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
圖片來自仁愛醫療財團法人

痛風性關節炎是一個因為血中尿酸濃度過飽和而形成尿酸結晶,沈積於關節及軟組織處,造成沈積處發炎腫脹的疾病,大部份的人都是隨著年紀大,腎臟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才導致高尿酸血症而進一步引發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而有些人則是家族體質造成本身排尿酸功能比較差,因此會有家族性遺傳的特質,而這種疾病也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慢性病,不會斷根,即使採取嚴格的低普林飲食,不治療的發病頻率仍會隨著時間進展越來越密集。[1]


目录

原因

痛風性關節炎,最主要是因為代謝所導致的關節炎。代謝會因為個人的體質、飲食,導致體內的尿酸值超過了能夠溶解狀態的程度,尿酸值過高之後,就沉積在各組織中。當尿酸造成結晶沉積在滑液膜等關節組織,後續因尿酸濃度的改變,這些結晶再溶解,在這些變換中,游離出來的尿酸結晶,就會引起身體免疫反應去攻擊或者清除,便導致了關節炎,這就是痛風性關節炎。所以痛風性關節炎是屬於廣義風濕病的一種,但不是因免疫系統所造成的,反而是代謝所造成的。


痛風

痛風係尿酸代謝障礙所引起。當血中尿酸濃度超過飽和狀態時,在某些 誘發狀況之下,會引起急性關節炎。此病好發於四十歲至六十歲之男性,女性則發生於停經期以後。如未予治療,大部份病患會反覆性地發作,造成日常生活的一大困擾。正確的規則性治療非僅可預防發作,且可避免未來後遺症之發生。

痛風乃尿酸代謝障礙所引起,其特徵如下:

一、血中尿酸濃度增高。

二、反覆地發作急性關節炎。其關節液中白血球內可見有尿酸單鈉(Monosodium urate)之結晶體。

三、痛風石(Tophi)的沈積。尿酸單鈉結晶體可沈積於四肢關節內或關節的附近,形成痛風石,嚴重者可造成手足變形。

四、腎臟疾病。侵犯腎小球、腎小管、間質組織、及血管等。

五、尿酸腎結石。

尿酸

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嘌呤的主要來源包括:身體的合成、組織中核酸的分解、食物中的核蛋白,尤其是內臟、魚肉類、及豆類。

若尿酸之形成速率與排泄速率相當,則血中尿酸濃度可維持於正常。當尿酸之形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時,則會造成血中尿酸濃度增高,是所謂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在37℃時,尿酸在血漿中的飽和濃度為7 mg/dl。當超過此飽和狀態時,則易形成結晶體。

大多數流行病學的研究,血清尿酸的正常值,男性定為7 mg/dl,女性為6 mg/dl。

血清尿酸值因年齡及性別而不同。於孩童時期,男孩女孩一般皆在3至4 mg/dl。於青春期,男孩升高1?2mg/dl,其後一直長期維持於此數值。而女孩之血清尿酸值於停經前無多大變化。停經後,尿酸值才開始上升,逐漸接近於成年男性之血清尿酸值。血清尿酸值於兩性之差異,部份是由於女性於停經以前,從尿液中排泄的尿酸比男性較多之故。[2]


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痛風性關節炎
 
圖片來自元氣網

典型的痛風性關節炎,從感覺關節怪怪時開始,到整個關節腫脹發熱而無法維持正常動作,大概只需要一到兩天時間,甚至可以短到數小時,除非一開始有症狀時就服用消炎止痛藥或秋水仙鹼壓住症狀,否則很少超過三天才會達到最嚴重的症狀。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後,即使不吃任何藥物,不做任何治療,通常一週後也會漸漸恢復正常,如此發作來得快,症狀也退的快的臨床表現, 如同風一樣的迅速,因此才被稱作”痛風”。

而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絕大部份都只發生於單一個關節上,尤其是下肢的周邊關節,除非本身已經發作超過十次以上,且關節處已經長出痛風結晶石, 才有可能同時發生在兩個以上的關節上或發生在上肢關節。因此,從病患的臨床表現,就幾乎可以確認關節發炎的症狀是否為痛風性關節炎,還是其他的關節病變。


關節痛
 
圖片來自元氣網

最準確的痛風性關節炎診斷,是將發病關節處因發炎所產生過多的關節液抽出後,用偏光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尿酸結晶的形成,能看到尿酸結晶,才能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因為有些老人家因軟骨退化或其他代謝疾病,會讓骨頭的焦磷酸鈣成份磨損,引起臨床表現上幾乎跟痛風性關節炎一模一樣的臨床表現,但關節液化驗卻看不到任何的尿酸結晶,只能看到焦磷酸鈣的結晶。

冬天對於痛風病患來說,是一個好發的季節!因為高普林火鍋是冬季常見的飲食,加上一般人冬季每天飲水量比夏季平均少很多,小便量相對夏季就減少許多(尿酸幾乎只從尿液中排出),再加上尿酸結晶在越低溫下越容易沈積而引發痛風發作,所以有痛風性關節炎的病患,一定要在冬季來臨前,規律的配合醫師的處方治療,讓血中尿酸濃度先降到標準值之內,也要特別注意高普林飲食不能過量,還有每日水分仍要維持充足的尿液排洩,加上周邊關節的保暖措施,這樣才能避免痛風的再次發作。

痛風性關節炎不接受長期排尿酸治療,就有機會在關節處,以及腎臟產生痛風石。[3]


痛風性關節炎的迷思

平時很注重飲食,不菸、不酒、也不吃海鮮,但是尿酸依然偏高,痛風還是會發作。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指出,尿酸超標時要從兩個方向來思考,一個是身體產生的尿酸太多,一個是身體排出的尿酸太少。

痛風性關節炎
 

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豆類跟香菇到底能不能吃?

