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喉磯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喉磯鶇
White-throated Rock-Thrush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David Cook拍攝

基本資料

學名     Monticola gularis

目/科/屬  雀形/鶲/磯鶇

遷徏狀態   過境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16-23cm/37-70g

白喉磯鶇,雌雄相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肉色。

  • 雄鳥:
  1. 頭至後項及肩亮藍色。頸側栗紅,喉中央白。
  2. 臉頰、背、翼及尾羽黑,背有白細羽,翼有明顯白塊斑。
  3. 體下、腰及尾上覆羽栗紅色。
  4. 腹中央至尾下覆羽栗紅色較淺。
  • 雌鳥:
  1. 體上大致暗褐色,體背密佈黑褐色鱗紋及白色羽緣、形成醒目鱗斑。
  2. 頰紋、頸側及喉中央白。
  3. 腹污白,胸、腹及脇密佈黑褐色鱗紋。

棲地&習性

低海拔山區混合林及針葉林峭壁和多岩石地區。

常立於岩石、屋角、枯樹等突出處,伺機衝向地面捕捉昆蟲。

全年以無脊椎動物為食。中國的白喉磯鶇還如甲蟲(包括象鼻蟲),鼴鼠蟋蟀鱗翅目昆蟲。

繁殖

五月至七月;兩個窩。以乾燥的葉子,樹枝,地衣,苔蘚和小根,外層有鬆針和莖築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在中國相當普通,在韓國很少見。

鳴聲

上升囀鳴的口哨聲,點綴著更複雜的聲音。圓潤悅耳,常夜鳴唱。叫聲輕柔略高音「唧」或「 tsip」聲。告警聲「chak」。

外觀相似性

  • 白喉磯鶇雌鳥似本種雌鳥,體型較小,羽色較淡,體背具明顯鱗斑,頰紋、頸側及喉中央白。

分佈

俄羅斯東南部(從貝加爾湖出發)到中國東北(從河北山西)和韓國北部;非育種東南亞和中國西南。[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White-throated Rock-Thrush
White-throated Rock Thrush Female with Butterfly (in Hong Kon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