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槓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經濟槓桿 |
中文名稱: 經濟槓桿 外文名稱: EconomicLeverage 基礎: 公有制 |
經濟槓桿(economic lever),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匯率等等。 運用經濟槓桿,就是根據國家或經濟組織的既定目標,從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對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單位和當事人造成有利條件或不利條件。利用這種經濟利益的變動作為閥門,以影響、調節、控制它們的經濟活動,促進或保證既定目標的實現。[1]
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經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各個經濟單位作為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除了根本利益一致外,還存在着物質利益上的差別和矛盾,同時,勞動者個人也還存在着物質利益的差別。
在這種經濟條件下,有計劃地領導和管理社會主義經濟,不僅要採用行政手段,而且要重視利用經濟手段,通過多種經濟槓桿,使各個經濟單位和勞動者從物質利益上關心國家計劃的實現。
《中國經濟史》對經濟槓桿的說明
國家和企業必須運用各種經濟槓桿調節國家和企業之間、企業和勞動者之間以及勞動者相互之間在再生產過程中的物質利益矛盾,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係。
運用經濟槓桿,體現為國家和企業把實現既定目標同企業和勞動者的物質利益結合起來,從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各個方面影響和調節企業和勞動者的行為,保證國家和企業既定目標的實現。運用經濟槓桿管理經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我們過去習慣於用行政手段推動經濟運行,而長期忽視運用經濟槓桿進行調節,學會掌握經濟槓桿,並且把領導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這一方面來,應該成為各級經濟部門特別是綜合經濟部門的重要任務。"中共十三大指出:"計劃管理的重點應轉向制定產業政策,通過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槓桿,促進產業政策的實現。"
中共十六大進一步強調:"完善國家計劃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系,發揮經濟槓桿的調節作用。"
運用經濟槓桿,必須符合客觀經濟規律;要掌握經濟信息和市場動態,做好經濟預測工作,靈活運用各種經濟槓桿;同時要注意各種經濟槓桿的綜合運用,配合進行。
功能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經濟槓桿是有着廣泛的作用,一類是調節作用,一類是推動(或調動)作用。
調節作用
是指在生產總過程中發揮調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比例使之平衡的作用。例如,在經濟管理中利用價格槓桿,提高某些短線產品價格可以促進這些產品的生產,降低長線產品的價格可以減少該產品的生產。在流通中,通過提高供不應求商品的價格可以減少需求,降低供過於求的商品價格可以限制生產,這就是調節供求比例使之平衡的作用。
推動作用
是指在生產總過程及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調動人們改善經營管理,厲行節約,講求經濟效果的作用。
不同的經濟槓桿不論其作用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往往有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作用。比如,利用價格槓桿調動企業合理地利用能源,對煤定低價,對石油定高價以推動企業少用石油,但同時也就產生了另一個作用,就是低價將限制生產,高價鼓勵生產的作用,煤炭價格定低了勢必減少煤炭生產的收益甚至造成虧損,從而打擊煤炭生產的積極性,而石油價高造成石油企業得到額外的收益,造成石油企業虛假的經濟效果掩蓋經營中的浪費,不利於加強經濟核算制。
經濟槓桿的作用是強大的,是經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經濟手段。
作用影響
經濟槓桿是社會主義社會自覺地運用經濟規律的作用,調動和調節社會再生產過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使之按照最大的經濟效果,最符合生產目的的方向運動的經濟範疇。
經濟規律的作用是通過一定的經濟範疇來實現的。因此,運用經濟規律只能通過運用相應的經濟範疇為手段來實現。當然,經濟範疇並不都具有經濟槓桿的性質,不是所有的經濟範疇都是經濟槓桿,只有那些在經濟管理中可以用來作為調節和調動生產總過程和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按一定方向或目的運動的經濟範疇才是經濟槓桿。所以,也可以說經濟槓桿是作為經濟管理的經濟手段的經濟範疇。
推動作用,是指在生產總過程及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調動人們改善經營管理,歷行節約,講求經濟效果的作用。
這是一種副作用,如果在利用價格槓桿調動人們節省石油的同時,配合以稅收槓桿,對石油課以高稅把其額外所得收回來,對煤炭課以低稅或免稅將其損失補上,這樣就可以把非因企業原因造成的經濟效果增或減消除掉,消除利用價格槓桿發生的副作用,相互補充,取長補短。
