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漆树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漆柴)
野漆树叶 |
中文名:野漆树叶 出 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Yě Qī Shù Yè 来 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 |
野漆树叶,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1]
形态特征
野漆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染山红(《植物名实图考》),山漆、漆柴、毛叶漆。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嫩枝和冬芽具棕黄色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
小叶7~13,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形以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疏生柔毛或近于光滑,下面有黄柔毛,侧脉18~25对显着;叶柄短,有毛。
圆锥花序侧生;序梗密生棕黄色毛;
花细小,黄色;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5裂;花瓣5;雄蕊5,在雌花中不完全;子房无柄,上位,1室,花柱3。
核果偏斜而扁,宽大于高,横径约8毫米,淡棕黄色,光滑无毛。
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野漆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化学成份
含野漆树甙。枝含非瑟素、黄颜木素。种子含脂肪油。[2]
药理作用
非瑟素有解痉作用,在小鼠小肠标本上,它对抗乙酰胆碱的致痉作用为罂粟碱的166%。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无毒。"[3]
野漆树叶的功效与作用
治蛔虫病,创伤出血,胼胝。
《福建民间草药》:"破血通经,消积杀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附方
①治蛔虫:野漆树叶三至五钱。酌加水煎,取半小碗,早晚饭前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创伤出血:野漆树叶晒干研末敷掺。(《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胼胝:野漆树鲜叶-至二两。和桐油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