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公有制 | |
---|---|
公有制(英語:public ownership ),是一種相對於私有制的經濟制度,在這種制度下生產資料私有制消失,生產資料不進行排他性占有,目前中國社會的公有制的表現形式一般被認為可區分為"國家所有"及"集體所有"兩種,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均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礎之上。
概述
公有制是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形式。所有制關係是生產關係的組成部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從而生產力決定所有制關係。即公有制是與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所有制形式。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人們建立起了新型的生產關係。人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進行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產品,從而為消滅剝削奠定了基礎。
在人類社會中出現了兩種公有制形式:一是原始公社的公有制,它是生產力水平極低的一種公有制。在這種生產關係下,部落成員按年齡、性別分工,共同採獵,所有成員平均分享勞動成果。隨着新的生產工具的出現,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個體勞動成為可能,從而原始公有制讓位於私有制。另一個公有制是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它是無產階級利用革命力量奪取政權,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即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我國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以後,公有制形式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存的條件下,出現了股份制形式,以及以公有經濟與外商及港澳台地區私人資本合資和合作的經濟形式等等。總之,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最終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還在不斷完善中。
而生活資料,官方沒有正規解釋的。但實際上,生產資料包括生活資料,比如大米小麥之類,即是生產米麵的生產資料,也顯然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因此,如何共同所有這種類型的生產資料,就是個非常重要問題。歷史上,各個社會主義國家都出現過低價大量收購民間糧食的政策,這些政策都是馬克思理論指導下的必然的、合理的邏輯,並不是哪位領袖的無中生有,由此可見,還需要解決這一重大理論矛盾才行。
主體地位
一 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1]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國家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
形式意義
形式
國有經濟 [2]
集體經濟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現實意義
一、 眾所周知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方面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全國人民共同擁有着所有的國有資產,包括大量的國有企業還包括全國所有土地等資產。這些資產每年經營或出讓等等方式獲得收益相當高,原本是要向全體所有權人也就是廣大民眾分紅。只是建國時間還不太長,暫不向民眾分配共有資產經營收益。
將來會逐步完善分配製度,達到人民共享社會主義發展成果的目的。從這角度算起來,社會主義國家民眾比資本主義國家民眾資產普遍要高出很多,收入也高得多。因為資本主義國家資產被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經濟發展成果也被少數人占有享用。
二、公有制分為兩種: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以村為單位的集體所有制廣泛的應用於我國農村地區,村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進行共同勞動,共同占有村集體的收益。在每年向集體所有成員分發集體資產產生的收益經利。全民所有制就複雜得多,其分配方式非常難以確定,建國時間也不長,所以暫不分配。
三、全民所有制就複雜得多,其分配方式非常難以確定,建國時間也不長,所以暫不分配。這就是弊端,這就形成了實際上的權力所有制。我們把這種權力所有制稱為初級公有制。初級公有制必須向高級公有制完善。高級公有制的實質是人人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