於五指山公墓。[4][5]
人物評價
湯恩伯是少數日本人忌憚的抗日名將。他以南口戰役及台兒莊大捷被稱為抗日鐵漢,對中國抗日戰爭的貢獻不可磨滅。他在因功晉升、統御大規模部隊後,數十萬成分複雜的軍隊單靠對河南省徵收糧餉,無力顧全軍紀,造成河南平民倒戈幫助日本人占領河南。有人認為河南人以"水旱蝗湯,河南四荒"形容河南當時之四大災害,其中的"湯"就是湯恩伯;但也有人認為河南人民稱呼土匪為"老湯","湯"就是土匪的意思。依照湯恩伯的宿敵李宗仁在其回憶錄的暗示,湯恩伯軍隊的軍紀非常敗壞。據稱吳國楨親眼目睹湯恩伯吃空額、盜賣軍用汽油等行為。[6][7]
湯恩伯在對中國共產黨的戰爭後期的表現只能用糟糕一詞來形容。這不僅加深了中共方面的宿怨,也令他最終失去蔣介石的青睞。因為戰爭狀況受限於大環境,湯恩伯屢戰屢敗、或不戰而敗。但湯恩伯唯效忠蔣介石,將國家財物及軍隊儘可能運往台灣,對台灣亦屬有功。其長期副手陳大慶在台灣當到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台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國防部長,亦可見湯恩伯的資歷。[8]
湯恩伯效忠蔣介石、蔣介石亦重用湯恩伯,湯恩伯推薦其恩師陳儀任浙江省主席,蔣介石照准。但陳儀見大局不利,屢次鼓吹湯恩伯投共,動輒罵湯恩伯不識時務。湯恩伯原不回應,但終將陳投共心態告知蔣介石,原條件是保陳一命,但事情發展牽涉陳以往恩怨,且蔣介石欲殺雞警猴,陳儀又拒絕向蔣介石認錯,湯恩伯雖全力營救,但遭到蔣介石拒見,無法挽回,致陳儀被蔣介石槍斃,在到達台灣前,他還背下了賣師求榮的罵名,並被免去了一切職務,湯恩伯仕途亦告終。[9]
湯恩伯在抗戰中期晉升主政河南的一方大員,開始瘋狂擴軍,建立自己的派系,派系的主要將領有王仲廉、石覺、陳大慶、張雪中,當時和陳誠、胡宗南並稱黃埔系三大派系。由此引起蔣介石的猜忌,豫湘桂戰役遭到慘敗後,蔣介石就開始肢解他的派系,他的嫡系起家部隊13軍也不再讓湯恩伯指揮。[10][11]
個人軼事
湯恩伯將軍作戰時的指揮習慣頗有意思,他在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時,參謀長為宋濤,副參謀長萬建藩。宋參謀長每天在湯恩伯總部管理大大小小的瑣事,總部人員譏之為常務參謀長,萬副參謀長平常不大到總部上班,一有戰事,宋參謀長留守,萬副參謀長則到總部指揮作戰。湯恩伯在作戰時,喜帶參謀一人(帶地圖),副官一人,短槍衛士七八人 ,電台一部,乘汽車一輛到前線找個軍部住下,隨軍行動,對前線部隊就近用有線電指揮,對總部用無線電指揮。湯恩伯往往親自擬稿,交譯電員譯好發出,若交通困難則改騎馬。
湯恩伯之喜怒無常有一趣事,1943年初湯恩伯到安徽省臨泉縣巡視,當地請湯恩伯看戲,排了個棒打薄情郎。湯恩伯看完,即吩咐將總部某秘書謝某關起來。眾人與謝秘書均莫名其妙,原來這個謝秘書也丟了一個小腳老婆在總部的鎮平留守處,不給生活之資變相遺棄。謝太太悲憤之餘,有個冒失鬼出主意,不妨攔車告狀,於是一次湯恩伯車隊經過,謝太太即攔車遞上狀紙,湯恩伯看看就忘了。這回看了戲觸景生情,馬上主持正義,莫明其妙地將謝秘書關起來,關起來後卻又忘了,沒再追問,總部就將人放了,不了了之。是為一時之笑談。
湯恩伯曾兼任武義縣私立明招初級中學董事、董事長,多方為學校籌集資金,給學校捐資法幣一百萬元,捐贈房屋一座、山80畝,少量田地,以及至今尚存的鋼琴一架。
1947年,湯恩伯奉命率軍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其第一兵團的主力--張靈甫的整編74師前進到沂蒙山區的坦埠附近,其他部隊沒有及時跟進,結果,整編74師在孟良崮高地,被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全殲。蔣介石的愛將張靈甫亦被擊斃。
消息傳到南京。蔣介石極為震怒。蔣介石竟當着眾將領的面,勒令對孟良崮慘敗負有責任的湯恩伯跪下,舉起手杖就打,致使湯恩伯滿頭是血。[12]
家庭關係
