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胜天王所说般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梵Pravara-deva-ra^ja-paripr!ccha^)七卷。 陈·月婆首那译。 略称《胜天王般若经》。 收在《大正藏》第八册。 内容记载钵婆罗天王之问,对大众说甚深般若及其修习之法。 计分〈通达品〉、〈显相品〉、〈法界品〉、〈念处品〉、〈法性品〉、〈平等品〉、〈现相品〉、〈无所得品〉、〈证劝品〉、〈述德品〉、〈现化品〉、〈陀罗尼品〉、〈劝诫品〉、〈二行品〉、〈赞叹品〉、〈付嘱品〉等十六品。

简介

依圣语藏本所附加的经序,与《历代三宝纪》卷九之记载,梁·太清二年( 548),于阗国沙门求那跋陀赍本经之梵本入梁; 陈·天嘉六年(565),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将其译出。 此经与唐·玄奘所译《大般若经》卷五六六至卷五七三之第六会为同本。 但玄奘译本将第一〈通达品〉,分为〈缘起〉及〈通达〉二品,故总有十七品。 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将此经配与梵文Suvikrantavi-krami-paripr!ccha,但该梵文相当于《大般若经》第十六分,故配属于此译本是不恰当的。 ◎附︰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六章第二节(摘录) 《胜天王般若经》(与玄奘《大般若经》第六分同本),在次第与内容方面,一部分与《无上依经》相合,如〈法性品〉,从品初到‘行般若波罗蜜,如实通达甚深法性’,与《无上依经》的〈如来界品〉相合。 〈二行品〉与《无上依经》的〈菩提品〉十事的后六事──‘五者作事,六者相摄,七者行处,八者常住,九者不共,十者不可思惟’; 及〈如来功德品〉的大部分相合。 〈赞叹品〉的偈颂,一部分与《无上依经》的〈赞叹品〉相合; 〈付嘱品〉,‘受持此修多罗有十种法’,与《无上依经》的〈嘱累品〉相合。 《胜天王般若经》也与《宝云经》的全部内容相合,可以断定︰《胜天王般若经》是纂集《宝云经》、《无上依经》等而成的; 但不知为什么没有将《无上依经》义,全部纂集进去! [参考资料] 《彦琮录》卷一; 《大唐内典录》卷五; 《开元释教录》卷七; 《大藏经南条目录补正索引》。

部分经文

第一卷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通达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永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善得自在犹如大龙,唯阿难在学地须陀洹果,其名曰:净命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憍梵波提薄拘罗离波多毕陵伽婆蹉大智舍利弗摩诃目揵连须菩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阿尼楼陀摩诃迦栴延优波离罗睺罗,如是等四万二千人俱。 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俱,悉已通达甚深法性,调顺易化善行平等,一切众生真善知识,得无碍陀罗尼,能转不退法轮,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从他佛土为法来集,一生补处护持法藏不断三宝种,法王真子绍佛转法轮,通达如来甚深境界,虽现世间世法不染,其名曰:宝相菩萨、宝掌菩萨、宝印菩萨、宝冠菩萨、宝髻菩萨、宝积菩萨、宝海菩萨、宝焰菩萨、宝幢菩萨、金刚藏菩萨、金藏菩萨、宝藏菩萨、德藏菩萨、净藏菩萨、如来藏菩萨、智藏菩萨、日藏菩萨、定藏菩萨、莲华藏菩萨、解脱月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观月菩萨、普音菩萨、普眼菩萨、莲华眼菩萨、广眼菩萨、普行菩萨、普戒菩萨、智意菩萨、莲花意菩萨、胜意菩萨、上意菩萨、金刚意菩萨、狮子游戏菩萨、狮子吼菩萨、大音王菩萨、妙音菩萨、无染菩萨、月光菩萨、日光菩萨、智光菩萨、智德菩萨、贤德菩萨、华德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十六贤士跋陀婆罗菩萨为上首,贤劫菩萨弥勒菩萨为上首,四天王天四王为上首,三十三天帝释为上首,夜摩诸天须夜摩王为上首,兜率陀天[月*册]兜率陀王为上首,化乐天善化王为上首,他化自在天自在王为上首,诸梵天大梵王为上首,首陀婆娑天摩醯首罗为上首。 复有诸阿修罗王——娑利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如是等无量百千诸大阿修罗王。 复有诸龙王——阿耨大池龙王、摩那斯龙王、娑伽罗龙王、婆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各将眷属无量百千。 耆阇崛山纵广四十由旬地及虚空靡有间隙,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心合掌恭敬如来。 尔时,世尊百千大众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来面门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至佛所,右绕三匝,从面门入。 东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佛世界,有佛国土名曰庄严,佛号普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现在世为诸菩萨摩诃萨说一乘正法。