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潘衍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衍桐(1841~1899 年),原名汝桐,字菶庭,号峄琴。佛山人。 翰林潘光岳之孙,潘衍鋆之弟。

生平简介

同治七年(1868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简放陕西副考官。光绪元年(1875年)充国史馆纂修。

四年(1878年),母丧归籍,主讲于广州越华书院。光绪七年(1881年)入京,八年(1882年)充贵州乡试主考官。十年(1884年),补国子监司业,曾上书开艺学,练乡兵。十二年(1886年),浙江乡试主考官。由中允升太子洗马,充日讲起注官、文渊阁校理。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庶子任浙江提督学政,补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广州参与创办《岭学报》,任主编。两年后卒。 著有《灵隐书藏纪事》、《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尔雅正郭》、《缉雅堂诗话》。[1]


《两浙𬨎轩续录》

《两浙𬨎轩续录》五十四卷,补遗六卷,为续补阮元, 首倡纂集《两浙𬨎轩录》历“六百日之久”而成。是浙江又一部大型的清代诗歌总集。全书共收诗人五千三百多家、诗作近一万五千首,较全面、公允地展现了清代浙江诗坛的面貌,亦保留了大量可资考证的文献资料,是了解、研究浙江文学、文化的资料渊薮。[2]

清代潘衍桐写的《寄慨》中有:

“岁暮剖南瓜,瓜即卒岁资。

颜色亦自好,中有子离离。

来年子复子,依旧绕东篱。

东篱有嫣花,非不美及时。

一经秋霜来,零落辞故枝。

瓜瓞庆绵绵,物类恒如斯。 ”等等。


相传南瓜是在明代的时候传入我国。

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中提到南瓜:

“气味甘、温、无毒 ”“补中益气”。

但古人也认为南瓜吃多了会发脚气黄疸,

还认为南瓜“同羊肉食,令人气壅”,

《南瓜》的别名还有番瓜、北瓜,笋瓜、方瓜、麦瓜、金冬瓜、金瓜等等。

南瓜可以用来做菜吃——

清代袁枚编写的《随园食单》中有:

“杨兰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颇奇”。

也可以用来代替粮食——

清代刘汝骥编写的《陶甓公牍》中有:

“南瓜即番瓜,黄老者佳,米贵之时,以为正餐,颇熬饥。”

其实,南瓜在古代不是那么被人们看好。

清代张凤羽编写的《招远县志》中有:

“番瓜,野人所食,非佳品也”。

而现代营养学家发现南瓜能预防食管癌胃癌

对防止结肠癌也有一定的功效,

能降血糖降血压,预防前列腺,预防中风等。[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