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益阳市(湖南省地级市)
目录
简介
益阳,别名“银城”、“丽都”,“羽毛球之乡”,为湖南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的洞庭湖南岸,地处湖南省北部,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株潭3+5城市群之一,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称号,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
益阳市辖3县(安化县、桃江县、南县)、1市(沅江市)、3区(资阳区、赫山区、大通湖区)。
益阳地理坐标为北纬27°58ˊ38″至29°31ˊ42″、东经110°43ˊ02″至112°55`48″,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73公里, 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它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和东南紧靠岳阳市和省会长沙市。[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益阳
面积:12144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Yiyang
人口:463万人
别名:银城、丽都
方言:湘语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
所属地区:中国 湖南省
著名景点:洞庭湖,大通湖,桃花江美人窝,桃江竹海,资江风光带等
下辖地区:资阳区、赫山区、大通湖区、安化县、桃江县、南县、沅江市
机场:至黄花国际机场仅需70分钟
政府驻地:高新区
火车站:益阳站,安化站
电话区号:0737
车牌代码:湘H
邮政区码:413000
地理位置:湖南省中北部,长江南岸
行政代码:430900
大学:湖南城市学院
市花:刺桐花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江南,南县北河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市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桃江县马迹塘、灰山港,沅江市莲子塘以及资阳区新桥河、长春,赫山区赫山庙、龙光桥、笔架山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 东周以前,区境属《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荆州管辖。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郡属地。秦属长沙郡。
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看来,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有趣的是,益阳的名字,几千年来无论辖地怎么变异频繁,它一直没有改易过名称,这在中国地名中是比较少见的。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益阳新桥河、邓石桥、舞岭、莲子塘、灰山港一带,均有密集的聚居群体。
据《禹贡》载,今益阳地区远古属荆州。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时隶楚黔中郡,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初置益阳县包括今日之桃江、益阳、安化、新化各县和益阳市、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宁乡、湘阴、涟源、新邵和沅江市的部分土方,范围广达18000平方公里。今益阳地区所辖县、市,除沅江部分和南县外,均在古益阳版图之内。
西汉,郡县与封国两制并行。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东汉,沿袭西汉州、郡、县制,废长沙国为郡。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
三国鼎立,吴、蜀分荆州。这一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逐鹿争雄的疆场。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出南方,吴、蜀为争夺荆州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的争斗。公元207年先为蜀刘备夺取。孙权索取荆州未成时,乃派吕蒙夺取长沙。刘备为救长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吴志·甘宁传》载:“宁随鲁肃益阳拒关侯,侯择精锐五千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渡。肃选兵益宁,宁乃夜住,侯闻之,住不渡而结寨营。”鲁肃则则率程普、甘宁据城东南龟山屯驻,于陆贾山溪口约会关羽。这次约会,便是名震千古的“单刀会”。而益阳城垣,即为肃筑土城屯兵所建。
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于衡阳郡。这时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公元266年又从西部地方分设高平县(今新化和新邵县的一部分),益阳县疆域开始缩小。公元280年,晋灭吴后,分全国为20州,益阳属荆州。南朝宋时(公元420年),改衡阳郡为国,益阳属于衡阳国。又划给湘阴一部分土地。南朝齐时(公元479年)复改衡阳为郡,直到梁时仍属于衡阳郡、药山郡、武陵郡、巴陵郡、南平郡。
隋朝时分属潭州、岳州、朗州和澧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开元中分为15道,道下州郡并称。益阳随潭州、长沙郡时更所属,变迁不定四次之多。
五代,十国割据,湖南属楚国。后梁(公元907年)益阳属潭州。后唐(公元923年)马殷为楚国,益阳属长沙府。后周(公元951~959)益阳属潭州府。
宋朝,初分天下为15路,后分23路,南宋为16路,路高安抚司,直隶京师,路以下置府、州郡、军。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益阳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以益阳梅山等地方分置新化、安化等县。宋史神宗本纪载:五年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名为“归安德化”之意。
公元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元朝,置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以益阳县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随潭州路改为天临路属。
明朝分全国为13省,省高布政使司(后改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置府、州、司,益阳属湖广行省,即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长沙府 。明代洪武初(公元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
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氏改国号为清。采用“省”、“道”、“府和直隶厅、直隶州”、“县和散厅、散州”四级制,初分全国为18省,后为23省,省高总督、巡抚、驻布政使司。益阳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郡。
公元1852年10月20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这是益阳历史上仅有的一次短暂更名。
民国初,分全国为22省、4特区,后增至35省及西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湖南废府、厅、州,长宝道改为湘江道,辖益阳。民国十一年废道,益阳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湖南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益阳属第1区;后又调整为10个区。