經濟槓桿的作用是強大的,是社會主義經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經濟手段。但是,在經濟管理中單純運用經濟槓桿是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的,就象物理上的槓桿作用一樣,只有槓桿而沒有動力是不能使槓桿發生推動作用的。經濟槓桿必須和經濟動力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社會主義的經濟動力就是反映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經濟利益。經濟利益是人們結合起來進行生產的紐帶,是推動人們努力發展生產、提高生產經營的經濟效果的經濟動力。因此,要充分發揮經濟槓桿的作用必須與經濟利益結合起來。
手段
調節
作為調節手段,社會主義的經濟槓桿比較重要的有:
1. 價格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價格是最有效的調節手段。在計劃經濟中自覺地利用價值規律,主要是要正確運用價格槓桿,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規定有科學根據的價格水平、商品比價和各種差價(見商品差價),並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需要,通過價格與價值的一致或背離,調節生產經營活動,保證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2. 稅收
稅收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合理規定不同稅種和稅率,通過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徵收的稅金額的調節,來影響引導和控制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活動,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可以通過不同稅種的建立、稅目的增減和稅率的升降,調節不同部門、企業的利潤水平,從經濟利益上鼓勵國民經濟需要的行業和產品發展,抑制乃至淘汰無助於國民經濟發展的行業和產品。
3. 信貸
信貸是國家有計劃地動員和分配閒置貨幣資金的一種形式。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對不同部門和企業,在發放信貸資金和規定利息率方面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以引導不同部門、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沿着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方向發展。同時,信貸還是國家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手段。
4. 工資獎金
工資、獎金作為實現按勞分配的形式,直接關係到勞動者個人的物質利益。通過工資形式的正確選擇、工資差距的合理確定以及獎金的正確發放,以調節社會勞動的分配,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5. 匯率
通過匯率變化對輸出和輸入的影響,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高匯率意味着降低用外匯表示的輸出價格,提高用本國貨幣表示的輸入價格,因而產生刺激輸出和限制輸入的效果;反之,降低匯率就會產生減少輸出和增加輸入的效果。同時,匯率的變化,又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國內的物價水平,在合營企業中還會帶來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資產價格的變化。因此,正確運用匯率槓桿可以促進國家建設的進程。
控制
經濟中的槓桿主要是通過負債,用較少的本金支配更多的資產,從而謀取更大利潤的行為。由於利潤是不確定的,所以槓桿經營也意味着更大的虧損。
槓桿的核心是負債,沒有負債就沒有槓桿。中國人崇尚無債一身輕,傳統文化中對債務持排斥態度。然而,負債卻是現代經濟加速發展不可或缺的。想一想,如果經濟中沒有槓桿,企業都不借債,都是靠自身積累的資金髮展,那麼企業的經營規模必然會縮小,整個經濟規模因此大幅收縮,社會產出也會大幅減少,生活水平出現嚴重下降。槓桿經營的本質是通過負債把社會閒散資源集中起來,投入到生產領域,謀取更大的回報。不使用槓桿,意味着閒散資源難以得到充分利用。
資源在不同人的手上,其利用效率是有差別的。好的制度就是把資源從使用效率低的人手上轉移到使用效率高的人手上,這種轉移有兩種途徑,一種就是負債經營,一種就是股權融資。其中,負債的方式居於絕對主導地位。兩個數據可以比較:2011年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7.47萬億元,2011年滬深股市IPO融資總額2861億元,前者是後者的26倍。當然,負債還包括企業直接向私人募資,股權融資也不僅僅限於IPO,還有各種風險投資以及民間資本入股等等。但是上述兩個數字的比較還是基本能說明問題:負債是推動社會資源集中利用的主要手段。
所以說,現代經濟都是建立在負債基礎上的,正如物理學中的槓桿大大節省了人的體力,現代經濟中槓桿為經濟的繁榮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政府下命令讓所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不准借貸、不准使用槓桿的話,那麼現代經濟立馬遭到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