彼佛国土尚无声闻、辟支佛名,况复修其法者?诸菩萨众皆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土众生不因饮食,但资禅定。 日月星光皆悉不现,唯佛光明照曜其国。无诸山陵,地平如掌。 有一菩萨名曰离障,与百千菩萨至其佛所,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斯光明照此国土?” 时,普光如来告离障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西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有佛国土名曰娑婆,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欲为诸菩萨说摩诃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放此光明。” 时,离障菩萨白彼佛言:“我今欲往娑婆世界,礼敬供养释迦如来,听受正法。” 彼佛告言:“善男子,今正是时。” 尔时,离障菩萨蒙佛听许,即与无量菩萨眷属来娑婆世界,至耆阇崛山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南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有佛国土名清净华,佛名日光,十号具足,菩萨名日藏。 西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宝华,佛名功德光明,十号具足,菩萨名功德藏。 北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清净,佛号自在王,菩萨名广闻。 东南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火焰,佛号甘露王,菩萨名不退转。 西南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功德清净,佛号智炬,菩萨名大慧。 西北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悦意,佛号妙音王,菩萨名功德聚。 东北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慧庄严,佛名智上,菩萨名常喜。 上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不动,佛号金刚相,菩萨名宝幢。 下方去此过十恒河沙世界,国名月光明,佛号金刚宝庄严王,菩萨名宝信,皆亦如是。 尔时,众中有一天王,名钵婆罗,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欲问,若蒙佛许乃敢陈疑。” 尔时,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如来、应供、正遍觉知,随所疑问,当为解说。” 尔时,胜天王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 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善哉!善哉!快问,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王所问,当分别释。” “善哉!世尊,唯然愿闻。” 佛告胜天王言:“大王,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者,所谓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修学般若波罗蜜,则能通达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优波憍舍罗波罗蜜、尼坻波罗蜜、婆罗波罗蜜、阇那波罗蜜。

“大王,云何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檀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以清净心,无所希望为他说法,不求名利但令灭苦,不见我说,不见听者,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法檀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无畏檀波罗蜜,观诸众生犹如父母、兄弟、亲戚,令一切众咸亲附我。 何以故?无始世来流转六道皆为亲戚。若有众生在怖畏难,菩萨摩诃萨尚以身命而救拔之,况应加恼? 不见我施无畏,不见受者,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资生檀波罗蜜,随诸众生资养之物种种布施令受十善,不见我施善及他受施,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不望报檀波罗蜜,凡行施时不望果报,菩萨法尔自应布施,不见我行,不见施报,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大悲檀波罗蜜,见诸众生贫穷老疾无救济者,起大悲心而发誓愿:‘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作归依处。’ 