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鰻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學名:海鰻

拉丁學名:Muraenesox cinereus

別 稱:灰海鰻

二名法:muraenesox

cinereus Forssk?l,1775

界:動物界

門:脊椎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亞綱

目:鰻鱺目

科:海鰻科

屬:海鰻屬

種:海鰻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Forssk?l,1775

英文名:daggertooth pike

conger、Arabian Pike Eel

保護級別:(IUCN 2014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海鰻(學名:muraenesox cinereus)是海鰻科海鰻屬魚類。體延長,軀幹部近圓筒狀,尾部側扁。頭大,錐狀。吻尖長。體長為體高之17.8倍,頭長的6.5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1.4倍;頭長為吻長之3.3倍;吻長為眼徑之3.1倍;頭長為眶間區之8.2-8.7倍;肛門前之側線孔40-47。頭大,錐狀。吻尖長。眼大,長橢圓形。口大、稍斜裂,口裂伸達眼後方,上頜突出。兩頜齒均為3列,中列最大,前上頜骨前部具4-5個大犬齒;下頜骨齒外列不向外突出,前部具2個大犬齒;鋤骨齒3列,中列最大,且前後的最大齒皆具尖頭。肛門位於體中部前方。體無鱗。背鰭、臀鰭與尾鰭均發達,並相連。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前上方,肛門上方之前的背鰭鰭條數為66-78。胸鰭發達、尖長。體背及兩側銀灰色,大型個體暗褐色,腹部乳白色。背鰭、臀鰭和尾鰭邊緣黑色,胸鰭淡褐色。 海鰻為兇猛的底層魚類,游泳迅速,常棲息在水深50-80米底質為沙泥或岩礁的海區。肉食性,以蝦、蟹、魚類、烏賊、章魚等為食,攝食強度在7-9月份較高,食物組成隨魚體體長增加而有不同,蝦蟹類所占的比例隨體長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反之頭足類則增加。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由紅海、波斯灣、印度西岸及斯里蘭卡至斐濟及圖瓦盧、北至日本與韓國、南至阿拉弗拉海及澳大利亞北部等。在中國廣泛分布於各海區。 [1]

海鰻形態特徵

海鰻 體長為體高的15.5-24.8倍(鰓孔處)和18-23.8倍(肛門處),為頭長的6.39-7.43倍。頭長為吻長的3.67-3.97倍,為眼徑的8.25-11.73倍,為眼間距的6.69-10.0倍。尾部長為頭與軀幹合長的1.47-1.71倍。

日本海區的生殖魚群的胴長,雌魚一般在400毫米,雄魚在300毫米左右,首次性成熟個體雌魚約300毫米,雄魚210毫米。中國東海一般漁獲物的胴長為350-430毫米,體重約1000克,大者約610毫米以上。體延長,軀幹部近呈圓柱狀,尾部較側扁。

體較高。頭細長,呈錐狀。吻長而尖,尖端圓扁膨大,其後有一凹刻。眼呈長橢圓形。眼間隔微凸。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位於吻前部1/3處吻端凹刻的稍後方,具一短管;後鼻孔位於吻側後1/3處,不具短管。口大,呈水平狀,口裂後伸到眼後下方。

上頜較下頜略突出。上下頜齒均為3行,上頜齒以中間1行較大,側扁,略呈三角形,內外側者細小,近錐狀。內側的1行排列不規則,在中後部往往形成不規則的2-3行,齶骨部外方周圍具一行5-10個大形犬齒,中部無齒,與兩頜齒及犁骨齒之間有一段無齒區。犁骨齒3行,中間1行最大,均呈三角形。下頜前方外行齒細小,不向外傾斜,內行具4-7個大形犬齒。鰓孔寬大。肛門位於體1/2前方的腹面。   

體無鱗,皮膚光滑。側線孔明顯,側線孔140-153個,肛門前側線孔40-44個。側線管為開放式管型,其膠質側線小管並不完整,呈半壁開放,相連的小管依靠皮膚覆蓋,不形成完整側線管。鰾管位於鰾左側位,距鰾前端較近,鰾長為鰾管前長4.6-9.8倍。

