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白背叶根


白背叶根
8ce3098bbb516.jpg
圖片來源 http://www.leha.com/health/1005696

白背叶根,中药名。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之功效,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白背叶根

别名:白鹤草根、叶下白根、白背木根根、白背娘、白朴树根、白帽顶根

性味归经:味微苦、涩,性平。归肝、脾经。

功能: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之功效

主治: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2]

药理简介

中文名:白背叶根

拼音名:Bái Bèi Yè Gēn

英文名:Whitebackleaf Mallotus Root, Root of Whitebackleaf Mallotus

别名: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Arg.[Ricinus apelta Lour.]

出处

出自《岭南草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白背叶: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1.5-3m。小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黄色星状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8cm,密被白色星状毛;叶阔卵形,长4.5-23cm,宽3.5-16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点,全缘或顶部3浅裂,有稀疏钝齿,上面绿色,被星状柔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状绒毛,有细密红棕色腺点;掌状脉3条。花单性异株;雄花序为不分枝或分枝的穗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被黄褐色绒毛;雄花簇生;具短梗或近无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长,外面被密毛,内面有红色腺点。镊合状排列;无花瓣;花盘无腺体;雄蕊多数,花丝分离,花药2室;雌穗状花序不分枝,顶生或侧生,略比雄花序短,约15cm,果时圆柱状;雌花单生;无柄;花萼钟状,3-5裂,裂片卵形,长3-4mm,外被星状绒毛;无花瓣;子房有软刺,刺上密生星状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连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状毛。果序圆柱形,长2.5-15cm以上,直径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状软刺和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绒毛,软刺长2-6mm,种子近球形,黑色,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白背叶根
 
圖片來源 http://www.leha.com/health/1005696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熊果酸乙酸酯(ursolic acid acetate),古柯二醇-3-乙酸酯(erythrodiol-3-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2β,29-二羟基羽扇烷(2β,29-dihydroxylupane),白背叶氰碱(malloapeltine),白背叶脑甙(mallocerebroside),白背叶酰胺(mal-loceramide),4,5,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4,5,4’-trimethyl-ellagicacid),白背叶素(malloapeltin),胡萝卜甙(daucosterol)。果实含脂肪油36.5%。其脂肪酸组成:棕榈酸(palmiticacid)3.3%,硬脂酸(stearic acid)2.1%,油酸(oleic acid)13.8%,亚油酸(linoleic acid)10.7%,a-粗糠柴酸70.1%。

药理作用

抑制钉螺活动:0.5%-1%煎剂或浸剂均能抑制钉螺活动,将钉螺浸于0.5%煎剂或浸剂均能抑制钉螺活动,将钉螺浸于0.5%煎剂或浸剂中一天,死亡率分别为40%-66%和34%。

性味

味微苦;涩;性平

归经

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浸酒搽;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白背叶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白背叶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白背叶根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