湯恩伯祖父是湯李乾,祖母是群妹,父親是武義縣地主湯家彩,母親是林秀鳳。
湯恩伯第一任妻子是馬阿謙,後湯恩伯給其300銀元與之離婚,兩人育有長子湯建元,第二任妻子是陳儀的義女王竟白,兩人育有長女湯國梅、次女湯國蘭、三女湯國芳、四女湯國麗和幼子湯建平。1950年陳儀被處決後,王竟白對湯恩伯產生怨恨,除四女湯國麗留在台灣外,與其餘三女一子前往美國定居。 [13]
湯恩伯孫女有湯曉娟,另有胞弟湯恩華和侄子湯建宏。 [14]
故居與公館
故居
湯恩伯故居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湯村,是一座舊式磚木結構的帶樓層的四合院。外牆通體白色,院落進門是天井,兩邊是廂房,堂屋正中掛着湯恩伯身穿戎裝的照片,兩邊掛着湯恩伯生前好友及後人的對聯和對湯恩伯生平事跡的概略,客廳里布滿了湯恩伯及其家人的照片。1998年故居被列為武義縣文物保護單位。 [15]
公館
湯恩伯公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三步兩橋12號,為面朝南的平房,以拱形門和踏步強調入口,屋頂設煙囪。公館原為廣東李氏兄弟在20世紀20年代建造,抗戰期間被日軍侵占為軍官司宿舍,1946年湯恩伯任國民革命軍陸軍副總司令兼南京警備司令後,以其妻王竟白名義,用法幣2500萬元購得。[16]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飾演人員 |
---|---|---|
1982年 | 風雨下鐘山 | 路希 |
1986年 | 血戰台兒莊 | 張名煜 |
1999年 | 大戰寧滬杭 | |
2009年 | 解放 | 張東強 |
2010年 | 解放大西南 | 張東強 |
2011年 | 正者無敵 | 秦焰 |
文學形象
出版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者姓名 | 出版社 |
---|---|---|---|
1009年1月1日 | 民國上將湯恩伯 | 朱連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9年1月1日 | 湯恩伯年譜 | 王文政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2年4月1日 | 湯恩伯傳 | 鄒偉平,章瑞年 | 人民日報出版社 |
視頻
1、湯恩伯之死 2、岡村寧次侵華日記曝光, 還原正面戰場上的真實國軍, 提湯恩伯最多
3、檔案:台兒莊戰役,重要的一環,就是湯恩伯擊敗了日軍這支師團 4、死亡密碼之湯恩伯之死(下)
參考來源
- ↑ 湯恩伯,西陸網,2009-11-06
- ↑ 湯恩伯與胡宗南,在抗戰中的真實表現,騰訊網,2017-01-17
- ↑ 橡樹 | 將軍蒙塵,忠勇雙全湯恩伯(中),搜狐網,2017-10-09
- ↑ 湯恩伯是怎麼死的,360問答網, 2012.12.31
- ↑ 湯恩伯死在日本人手術台, 他死後, 貌美妻女太慘 ,搜狐網,2018-04-19
- ↑ 湯恩伯:戰功卓著的「中原王」為何聲名狼藉,騰訊網,2015-12-08
- ↑ 湯恩伯真的對死守滕縣的川軍見死不救麼?,網易網,2018-03-27
- ↑ 抗戰中他率川軍主動殿後,結果湯恩伯跑了,川軍卻全軍覆沒 ,搜狐網,2019-05-04
- ↑ S國軍名將湯恩伯是個極其複雜的人物,新浪網,2018年03月31日
- ↑ 反共悍將湯恩伯人生落幕記,參考網,2014-11-19
- ↑ 湯恩伯內戰末期為何不敢投誠中共:手裡沒有嫡系武力,鳳凰網,2014年08月16日
- ↑ 湯恩伯死了之後,蔣介石說了句什麼?,快資訊網, 2018-12-02
- ↑ 湯恩伯夫人王錦白, 嵊州新聞網,2013年09月12日
- ↑ 抗日名將湯恩伯的子女後代,一點資訊網,2018-03-22
- ↑ 湯恩伯故居感懷,武義新聞網,2013年06月14日
- ↑ 湯恩伯公館,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