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沉默的羔羊》,是于1991年上映的美国惊悚片,导演为强纳森·德米。
内容改编自汤玛斯·哈里斯于1988年的同名小说,描述一名联邦调查局实习女探员捕捉一名连环杀手的经过。
主要演员茱蒂·福斯特及安东尼·霍普金斯两人凭此片成为奥斯卡影后及影帝。电影另获3项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及最佳改编剧本,被认为是恐怖片的经典之一。本片的续集《人魔》于2001年上映,随后有两部前传:2002年的《红龙》及2007年的《人魔崛起}》。
剧情
正在FBI受训的实习干员克丽丝·史达琳,奉局长杰克·克劳福之命,前去探访医师汉尼拔·莱克特以换得追寻连续杀人狂魔“野牛比尔”的线索。“野牛比尔”(一译“水牛比尔”)是一个变态心理罪犯,犯下一连串杀人案件,并且剥下死者的皮,犯罪手法令人发指。
精神科医师汉尼拔·莱克特已经被警方在地牢中关押了近8年。从外表看,汉尼拔与常人并无相异之处,沉默、平静,气质中透露出知识渊博和足智多谋;然而汉尼拔是一名食人者,曾犯下多起杀人案件,被列为极度危险的人物,只是由于具有研究价值所以被保证了人身安全。汉尼拔答应提供克丽丝线索,但是条件是克丽丝必须提供她的个人经历。克丽丝违反上司的警告与汉尼拔交换条件,透过提供的线索逐渐分析“野牛比尔”的性格。
在此同时,一名女性参议员的女儿遭到野牛比尔绑架,精神院医师与参议员合作愿以交换条件向汉尼拔索取野牛比尔的资料,汉尼拔提供假资料后遭到参议员遣回巴尔的摩的精神病院。汉尼拔被关在孟菲斯的一间法院中,而克丽丝则设法与汉尼拔见面。两人的最后一次面对面谈话中,汉尼拔给了克丽丝资料,同时也揭露了克丽丝的童年真相——克丽丝一日在谷仓中看到尖叫的羔羊群,克丽丝想要救它们,但是最后不仅克丽丝被送走,羔羊也遭到杀害,而这也驱使克丽丝成为FBI的干员。
在法院中,汉尼拔刻意让两名警员再送一次晚餐,以预先藏好的金属条打开手铐后杀害两名警员。他将其中一名警员开膛剖肚,并且以大鹏展翅般挂在铁笼上。汉尼拔并且割下一名警员的脸皮,交换衣服假装成幸存的员警,被其他警员送上救护车后杀害车上人员,并且杀害一名游客得到钱与衣服逃脱成功。
另一方面,克丽丝干员借由汉尼拔提供的资料继续分析,她根据汉尼拔所说的原则“人类之所以贪求是因为见惯了日常生活的物品”推断出野牛比尔杀害的第一位女性与其应有很大关系。克丽丝到达了该受害者的老家,并且得知她是一名裁缝,受雇于她人。克丽丝电洽局长克劳福,他则说已经知道了比尔的住址与名字,准备率领特种部队前往攻坚,而克丽丝则继续调查受害者与比尔的关系。
警方攻坚凶手的房子,发现房子空无一人。另一方面,克丽丝根据受害者朋友提供的雇主住址,来到了野牛比尔的藏身处。野牛比尔化名为杰克·戈登,但是克丽丝随后察觉戈登为真正的凶手。克丽丝拔枪而戈登则逃往秘密地下室,克丽丝经过一番搜寻后始终无法找到戈登,电源还被关闭,克丽丝摸黑搜索,而比尔则持夜视镜一步步的逼近。正当比尔准备拿他的左轮手枪射杀克丽丝时,左轮手枪的扳动击锤的声音让克丽丝判别了方位,使用其左轮手枪近距离以6发射杀了野牛比尔,而参议员的女儿也终于被救出。
几天后的FBI实习干员毕业派对上,克丽丝接到了来自汉尼拔的电话,汉尼拔此时身在海外,与克丽丝短暂交谈后,挂上电话,尾随著当初精神病院的医师奇顿,而电影也到此落幕。
评价
正面评价
安东尼·霍普金斯与茱蒂·福斯特在《沉默的羔羊》中的演出获得压倒性的赞誉,即使安东尼·霍普金斯全部出现的时间只有21分钟而已。他们皆获得奥斯卡奖的肯定,而安东尼·霍普金斯也是奥斯卡史上演出时间最短的主角。
《沉默的羔羊》的成功原本并不被期待,所以它所有的票房利润几乎都被电影公司赚走,电影院的获利很少。《沉默的羔羊》最终获得广泛的赞誉,它在烂番茄获得96%的正面评价,在网路电影资料库则获得8.7分的高分。安东尼·霍普金斯与茱蒂·福斯特的演出也分别获得普遍的赞美,罗杰·艾伯特特别提到汉尼拔那种“令人感到战栗的气息”[1],他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恐怖片经典,就像《惊魂记》、《吸血鬼》(Nosferatu)与《月光光心慌慌》这些经典一样[2]。虽然罗杰·艾伯特的好友吉恩·西斯克尔并不十分认同他的看法[3]。
负面评价
《沉默的羔羊》在上映之后,受到同性恋团体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电影对于负面的LGBT角色并没有任何正面的描述。不过强纳森·德米下一部作品则是描述爱滋病的电影《费城》,其内容亦有描述同性恋者的人权。
著名的女权运动家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在1992年的《花花公子》如此评论这部电影:“我认为《沉默的羔羊》获得4座奥斯卡奖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并不是说它不应该上映,我不否认它是一部艺术成就,但是我发现它的精髓是具有攻击性的。这跟《花花公子》的插图不一样。[4]”
参考文献
- ↑ Roger Ebert (1991), REVIEW Template:Wayback
- ↑ Roger Ebert (2001), REVIEW Template:Wayback
- ↑ Turpin, James. Unforgiven. JT Film Review. 1992 [201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5).
- ↑ Interview of Friedan by David Sheff Playboy September 1992, pp. 51-54, 56, 58, 60, 62, 149; reprinted in full in Interviews with Betty Friedan, Janann Sherman, ed. Univ.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2, ISBN 1-57806-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