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绰河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绰河源镇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 绰河源镇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

绰河源镇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下辖镇,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绰源林业局驻地,地处牙克石市中南部,东与巴林镇接壤,南与塔尔气镇毗邻,西与鄂温克族自治旗红花尔基镇相接,北与乌奴耳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2222平方千米。 绰河源镇原属喜扎嘎尔旗,后归布特哈旗。1979年7月,随喜桂图旗复归内蒙古自治区;同年10月,镇治北迁梨子山,改称梨子山镇;2006年,更名绰河源镇。截至2018年末,绰河源镇户籍人口有11705人。截至2020年6月,绰河源镇下辖3个社区。 2011年,绰河源镇财政收入611万元,比上年增长34.8%,是1949年的15倍,比1978年增加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7540元。2018年,绰河源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1]

位置境域

绰河源镇地处牙克石市中南部,东与巴林镇接壤,南与塔尔气镇毗邻,西与鄂温克族自治旗红花尔基镇相接,北与乌奴耳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22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绰河源镇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大兴安岭主脉,呈北偏东至南偏西走向,海拔在750—1456米之间,地势较平坦,平均坡度在15度左右,主要山峰有摩天岭,位于镇西南部,海拔1456米。

气候

绰河源镇年平均日照时数2571.4小时,日照率57%。无霜期年平均90天。年均降水量47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蒸发量为1082毫米。最大风速19米/秒。

水文

绰河源镇境内主要河流有绰尔河,发源于镇北部与乌奴耳镇交界处。境内河流长度552千米,流域面积244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绰河源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霜冻等。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7月22日至8月17日,持续降雨,山洪下泻,绰尔河水猛涨,全镇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袭击,受灾人口415户1867人,紧急转移安置86户479人;倒塌房屋246间;冲毁公路2600米,公路桥涵65座,公路、铁路中断55天;损坏通讯线路8千米;冲毁防洪堤坝2.78千米;受灾农田40800亩,约5万亩草场被淹,3500头牲畜缺少越冬饲草,直接损失折合人民币1417万元。

自然资源

绰河源镇境内已探明金属矿藏有铁、锰、钨、锌、铅、铜、铝等。梨子山铁矿,远景储量740万吨。梨子山铅锌矿床为矽卡岩型铅锌矿,铅锌储量1.9万吨,平均品位大于8.5%,附近有5个规模较小磁铁矿体,探明铁矿储量0.74万吨,品位在48%—53%。非金属矿藏有大理石、珍珠岩、萤石、花岗石石灰石、珍珠岩等。有8科19种野生动物。

人口

2011年末,绰河源镇总人口为139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284人,城镇化率95.4%。总人口中,男性7275人,占54.7%,女性6644人,占45.3%。14岁以下882人,占6.4%;15—64岁11641人,占83.6%;65岁以上有1396人,占10.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501人,占89.8%;有蒙古、满、回、朝鲜、达斡尔等11个少数民族,共1418人,占10.2%。超过300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满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84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2%;满族358人,占25.2%。2011年,人口出生率3.4‰,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0.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9人。 2017年末,绰河源镇常住人口为8260人。 截至2018年末,绰河源镇户籍人口有1170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绰河源镇财政收入611万元,比上年增长34.8%,是1949年的15倍,比1978年增加8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65万元,增值税175万元,企业所得税110万元,个人所得税6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2%、26.5%、29.4%、12.6%。农民人均纯收入7540元。 2018年,绰河源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农业

2011年,绰河源镇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可利用草地15.5万亩,林地面积2.4万亩。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2.5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81.2万元,2011年达到469.7万元,比上年增长7.1%。2011年,生产粮食6666吨,其中小麦457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536吨;蔬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3675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0.58万头;羊年末存栏3.0万只。2011年,生产肉类890吨;禽蛋205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