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流坑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村民大都姓董,自称是董仲舒的后裔,实际可考的开基祖是董合。南唐昇元年间建村,原属吉州永丰县,南宋时改由乐安县辖。

徐霞客到流坑村游历后记载:“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流坑村现有1280户,5600人,耕地3572亩,山地面积53400亩,村落面积3.61平方公里,保存着明代建筑(含遗址)19处,清代建筑250多处。1997年8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批流坑村为江西省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6月,流坑村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流坑村四面环山,村边的牛田河(恩江)自东南向西北流去。从流坑村沿江到下游的峡圳村,两岸古樟有上万株,其中1000年以上树龄的一级古樟有346株,400年以上树龄的二级古樟有2330株,200年以上树龄的三级古樟有1451株。

基本状况

流坑村,属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位于乐安县西南,距县城38公里。流坑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年至943年),繁荣于明清两代。流坑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闻名。村中现存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260处[1],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 古墓葬、古塔遗址等32处

其建筑类型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在国内自然村中实为罕见。由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并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

2003年,入选由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

村落布局

流坑村四面环山,恩江从群山中自南往北向西流去,明代董燧在西南方用人工挖掘的龙[2]湖,将湖水与江水联为一体,使流坑村成为山环水抱的胜地。恩江右岸的古老香樟,由牛田镇至村口,浓荫覆盖十余里,景色极为优美。村子经董燧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以 七横一竖的较宽的街道相联,在宽巷的头尾,建有巷门望楼,用于关启防御。族人按照房派支系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 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的要求。 全村外有恩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村庄规模

明末清初乌江上游的竹木贸易空前繁荣且为流坑董氏所垄断,崛起的富商捐钱买官,营造豪宅,复兴宗祠,修撰谱牒,扩大族产。以其严密的宗法制度将流坑庞大的族群凝聚维系到二十世纪中叶,以致一村一姓延续千年,历尽沧桑几经战乱而不散。流坑为何令世人刮目相看,除了它的千岁年龄外,流坑还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它已是一个共拥有八百余户四千余人的大村落,村庄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3572亩,山地53400亩。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子。

视频

流坑村 相关视频

千古第一村”流坑村“
专题片《“千年第一古村”流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