背、臀鰭發達,後部均與尾鰭連續。背鰭始點在胸鰭起點稍前方。臀鰭始點在肛門的緊後方。胸鰭位於體側中部、鰓孔的緊後方。

體側背方銀灰色或褐色,體側下方及腹部近乳白色,背、尾鰭邊緣黑色,胸鰭無色。 前上頜與中篩骨及犁骨癒合而成為一塊前上頜篩犁骨。側篩骨還是軟骨,沒有骨質化。左、右額骨癒合而成為單塊的骨骼。沒有基蝶骨、後耳骨、眶上骨及眶下骨。眶蝶骨成對,但其前端已合併成為一縮小的棒形骨骼。關節骨和隅骨癒合而成為關節隅骨。齶骨和翼骨癒合而成為齶翼骨。

海鰻生活習性

海鰻為兇猛的底層魚類,游泳迅速,常棲息在水深50-80米底質為沙泥或岩礁的海區。肉食性,以蝦、蟹、魚類、烏賊、章魚等為食,攝食強度在7-9月份較高,食物組成隨魚體體長增加而有不同,蝦蟹類所占的比例隨體長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反之頭足類則增加。

海鰻洄游可能分2個群體,第一群體主要是做南北洄游,自台灣北部海域直達東海北部、濟州島西部海域,春季北上,秋季南下,約在2-3月在黑山列島到東引島處越冬。第二群體是在濟州島西南方海域越冬的魚群,5-6月間進入海州灣,10月以後南下至濟州島西南方的越冬海域和第一群混合。

海鰻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由紅海、波斯灣、印度西岸及斯里蘭卡至斐濟及圖瓦盧、北至日本與韓國、南至阿拉弗拉海及澳大利亞北部等。在中國廣泛分布於各海區。 [4-5] 海鰻分布圖

海鰻繁殖方式

中國東海、黃海產卵期為7-11月。產卵場範圍很廣,主要在浙江中南部海區,冬季產卵場水深在20-40米,底質為沙泥,平均水溫為13.5℃,鹽度29-34‰。長江口近海11月中旬曾發現即有性腺成熟度為Ⅵ-Ⅴ期的個體,也有已產過卵的個體。魚卵、仔魚分布面很廣,由呂四到畫東均有分布,長江口出現的時間,卵為8月,仔魚為7-11月。

懷卵量為18-120萬粒。卵球形,卵徑1.5-2.2毫米(一般為1.6-1.8毫米),為浮性卵,具40-60個油球。圍卵腔大。卵黃為龜裂狀。受精卵在水溫20-22℃時經63-69小時可孵化。剛孵化仔魚全長3.1-3.4毫米,卵黃長度約2.35毫米。

卵黃吸收後的葉狀仔魚(柳葉鰻),初期頭部較大,具向前傾斜的長針狀齒,消化管末端為向體外突出的外腸狀態。肛門位於80-85體節下。全長15毫米以上的葉狀仔魚,肛門位於91-98體節下。全長84毫米葉狀仔魚上頜較下頜稍長。齒尖銳,上頜具16齒,下頜具18齒。第一垂直血管位於15體節。葉狀仔魚變態前最大體長為100-115毫米,水溫20℃左右經約15天完成變態,縮小為74毫米的稚魚,變態期在8-10月。

海鰻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種群狀態:由於捕撈強度過大,生態環境失衡(漁業水域環境污染、拖網、有害漁具等)等影響,出現了單產下降,資源種群變化,使南海包括海鰻為首的15種經濟魚類1992-1993年的總漁獲率較1962年下降為35%。

保護措施:中國渤海(1988)、黃海(1995)和南海(1999)相繼制訂了休漁制度,伏季休漁是為保護我國海洋漁業資源而規定的每年在一定海域、一定作業時間,某些捕撈作業不得進行生產,休漁時間一般正處於每年的三伏季節。

海鰻主要價值

海鰻肉細嫩鮮美,含脂量高,為上等食用魚類,干制的海鰻鰾可作魚肚。除鮮銷外,還可制罐頭或加工成鰻魚鯗,暢銷國內外市場。海鰻鰾、腦、卵巢、血、卵籽可入藥,對胃病、風濕病等有療效作用。

參考來源

  1. 海鰻, 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