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澄心堂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澄心堂纸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所制作的宣纸,因其卓越的品质被誉为中国古代名纸。

概要

“澄心堂”原是一座便殿,原名“诚心堂”,嫌其太俗因取名“澄心”,“澄心”乃出典于《淮南子·泰族训》:“学者必须澄心清意,才能明于天人之分”句。李后主即位后,因其环境幽静,常在此吟诗填词,后来成为他的书房。因澄心堂外有一片树林,其树正好是造纸的原料,为便利采料起见,便应了工匠之要求,以宫殿澄心堂为工场,其所产纸便称“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书画纸精品,徽州文房四宝之一。唐代开始,徽州成为文房四宝生产的重要基地,除歙砚、徽墨被推为天下之冠外,澄心堂纸更是受到宝爱。南唐后主李煜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1]

关于制造澄心堂纸的真正来历,据说是李后主嫌蜀笺不能长期保存,后来今天的徽州地区、宣州地区两地的纸工,按照李后主的意图,造出了这种澄心堂纸。《文房四说》中提到澄心堂纸时评价:“今世不复作精品”。因此,如今安徽宣州地区把这种纸作为当地的特产,并详细记载了这种纸的特色:“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滑,冠于一时”。“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但是,李后主既然把澄心堂纸视为御纸,供宫廷专用,这种纸就很可能也在南京制造过,而且,据说是雇了四川的造纸工人到南京来制造的,这种澄心堂纸的质地比蜀地著名的薛涛笺还要精良。证据是,在《江南通志》中有记载,当时南京的六合县曾设立纸务,“南唐主好蜀纸,得蜀工,使行境内,惟六合之水与蜀同,遂于扬州(六合当时属于扬州)置务。今浮桥南一带尚呼为纸房。”因此,南京也造过澄心堂纸不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可能是改良过的澄心堂纸。

据《徽州府志》记载: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后者长达50尺为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名家评论

早在南唐李后主就极力推崇这种纸,并建堂藏之,故取名曰:澄心堂纸[2]

宋代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与歙县的制墨、砚和澄心堂纸的潘谷结下了“ 翰磨因缘。”

诗人梅尧臣为之作诗,诗曰:“澄心纸出新安郡,触月敲冰滑有余;潘候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 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感慨地说:“此纸不敢书。”

宋代著名的绘画家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的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均取澄心堂纸作。

美术史家曾称澄心堂纸为“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宋欧阳修《 六一诗话》:“余家尝得南唐后主澄心堂纸,曼卿为余以此纸书其《 筹笔驿》诗。”

元费著 《笺纸谱》:“澄心堂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亦省称“ 澄心纸 ”。

宋欧阳修 《和刘原父澄心纸》:“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

清周亮工《书影》卷四:“ 徐熙画花果,多在澄心纸上。”

诗人赵廷挥也有诗云:“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迭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勾画出一幅勤劳的徽州山区人民从事造纸业的美丽图景。

视频

澄心堂纸 相关视频

澄心堂纸
纸中至宝“澄心堂”,皇帝御用,万金难买,乾隆曾为之痴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