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
秋水仙(学名:Colchicum autumnale),属於秋水仙科秋水仙属,生物碱秋水仙素就是因是从本植物首次萃取出而得名。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中国亦有栽培。喜欢干燥、通风、阳光明媚的环境,以及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弱酸性或中性土壤(pH值6.1-7.5),生长适温18-25℃。秋季多雨季节,花药容易被霉菌侵袭。如土壤中长时期水渍,鳞茎也容易腐烂。所以,要及时采取防雨防涝措施。
目录
形态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有卵形鳞茎。它的这种鳞茎,有的直径可长至6厘米以上。 球根花卉,球茎卵形,外皮黑褐色。茎极短,大部理于地下。叶披针形,暗绿色,长约30厘米。每开花1-4朵,花纺形,开放时漏斗形,淡粉红色(或紫红色),直径约7-8厘米:雄蕊比雌蕊短,花药黄色。蒴果,种子多数,呈不规则的球形,褐色。8-10月开花,翌年春天长叶。秋季先开淡红色花,很美丽,第二年春天长出线形暗绿色叶子。
秋水仙的叶枯萎一段时间后,花梗才会从地上长出。
药用毒性
灭绝威胁
2008年1月18日,有120个国家参与的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称:“400种药用植物因过度开采和森林采伐而受到灭绝的威胁,对未来发现治愈疾病的方法造成了威胁。”这些植物包括紅豆杉(树皮中所含的紫杉醇用来治疗癌症)、丽杯角属(Hoodia,产自纳米比亚,减肥药来源)、半数木兰属物种(中药中被用於治疗癌症、智力衰退和心脏病的历史达几千年之久)和秋水仙(用於治疗痛风)。联盟并发现全球有50亿人因传统医学的保健作用而得益。[2]
參考文獻
- ↑ 武谦虎主编.常用治疗肝病中药 第2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01,第448页
- ↑ Medicinal plants 'facing threat'. BBC News. 200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