以少善根回向菩提为众生故,亦不分别我能救济及受救者,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恭敬檀波罗蜜,随他所须,菩萨摩诃萨身自取物,不令彼倦敬心授与,不见我能敬,不见彼受敬,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尊重檀波罗蜜,于诸众生悉起师僧及父母想,以尊重心合掌恭敬,若无财物惠以善言,不见我能尊重、他可重者,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供养檀波罗蜜,若见寺塔则应香华、灯油、扫洒供养,若见尊像毁坏、正法缺损则应治葺,若见众僧四事供养,不见我能供养、彼可供者,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无依止檀波罗蜜,不作是念,以此布施愿得生天或求天王,愿得生人若求人王,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希取。 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檀那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尸罗波罗蜜,作是思惟:‘佛阿含教及毗尼中说波罗提木叉,菩萨摩诃萨应学不见戒相及我能持,不著戒,不著见,不著我。’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作是思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止以持戒得,应当遍学菩萨戒行。’ 戒性清凉,寂静不生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作是思惟:‘云何持戒能断烦恼?烦恼三种——贪、恚、愚痴,又各三品谓上中下,须知对治: 贪欲重者修不净观,具足观身三十六物; 瞋恚多者修慈悲观多愚痴者修因缘观。’不见能观及所观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复作是念:‘云何菩萨摩诃萨离不正思惟? 菩萨摩诃萨不生是心:我行寂静,行离,行空,诸余沙门、婆罗门在喧挠中不乐空行。’ 见不二别,知自性离,即灭邪念。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虽知诸法离而深畏罪业,如佛所说,应持净戒修习功德乃至般若波罗蜜,少不善法不与共居,世尊所说譬如毒药多少皆害。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常生怖畏信行相应。 菩萨摩诃萨于空旷处独行无侣,或有沙门、婆罗门等,赍持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琥珀、珊瑚、砗磲、白玉以寄菩萨,不起贪著无有取心,作是思惟:‘世尊所说:宁自割身取肉而食,于他之财不与弗取。’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持戒坚固,若魔及魔眷属以妙色形逼试菩萨,心不动摇作是思惟:‘世尊所说:一切诸法如梦幻化。’ 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虽勤持戒,不求生人若作人王,不求生天若作天王。 身离三失,无口四过,意免三愆,如此持戒不见我能持,不见戒相,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尸罗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羼提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于其内心常能生忍,忧悲苦恼皆悉不随;亦学外忍,若他打骂终不生瞋; 亦学法忍,如世尊说:‘甚深实性无人无法,不生寂静即是涅槃’,闻如此说心不惊怖,作是思惟:‘不学是法,云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深观三毒如是贪瞋,于何处起? 何因缘生? 何因缘灭? 作是观察,不见有生及可生法,不见能灭及所灭法,如是忍心相续不断,于六时中无有间隙不择境界——父母国王我则须忍,余可以威即便加恶。 菩萨行忍不为报恩、名利、仁义、惭耻、怖畏,菩萨摩诃萨法应行忍,若人加害、挝打、骂辱,心不倾动。 菩萨摩诃萨若作国王王等,有贫贱人骂詈耻辱,不示威刑云:‘我是王,法应治剪’,即作是念:‘我于往昔诸世尊前发大誓愿,一切众生我皆济拔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若起瞋,则违本誓。’ 譬如良医发如是誓:‘世间盲翳,我悉治愈’,若自失明,岂疗他疾?如是菩萨为除众生无明黑闇,自起瞋恚,安能救彼? 不见我能忍,不见可忍,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羼提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毗梨耶波罗蜜,未灭令灭,未度令度,未脱令脱,未安令安,未学令学。 菩萨如是行精进时,有诸恶魔为作留难,谓菩萨言:‘善男子,莫修此法,空受勤苦。 何以故? 我往昔时曾修此法,未灭令灭,未度令度,未脱令脱, 未安令安,未学令学,空受勤苦都无实利。 我从昔来多见菩萨,修学此行并皆退转,汝可回心以取声闻、辟支佛乘而自灭度。’ 菩萨摩诃萨即便觉知告言:‘恶魔,汝复道去,我心如金刚非汝能坏,汝若作障碍自得长夜苦。’ 魔即不现。 若余菩萨修五波罗蜜未得般若波罗蜜者,菩萨摩诃萨如是精进,设百千劫亦能超过,况复声闻、辟支佛乘!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成就佛法众恶悉离,虽行精进不疾不迟,而发大愿:‘使我得身与世尊等,眉间白毫,顶上肉髻,佛转法轮,我亦如是。’ 