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指河流、湖泊、海洋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湖滨、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 洪灾是因自然降水过量或排水不及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物损坏、建筑倒塌等现象,洪灾发生时不单会淹浸沿海地区,更会破坏农作物、淹死牲畜、冲毁房屋。此外,泛滥使商业活动停顿、学校停课、古迹文物受损、水电瓦斯供应中断,更会污染食水及传播疾病。
洪水一般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常称为洪灾,如黄河与恒河下游地区泛滥成灾,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却也有一些洪水现象会给人类带来益处,如尼罗河定期的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带来大量肥沃的泥沙,有利农业生产[1]。
成因
在正常的情况下,水会在河道内流动,或储存在湖泊、土壤或海洋里。但流动的水量并不常常一样。当水流突然增加时,就被称为“洪”。若河洪太大,而河道又未能容纳所有水时,洪水便会溢出河道,淹没附近地方,造成洪灾。
雨水是洪水最重要的来源。下雨时,雨水流入河道,使河水增加,因此,如果一地的降雨量很多,而又持续一段长时间的话,便可能出现洪灾。城市中雨水积聚又称为内涝。
此外,雪是洪水的第二大来源。某些地方山上的冰雪溶化,流入河道,大大提高河流流量。
在沿海地区,海上的风暴大浪也是洪水的来源之一。夏季时,活跃的台风会为这些地区带来大量雨水。有时强风更会把海水推向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水灾。
自然因素
- 瞬间雨量或累积雨量,超过河道的排放能力
- 可用的滞洪区的容积减少
- 湖泊面积减少亦可以是洪灾发生的原因之一。湖泊可以说是一个缓冲区,若河水满溢,湖泊可以储存过多的河水,以及调节流量。因此,若湖泊的面积减少,它们调节河流的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 河道淤积,疏于疏浚
- 引起海水倒灌,淹没低洼地区,或是顺著河道逆流。
人为因素
- 由于树木可以固定水土,伐林会导致土壤的吸水能力减弱、土表因失去植被保护而加速侵蚀,因此每逢下雨,雨水、砂土便迅速流往下坡,流入河道,造成淤积,发生洪灾的可能便会增加。除了伐林外,不良的耕作方式和在山坡上过量放牧,也使土地失去植被的保护,加速斜坡土壤侵蚀的现象。
- 与水争地
- 地层下陷,或堤防系豆腐渣工程
- 高度都市化,地面硬化
- 资金管理问题
视频
洪水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自然灾害---洪水,安全管理网, 2016-3-14
- ↑ 造成洪水的成因是什么?,佰佰安全网,201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