民国29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辖境过广和督察不便,将之调整为10个。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常德)。
民国33年(1944),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县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恢复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湖南各地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结束,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随之瓦解。是年8月,成立新的湖南省临时政府(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后,湖南省设1个省辖市、10个专区。专区设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关。益阳专区于1949年8月成立,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关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
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改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同年9月,建立益阳市,直属益阳专署领导。1951年4月,省政府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县,领导困难,可以划小”的指示,析湘乡县第九、十区,安化县第三、四区和兰田镇,以及邵阳、新化县部分地域,置兰田县;析湘乡县第三、六、七区,置永峰县。同年七月,析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均属益阳专区管辖。当时,全区共辖9县、1市。南县则属常德专区。
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原辖宁乡县划属湘潭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益阳、桃江、安化、汉寿、沅江5县及益阳市划归常德专区,历时10年。其间,益阳市于1953年4月改为省辖市,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改为益阳县领导,但1961年复改专区辖市,仍由常德专署领导。
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专员公署驻益阳市桃花仑,辖南县、沅江、华容、益阳、宁乡、桃江、安化7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千山红、金盆、北洲子、茶盘洲、钱粮湖6个国营农场,同时划归益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华容县及钱粮湖农场划归岳阳专区。
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
1983年7月,宁乡县划属长沙市。至此,全区辖益阳、桃江、安化、沅江、南县和益阳市,及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红、茶盘洲5个国营农场和大通湖渔场。
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5月,新的中共益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益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原益阳县、益阳市分别以资水为界,以南改为赫山区,以北改为资阳区。7月1日,“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益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益阳市委员会”正式挂牌。从此标志着地级益阳市的成立。益阳市辖3县(南县、桃江、安化)、1市(沅江市)、2区(赫山、资阳)、5大国营农场(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茶盘洲)和大通湖渔场。
2000年12月18日,中共大通湖区委员会、大通湖区管委会成立。5大国营农场撤销。场部所在地改设建置镇。大通湖区由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4大国营农场合并而成;茶盘洲农场改茶盘洲镇划归沅江市管辖。市辖境包括3县、1市、3区(赫山、资阳、大通湖)。[2]
行政区划
2009年,益阳市辖3县(安化、桃江、南县)、1市(沅江)、3区(资阳、赫山、大通湖区)和益阳高新区,15个乡、70个镇、11个街道,1781个村,215个社区。其中赫山区辖10个镇、2个乡、4个街道。资阳区辖5个镇、1个乡、2个街道。南县辖10个镇、2个乡。桃江县辖11个镇、4个乡。安化县辖18个镇、5个乡。沅江市辖11个镇、1个乡、2个街道。大通湖区辖4个镇、2个街道。益阳市高新区下辖1个镇、1个街道。[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跨越资水中下游,处沅水、澧水尾闾,环洞庭湖西南,系由雪峰山余脉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益阳市地形西高东低,成狭长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3'02"~112°55'48",北纬27°58'38"~29°31'42"。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73公里,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四邻东与岳阳县、湘阴县为界,东南与宁乡县、望城县接壤,南与涟源市、新化县相连,西与叙浦县、沅陵县交界,西北与桃源县、鼎城区、汉寿县、安乡县毗邻,北与华容县相连。
地貌
益阳市土地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为湖南省总面积的5.83%,其中山地占39.71%,丘陵占10.05%,岗地占6.7%,平原占32.44%,水面占11.10%。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一派水乡景色。“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南部山区最高处为海拔1621米,北部湖区最低处为海拔26米,南北自然坡降为9.5%。
气候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日照1348小时—1772小时,无霜期263天—276天,降雨量1230毫米—1700毫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4]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益阳水资源丰富。据测算,仅资江流经市区河段可供发电贮量就达100万千瓦,已在上游建了2个水电站,开发量达50万千瓦。益阳中心城区矿泉水储量丰富,且偏硅酸含量之高,属国内罕见。
土地资源
益阳市土地质量较好,有林地56.27万公顷,耕地24.54万公顷,水面13.99万公顷,草地8.2万公顷,湖洲6.53万公顷。滨湖平原由河湖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全国粮、棉、麻、油重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湖南省第一。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南竹、油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我市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南竹、茶叶产量居湖南省第一。西部中低山地,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益阳矿藏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已知的矿床、矿点有140多处,已探明的矿床、矿点40余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和矿化现象120多处。主要矿藏40多种,锑、钨、钒、石煤的储量为湖南省第一。主要矿种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锰、锑、金、钒、铁、石煤、硫铁矿、磷矿、石灰岩等10多种,其中,锑保有量达36万吨,且品位高,开采价值较大,储量亦丰。
