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火(英語:Fire)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所進行的強烈氧化反應,且其能量會以光和熱形式釋放,還會產生大量的生成物。緩慢的氧化反應,例如生鏽或消化不在上述的定義中。
火的可見部分稱作焰,可以隨着粒子的振動而有不同的形狀,在溫度足夠高時能以等離子體(第四態,類似氣體)的形式出現[1]。依燃燒的物質及以純度不同,火焰的顏色和亮度也會不同。
構成要素
火必須有可燃物、夠高的熱或溫度、氧化劑及化學物四項並存才能生火,缺一不可,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火不會使被燃燒物的原子消失,只是通過化學反應轉變了被燃燒物的分子型態。火失控時,常常稱作失火或火災。
所有已知的人類社會都使用火,對火的使用,是普世文化通則之一;而在現代人演化出來之前,古代的人屬生物,也就是現代人類在生物學上的祖先,如直立人,可能在一百萬年前到一百五十萬年前或更早,就已知用火。
火和古代傳統文化
火和燃燒常用於宗教儀式和象徵。一般至少有兩種意義:
- 燃燒代表將東西寄往靈界,比方說中國民間信仰常常為祖先燒冥錢(或稱紙錢或金銀紙,廣東稱之為陰司紙)、紙車子、紙房子等,希望死者在陰間不致缺乏;道教的疏文在儀式近末尾時會被焚燒,以上達天庭;佛教的密宗有火供(或稱護摩法),通過燃燒供品來供養佛菩薩、火神等。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馬自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其廟中都有祭台點燃神火,也被稱為「拜火教」。
影響
火是影響全球生態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火的正面影響可以維持各種的生態系統以及刺激其成長[2]。人類用火來烹調、生熱、產生訊號、照明及推進等。火的負面影響包括水體污染、土壤流失、空氣污染及對生命財產的危害。而造成全球溫度昇高的溫室效應,其原因之一就是來自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
視頻
火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火是什麼態等離子態嗎?揭秘火到底是什麼物質,探秘志, 2019-5-22
- ↑ 綜述:火在地球陸生植物演化中的重要作用,科學網,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