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興業銀行大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浙江興業銀行大樓

圖片來自由微信信
地點    上海市黃浦區北京東路230號

竣工日   1936年

浙江興業銀行大樓,簡稱浙興大樓,是浙江興業銀行上海自建的大樓,位於黃浦區北京東路230號。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黃浦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原為浙江興業銀行,華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35年建,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以樸實無華的簡潔立面與造型充分表現了現代建築的實用經濟原則。建築外觀簡潔,立面六層三段式,頂部出檐得當,五六層檐部位置作幾何形裝飾,四五層窗間牆作三道水平向劃分,底層入口處裝飾具有裝飾藝術派特徵,建築整體體現了現代派風格。

歷史

1908年,浙江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在英租界大馬路(今南京東路)開業。1915年又將總行遷至上海,原杭州的總行改為分行。1918年購進英租界北京路14號地塊自建大樓,並將總行遷入。1935年將舊樓拆除,在原址建設新樓,即今北京東路230號的浙興大樓。於1936年8月正式啟用。[1]

1952年浙興銀行併入公私合營銀行,實際上已結束了它的歷史。後於1958年由上海市房地產部門接管,只有今北京東路230號的原銀行營業大廳作為上海鐵路局北京東路售票處使用外,其他樓層均為上海市建築工程局及其下屬機構使用。[1]

浙江興業銀行創辦於190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是著名的「南三行」之一(另兩家為浙江實業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浙江興業銀行由浙江鐵路公司發起建立,初為官商合辦,總行設杭州,上海設分行。1915年總行改設上海,在杭州、漢口天津、南京設分行,在北京、長沙、青島等九個城市設支行。1920-30年代是興業銀行的鼎盛時期;1940年代後期惡性通貨膨脹後,興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遭受重創。解放後進行了公私合營。

華蓋建築師事務所是近代上海最大的中國建築師事務所,由留美回國的趙深、陳植、童寯三位建築師組成,開辦20年間設計了約200項作品,可謂同時期上海最多產的華人建築設計事務所。其作品風格多走現代主義路線,浙江興業銀行大樓即是事務所成立之初的作品之一。

浙江興業銀行1907年由浙江鐵路公司開辦於杭州,1908年設上海分行,起初主營本路業務。鐵路國有後,改營商業銀行業務,在民國初年業績斐然。1916年,總管理處從杭州遷至上海,以上海分行為總行。行址在南京路(今冠生園位置)。

浙江興業銀行由浙江富商投資,屬於浙江財團,主要經營民族工商業和上海房地產,與浙江實業銀行、上海商業銀行合稱「南三行」。

抗戰期間浙江興業銀行受損嚴重,實力退居南三行之末。1951年浙江興業銀行加入公私合營銀行,僅保留香港分行繼續以浙江興業銀行名義營業。

1907年浙江興業銀行成立,即有發鈔權。1908年上海分行成立後,發行上海地名雙龍圖紙幣。紙幣圖案為行屋與火車,代表「商權」與「路本」。雙龍圖紙幣發行後,即出現假票。浙江興業銀行將雙龍圖紙幣全部收回,停止發行。因此清代浙江興業銀行紙幣均為大珍品。民國後,浙江興業銀行放棄發鈔,領用中國銀行紙幣,是中國紙幣領用制度的創始人。民國時期,中國紙幣的領用發行極為盛行。1921年,因領用紙幣時有不濟,浙興恢復發鈔,與領用中行紙幣相輔使用。

浙江興業銀行委託商務印書館印製無年份版人像圖紙幣一、五、十元。該套紙幣在底紋上印有「1907年註冊」的英文字樣,因此長期被誤解為清代發行。實際上,紙幣反面的雄雞圖,正是民國十年(1921)辛酉年的意思。1924年,浙江興業銀行因商務版紙幣印刷不精,委託美國鈔票公司印製民國十二年版一元、五元、十元券。

浙江興業銀行民國十二年紙幣五元券最常見,一元券其次,十元券最少。

建築

該大樓由中國的華蓋建築事務所設計,申泰興建營造廠承建。五層(後加建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裝飾藝術派風格的現代主義建築。外立面處理簡潔,主入口設計在北京路與江西路轉角,在北京路另設計有大門。[1][2]

參見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薛理勇. 《老上海高樓廣廈》.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45809114. 
  2. 上海通志-第二十六卷城市建設-第五章房屋建設-第二節設計、施工. 上海地方志. 2008-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