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閣及綠繞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老屋閣及綠繞亭是中國的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西溪南村前街漁翁塘畔。
明清時期,西溪南吳家在淮揚經營鹽業致富,在家鄉興建眾多建築。絕大部分建築毀於1856年太平軍與清軍、鄉團的戰鬥。今日該村仍保留明清建築100多幢,老屋閣及綠繞亭是其中價值較高的。
老屋閣即吳息之宅,建於明代中期,前後兩進,兩層建築,上層較下層高,為主要的起居場所,稱為「樓上廳」。其風格為典型的明代徽派建築,雕刻精美華麗。
綠繞亭是明代過街亭,正方形,在老屋閣東南漁翁塘畔,元天順元年(1328年)始建,明景泰七年(1456年)吳斯和重建。臨池置飛來椅供人休息。
1996年11月,老屋閣及綠繞亭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老屋閣及綠繞亭原本風光優美,祝枝山等文人墨客曾作詩詞加以讚美。其周邊環境已經受到破壞,大量生活垃圾堆積多年。
2000年,雲南「世博園」內模仿綠繞亭興建一亭 。
簡介
老屋閣,宅居名。位於歙(shè)縣西溪南村。建於明代中期。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下層矮,上層高。坐東北,朝西南,五間二進,口字形四合院,通面闊17.7米,前進樓下明間為門廳,後進樓下明間為客廳。大門位於中軸線上,天井下中央有石板砌成的水池。住宅正面為水平形高牆,大門用鐵皮包鑲並建有水磨磚砌成的門罩,厚實莊重,不事雕琢。摟上廳堂寬敞,沿天井四周有一圈齊整的欄板,雕有精美的飛禽走獸和花朵,還設有帶扶手的「飛來椅」。摟上房壁均以蘆葦編籬,表面敷泥及石灰,緊密牢固。
綠繞亭,亭名。位於徽州區西溪南村老屋閣東南牆腳下池塘畔。建於1328-1456年重修。亭平面近正方形,通面闊4米,進深4.36米,高5.9米。亭結構與雕飾風格類老屋閣,惟月樑上繪有包袱錦彩繪圖案,典雅工麗,有元代彩繪遺韻。亭臨池一側置「飛來椅」。在亭中近可觀繁茂場圃,遠可眺綠茵田疇。明著名書畫家祝允明曾作《東疇綠繞》一詩讚詠。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黃山市徽州有個古老的村莊——西溪南,在岩寺鎮西約4公里,背倚鳳形山,面臨豐樂水,風景秀麗。因村莊地處豐樂河南岸,又名丰南。西溪南村始於唐代,鼎盛於明清時期。經濟發達,文風昌盛,名人輩出,尤其在明代中葉以後,該村從商者眾,當時所謂兩准八總大鹽商中就有西溪南 吳家。他們拿出巨款在西溪南故里大興土木,建築園第重樓,故村中私人園林眾多,舊時有十大名園和十二樓等宏麗建築,最著名的是果園,據說是與唐伯虎劉名的江南才子祝枝山設計的。祝枝山是西溪南吳家的外甥。果園內建有亭台樓閣,假山湖池,曲橋石堤,名花修竹,四周花壇圍築。園內景致迷人,花香鳥語,四季如春。大部分已毀於兵禍,現僅存假山,仙人洞、湖池等 部分遺蹟。村中至今仍保留有明代建築10多處,清代民居100多幢,老屋閣及綠繞亭就是其中代表性的建築[2]。
老屋閣,又稱老屋角和吳息之宅,建於明代中期。為磚木結構的2層樓房,上層高,占地面積343平方米(未計後院面積)。坐東北朝西南,5間2進,口字形四合院,通面闊17 .7米,進深19 .4米。前進樓下明間為門廳,後進樓下明間為客廳,大門位於中軸線上,狹長的天井中央有石板砌的水池,樓梯單跑,高在左側廊屋中,住宅正面是水平形高牆,大門上建有水磨磚砌成的門罩,未事雕琢,與鐵皮包鑲的大門十分協調,顯得厚實莊重。用水磨磚做成外突線腳,頂上復以瓦檐,側立面山牆與院牆採用不對稱方式,與水平高牆相結合,形成參差錯落的外觀,倒映於院外的池塘中,波光泛泛,幽靜宜人。
視頻
老屋閣及綠繞亭 相關視頻
徽州區對老屋閣等國保單位進行環境整治
參考文獻
- ↑ 始建於唐,鼎盛於明清的黃山老屋閣及綠繞亭景區,網易訂閱, 2019-3-28
- ↑ 老屋閣及綠繞亭 歷久彌新譜華章,古建中國 ,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