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翁山苏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翁苏姬山

图片来自upmedia

翁苏姬山(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缅甸政治家及作家,前国务资政及{缅甸总统府办公室部长,被视为实际上的缅甸总理政治地位仅次于缅甸总统。翁山苏姬是全国民主联盟创办人之一。翁山苏姬生于缅甸仰光,父亲是被缅甸人民尊称为国父昂山将军。

介绍

1990年其带领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但选举结果被军政府作废。其后20年间她被军政府断断续续软禁于其寓所中长达15年,受各界人士与国际特赦组织持续援助,2010年11月13日缅甸大选后才获释。2013年3月10日在仰光举行的全国民主联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主席一职。

1990年获得萨哈罗夫奖,翌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12年4月她成功当选缅甸国会人民院议员,并于5月2日正式上任。2012年9月获美国国会颁发最高荣誉的国会金质奖章。2016年起她在缅甸政府任职时,因缅甸罗兴亚人迫害事件受到国际社会批评。

2016年3月接任缅甸外交部、总统府事务部部长,并短暂兼任教育部、能源部部长[1][2]。4月同时出任新设置的国务资政一职,被外界视为相当于缅甸总理的职务,成为实际上的领导人。

2021年2月1日清晨,她和其他政府高官在军方政变中被拘留。

名称

翁山苏姬的名字由其家人姓名而来,昂山来源于其父亲,Suu来源于祖母,Kyi则源自她母亲杜钦季。她也常常被称为“杜翁山苏姬”(Daw Aung San Suu Kyi),“杜”在缅甸语中是一种对年长女性的敬称,即“女士”[3]

生平

早年

1945年6月19日,翁山苏姬于仰光出生。1947年,她父亲翁山将军为缅甸独立与英国谈判,同年被政敌暗杀。1960年,15岁的翁山苏姬随出任印度大使的母亲前往印度。1964年,在印度中学毕业后入英国牛津大学圣休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主修经济哲学政治,并在此认识了她的丈夫迈克·阿里斯。两人在1972年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儿子。翁山苏姬之后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修毕博士课程。

政治生涯

1988年,为照顾生病的母亲,翁山苏姬返回缅甸。同年缅甸发生“8888民主运动”,长期执政的军政府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领袖吴奈温将军下台,但是争取民主的示威群众最终遭到军队血腥镇压。新的军政府随后掌权。

1988年3月,当昂山素姬匆匆告别丈夫与两个儿子,回到仰光照顾因中风病危的母亲时,正值缅甸人民发起反抗军政权的游行示威,遭到军队和警察的残酷镇压,共有两百多名无辜民众死难,举国弥漫着恐怖气氛。很多受害者、激进分子和退役高级军官,要求她出来领导民主运动。深受圣雄甘地非暴力理论影响,翁山苏姬开始参与政治,并致力于推行民主制度。

1988年8月26日,仰光近百万群众在雪德宫大金塔西门外广场集会,昂山素姬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民众发表演说。在她首次公开发表重要演讲的前夕,政府散播有关要刺杀她的谣言,但她并不受威胁所影响。“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视若无睹。”在集会上,她慷慨激昂的演说,令在场的民众印象深刻。其实,她并不喜欢政治,想当作家,“但是,我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昂山素姬认为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危机,因为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最有效果,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为与军政权同样的地步。在《自由》一书中,昂山素姬指出:“一些人改变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当南非的旧政府、拉丁美洲的军事专政进行独裁统治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认识到这些变化不可避免,这是他们所能选择的最好道路。我所表达的真正改变是通过理解、同情、正义、爱心后的内在变化。”

1988年9月27日,昂山素姬组建了全国民主联盟[4],并出任主席和总书记。民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姬实行软禁,以阻止她参与1990年的大选并进行选举宣传。在此后20年她一直拒绝了将她驱逐出境而获自由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缅甸新政府集体宣誓就职 ,新华网
  2. 翁山苏姬放权剩2部长 法新社:为了控制总统 ,自由时报
  3. Myanmar Family Role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缅甸政府. [24 Sept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26日). 
  4.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26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18日).  (Note: The date is in the "description" meta element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be verified by viewing the page HTM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