豆類與香菇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過去的觀念認為豆類、菇類屬於高普林食物,痛風病友應該盡量不要吃。可是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病友攝取植物性高普林食物,並不會提高尿酸,也不太會誘發痛風發作。

新版治療指引已陸續修正,醫師不會再建議痛風病友限制攝取豆類、香菇這些植物性的高普林食物。

關節炎發作時,抽血檢查尿酸值正常,就不是痛風嗎?

經常有患者在關節炎發作時抽血驗尿酸,但是尿酸數值卻在正常範圍內,蘇勤方醫師解釋,其實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尿酸不見得會升高。

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這些代謝性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會知道,有時候痛風發作正是提醒我們身體可能有些狀況,要好好做評估,並積極控制各種風險因子,維持身體健康,對自己好、對家人也好。

尿酸數值越低越好嗎?

由於尿酸超標可能導致痛風、形成尿路結石、影響腎臟功能,甚至沉積在血管,造成心血管疾病,所以有些人會誤以為尿酸數值越低越好,尿酸是身體正常的代謝產物,也具有一些生理功能,例如幫助維持身體的滲透壓,協助腎臟把水分吸收回來。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將血中尿酸降得太低的病友,可能與阿茲海默症或神經退化性疾病,有一些關聯。

臨床上會建議痛風患者把尿酸控制在6 mg/dL以下,以減少痛風發作的機會。如果是比較嚴重、時間比較久,已經形成痛風石的患者,會建議將尿酸控制在5 mg/dL以下,可降低發作機會,且有助於痛風石的溶解。將尿酸值維持在4至6 mg/dL之間,對病友來說應該較為合適。

變天的時候,痛風會不會較容易發作?

痛風的發生是因為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裡,然後觸發了一連串免疫反應。天氣突然變冷的時候,肢體末端循環變差,尿酸結晶可能較容易形成,另一方面,發炎細胞釋放出來的細胞激素,也比較不會被血液帶走,進而累積在關節裡導致不適,可能使痛風患者在變天的時候特別有感。

痛風一定得吃降尿酸藥嗎?需要吃多久?

如果抽血發現尿酸值偏高,但沒有症狀,可以先做飲食控制,調整生活型態,並密切追蹤。

目前的共識是如果痛風容易發作、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或已經形成痛風石、或從X光可以見到關節已經受損,就會建議要規則使用降尿酸的藥物,以降低復發機率,並減少後續的各種併發症。

尿酸過高一定得吃降尿酸藥嗎?

由於尿酸偏高可能與體質有關,既使是長期控制非常良好的痛風患者,能夠在停藥五年之內,完全沒有痛風發作,而且尿酸可以維持在7 mg/dL以下的人大概不到兩成。如果在停藥之後,尿酸便持續爬升,可以預期痛風很快會發作,通常就會建議病友趕快恢復使用降尿酸藥。

高尿酸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相同,藥物只是治療的一部分,患者務必做好飲食控制、調整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把尿酸控制達標,才能避免折磨人的痛風發作以及後續的各種併發症![4]


痛風性關節炎飲食原則

1.痛風急性發作時,暫時嚴格限制普林的攝取,採低普林的飲食,均衡攝取五穀根莖類及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高普林食吻,如内臟、海鮮、肉汁等。

2.多喝水,不要攝取過量的蛋白質、脂肪。烹飪時用油要適量,避免高油飲食,宜選擇植物油,痛風發作導致食慾不佳時,可補充高糖液體,以免體重快速減輕,忌喝酒及吃過鹹。

  • 可以吃: 低脂或脫脂牛奶、雞蛋白、糙米、燕麥、全麥、米麩、裸麥、蕎麥、奇異果、蘋果、柑橘、草莓、檸檬、葡萄、番石榴、木瓜、高麗菜、小白菜、綠花椰菜、番茄、洋蔥、苦瓜、芹菜
  • 不能吃:

1.蔬菜類:豆苗、蘆筍、紫菜、香菇

2.肉類:雞肝、雞腸、鴨肝、豬肝、豬腸、牛肝

3.海鮮類:白鯧魚、鰱魚、虱目魚、吳郭魚、四破魚、鯊魚、海鰻沙丁魚、草蝦、牡蠣、 文蛤

4.其他類:肉汁、雞精、酵母粉、啤酒、火鍋湯、大骨湯[5]


視頻

關節卡卡腫痛分不清?搞懂三類關節痛!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膝關節全壞才能换?痛風發作關節變形 怎麼消除痛風石?自製補骨湯輕鬆健骨! 健康2.0 20220501 (完整版)

痛風不只關節痛! 結晶成痛風石恐讓關節變形 健康2.0

痛風不只是痛,尿酸沉積發炎讓關節變形!嚴重恐病發尿毒症 健康2.0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仁愛醫療財團法人
  2. 痛風,痛風性關節炎-衞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3. 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痛風性關節炎-仁愛醫療財團法人
  4. 痛風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痛風性關節炎-照護線上
  5. 飲食原則,痛風性關節炎-痞客邦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