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 (選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深水埗區議會 |
---|
|
石硤尾(英語:Shek Kip Mei,代號:F04)是香港深水埗區議會下轄的選區,現有選區屬第二代,2015年設立,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深水埗社區陣線成員冼錦豪。
範圍
選區位於石硤尾,現時包括石硤尾邨大部分樓宇(第19、20座、美如樓、美映樓、美禧樓及美柏樓除外)以及鄰近的樓宇為主,以南昌街、巴域街為中心,與其相鄰的選區有長沙灣、龍坪及上白田、下白田、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南昌東和南昌北。選區名稱源自區內的石硤尾邨,投票站設於石硤尾社區會堂。
沿革
第一代石硤尾選區是由1982年第一屆區議會選舉所採用,是一個單議席選區,以石硤尾邨的樓宇為主,當時每次選舉都由不同的人勝出(1982年范健強、1985年公民協會陳家聰),直到1988年,由民協的代表擔任直至2007年(1988年馮檢基、1991年及1994年符偉樂、1999年馮檢基、2003年譚國僑,當中符偉樂1996年因抗議民協加入臨時立法會而退出民協,其後跟隨黃仲棋等人加入民主黨)。
由於西九龍填海區(俗稱西九四小龍)及歌和老街近筆架山地區2004年起人口增加,原南昌五區、九龍仔(大坑東及大坑西)、白田及石硤尾區需要重劃以騰出議席予西九龍填海區範圍。2007年區議會選舉將石硤尾選區及南昌東選區於合併成石硤尾及南昌東選區。[1][2]第一代石硤尾選區取消、其他南昌選區界線的界線有所更動。譚國僑選擇於石硤尾及南昌東參選。而2011年由於原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區議員王桂雲退休,譚國僑轉往該區參選,民協改由秦寶山於石硤尾及南昌東選區參選,成為石硤尾及南昌東第二任區議員。
直到2012年石硤尾邨第二期重建完成,人口大量增加。2014年選舉管理委員會決定將石硤尾及南昌東選區分拆,兩個選區還原,但第二代石硤尾選區不包括石硤尾邨19及20座及石硤尾健康院附近的重建範圍,以提高第二代南昌東選區人口。[3]
2015年區議會選舉,秦寶山於本區爭取連任,而由於2012年石硤尾邨第二期入伙,建制派組織於邨內成立石硤尾邨居民服務中心,配合區內三位委任區議員的資源,推舉西九新動力陳國偉出選。結果陳以2,847票多於秦寶山的2,088票,成為第二代石硤尾選區的首位議員,其後陳國偉加入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2019年區議會選舉,由於本區及鄰近的南昌北選區人口過多,本區劃走石硤尾邨美如樓、美映樓到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後,吸收南昌北選區的巴域街、北河街、大埔道、桂林街街區。泛民主派由冼錦豪首次參選,僅以10票之差險勝陳國偉,令陳連任失敗。西九新動力選後表示,選舉期間陳國偉石硤尾邨辦事處及毗鄰的梁美芬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多次受到破壞,而周邊範圍亦有抹黑宣傳,選舉在不公平情況下進行,將會提出選舉呈請。[4]2021年7月9日,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冼錦豪宣佈辭去區議員職務。[5][6]
影片
參考文獻
- ↑ ()2003年區議會選舉 - 選區分界概要 (PDF). 香港選舉管理委員會. 2013-01-05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5-02).
- ↑ ()2007年區議會選舉 - 選區分界概要 (PDF). 香港選舉管理委員會. 2013-01-05 [2013-01-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10).
- ↑ ()二零一五年區議會選舉有需要作出改動的選區分界 (PDF). 香港選舉管理委員會. 2014-06-26 [2018-02-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1-24).
- ↑ 區選輸10票 西九新動力成員提呈請. 明報. 2020-01-22 [2020-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3).
- ↑ 【區議員宣誓】甘乃威余德寶等至少 13 人今辭職 過去 38 小時 86 人辭職. 立場新聞. 2021-07-09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 ↑ 【不斷更新】傳追討 DQ 區議員薪津 50 小時內至少 158 民主派區議員請辭. 立場新聞. 2021-07-08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