林业资源
境内西部和中部地域,包括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和资阳区西南部,山丘延绵,森林广布,野生动物以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居多。主要为斑鸠、野鸡、野猪、獾、貉和蛇等。益阳市植物资源有藻类、菌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类,广泛分布在山地、平原和水域,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利用。[5]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益阳市常住人口为431308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30914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941人。益阳市户籍人口为4759387人。
截至2014年末,益阳市常住人口为439.15万人。人口出生率12.25‰,死亡率5.73‰,人口自然增长率6.52‰。
2018年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478.81万人,常住人口441.38万人。人口出生率11.62‰,死亡率7.19‰,人口自然增长率4.43‰.[6]
益阳市是湖南省典型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回族、土家族、苗族、维吾尔族、满族、壮族、白族、蒙古族、侗族、瑶族、布依族、黎族、 朝鲜族等45个少数民族成份,共1.8万余人,其中回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5%以上。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桃江、资阳、南县和大通湖区。全市有1个民族 乡,桃江乍埠回族乡,全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辖18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168个村民族小组,总人口18000人,其中回族人口8000人,占全乡总 人口的44.4%。4个民族村分别为桃江县三堂街镇晚谷回民村,花桥坪回民村,资阳区蓼东回民村,南县茅草街镇回民村。[7]
历史文化
宗教
益阳市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市。全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
城市规划
根据2013年修订的《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结合省委省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益阳市城市性质确定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长株潭都市区副中心城市、现代新型工业城市、宜居山水生态旅游城市。益阳东部新区被纳入新版总规,使益阳城市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760平方公里扩展至1058平方公里,将构筑“一轴三带”(串联主城区和益阳东部新区的城镇发展轴和资江风光带、西部山林风光带、东部农田风光带)、“一城一区”(主城区和益阳东部新区)的哑铃状双城空间结构。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9平方公里以内,城市人口109万人。规划加大石码头和东门口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力度,以及中心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在区域职能分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将加强中心城区、益阳东部新区与长沙之间的区域统筹。
考古发现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的兔子山遗址,文物部门经过2013年的考古发掘,发现各类遗迹近百处,出土了战国晚期至三国孙吴时期的简牍1.3万余枚,其内容被证实是益阳县衙文书档案。至2013年底,遗址共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弄清了城址的性质和基本范围,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300米。共清理古井16口,灰坑56个,灰沟7条,房屋建筑遗存9处。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简牍数量之大、时代延续之长,在全国都极其罕见,“尤其是秦二世的昭告文书及‘张楚之岁’觚,更是惊世之发现”。
风景名胜
景点
2012年,在原十景的基础上深化设计了“青洲烟雨”“古渡归帆”“三台晨曦”“古城堞影”“志溪叠翠”和“斗魁皓月”六处景观,与现存的“会龙栖霞”“裴亭云树”“白鹿晚钟”“西湾春望”,构成新资江十景。
会龙山
会龙山原名保泉寺,群山起伏,如骧龙蟠首,还有关濑惊端,志溪帆落,西湾春望,鹅池飘香,十洲分张,诸葛泉水,鲁肃金堤,建于明朝期间,山上古木参天,林荫蔽道,曲径通幽。
白鹿寺
白鹿寺建在益阳市城区资江南岸的白鹿山上,毗邻会龙山,距离资江一桥仅200余米。它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距今约1200年。
周立波故居
周立波故居位于益阳市赫山区谢林港镇邓石桥村。故居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院落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悬山小青瓦屋顶,土筑围墙,属于典型的洞庭湖区特色民居宅院。 碧云峰 碧云峰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上区沧水铺镇,距益阳市区25公里,沿319国道东行,在镇东路口拐弯有水泥路可直达山腰。碧云峰,古称熊湘山,又称清修山、青秀山,是衡岳72峰之一,峰高海拔502米,周围100余公里。观其全山外貌,形似九江匡庐,故自古有“小庐山”之称。
桃花江洪山竹海
桃花江竹海风景区位于桃花江益阳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三万多亩翠绿挺拔的楠竹,山连山,坡连坡。从眼前伸向远方,一眼望不到边,组成了竹涛滚滚的海洋,是具有旅游、避暑、疗养、野营、度假、科研等多种功能的旅游胜地。
柘溪国家森林公园
柘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益阳安化县城北8公里的红岩省级自然保护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人工湖面、游艇飞驰;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峡谷中,索桥飞架;丛林中,亭阁隐现。
著名人物
著名学者
艺坛明星
体坛名将
历史人物
周立波,周扬,周谷城,张国基,胡林翼,何凤山,曾士峨,段德昌,叶紫,黄自元
当代名人
艾国祥,黄伯云,夏家辉,刘镇武,蔡四维,潘自强,龙驭球,文伏波,丁夏畦,佛源,林凡,刘云峰,周智慧,李璜之,赵跃宇,熊万峰,彭英,陈流波,邓飞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总体概述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9-08-07 16:01
- ↑ 历史沿革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8-06-07 18:44
- ↑ 行政区划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5-07-07 16:03
- ↑ 自然地理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5-07-07 16:03
- ↑ 自然地理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5-07-07 16:03
- ↑ 益阳人口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9-08-08 09:04
- ↑ 民族宗教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5-07-07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