譬如真金,众宝莹饰则为严净; 菩萨精进亦复如是,远离垢秽所谓懒惰、懈怠、疲极、不自觉知、不正思惟,离此垢秽即获清净智慧功德而共庄严,身不疲劳,心无厌怠,障道恶法一切不善皆悉灭除,其有助道向涅槃法悉令增长,少恶不起,何况其多! 假使十方恒沙世界满中大火如阿鼻狱,此世界外有一众生可度脱者,菩萨摩诃萨能从中过,况多众生! 可作是念:‘无上菩提不易可得,菩萨修行如救头燃,百千万劫如此重担难可荷负。’ 作是思惟:‘过现诸佛皆修此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亦如是正应修习,宁百千劫处地狱中使众生度,终不弃舍速取涅槃。’ 如是精进,心不自高于他不下,不见我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毗梨耶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禅波罗蜜,深种善根于大乘中,世世生生多习妙行近善知识,不生贫贱常在婆罗门、刹利大姓,正信三宝增长善法,因宿善根作如是念:‘众生长夜流转六道,苦轮不息皆由贪爱。’ 菩萨摩诃萨起厌离心,知从虚妄分别而有,修多罗中方便种种,说欲过患如槊、如矛、如刀、如蛇、如泡,臭秽不净无常,云何智人贪著此法? 即剃须发出家修道,未见令见,未得令得,未证令证。 闻说受持若世谛、第一义谛,如实修行,如法观察,所谓正见、正分别、正精进、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 “远离喧杂不求名闻,供养恭敬,身心精进,常无休息。 思惟此心多行何境? 若善、若恶、无记境界。 若行善境,则勤精进增长善根。 三十七品以治诸恶不善之法。 恶不善者——贪、恚、愚痴。 贪欲三品谓上中下:其上品者,若闻欲名遍身战动,心踊欢悦,不观欲过,厌离不生,无惭无愧——何谓无惭? 经游独行恒思欲境,心心相续,唯见妙好,不知过患,若其父母及余尊长呵彼所欲,于所尊前不觉起诤,是名无惭——此人命终当生恶趣; 中品欲者,若离境界,不恒生心; 下品欲者,但共言笑,欲情即歇。 瞋亦三品:上品瞋者,愤恚若发心惛目乱,或造五逆若谤正法,及大重罪五逆之恶,于百分中不及其一; 中品瞋者,以瞋恚故而造诸恶,即生悔心; 下品瞋者,心无嫌恨但口呵毁,随生悔过。 痴亦如是。 “虽作是观,知一切法如幻、梦、响、乾闼婆城,虚妄不实颠倒故见,灭外境界,内心寂静,不见我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禅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正智观色、受、想、行、识,不见色生,不见色集,不见色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何以故?自性皆空,无有真实,但虚名字而行般若波罗蜜化诸众生,终不为说无业果报; 一切诸法如梦如幻,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养育,而说有业果报。 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恶魔不能得便。 何以故?近善知识,成助菩提,离世间法,于诸如来甚深正法欢喜赞叹。 若天、若魔、沙门、婆罗门,除佛正智,无及菩萨。不见我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般若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优波憍舍罗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善巧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见华果,日夜六时供养诸佛及菩萨众,以此善根回向菩提,华树、果树亦复如是; 若闻如来修多罗中说甚深义,信乐受持为众生说,以此善根回向菩提; 若见如来塔庙形像,香华供养,令诸众生离破戒香,获得如来清净戒香; 扫洒涂地,令诸众生威仪齐整华盖覆罩,令诸众生皆离恼热; 入僧伽蓝,愿诸众生悉入涅槃; 若出伽蓝,愿诸众生出魔境界; 开伽蓝门,作如是愿,以出世智为诸众生启未开门; 若见关闭,愿为众生关闭恶趣及以三有; 坐时念言,愿诸众生坐菩提座; 若右胁卧,愿诸众生皆得涅槃; 起时念言,愿诸众生起离诸惑; 若洗脚足,愿诸众生远离尘垢; 礼佛旋塔,愿诸众生成天人师; 若有外道邪见难化,即自念言:‘我为彼师必不肯信,且作同学或为弟子。’ 虽处彼众戒行多闻胜诸外道,因尔降伏尊重为师言必信受,毁其邪法为说涅槃,令入正教精修梵行,禅定三昧得诸神通; 见多欲者,化为女人第一端正,令彼爱著,倏忽之顷示现无常,色变膖胀烂坏臭处,使其增恶起厌离心,即复本形为菩萨像而为说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无上果; 见大乘人离善知识学二乘道,不得其果唐失大乘,观彼根性即为说法入无上道,未发心者化令发心,已发心者教使坚固; 见持戒人犯少轻罪,不解忏悔,懈退忧愁,不复修道,即为说法,对治忏除,令道胜进。 菩萨摩诃萨少欲知足唯求法利,为众生说供养如来,成就六波罗蜜说法供养,是为檀波罗蜜行不违言,是尸波罗蜜若天、若魔不能坏乱,是羼提波罗蜜心心相续不觉疲倦,是毗梨耶波罗蜜专心一念不缘异境,是禅波罗蜜说法供养不见我、我所,是般若波罗蜜不见我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方便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尼坻波罗蜜。 菩萨发愿:‘不为有乐出离三界求二乘道。’ 作大愿言:‘一切众生、众生所摄皆入涅槃,然后我身乃成正觉。 未发心者即令发心,已发心者令其修行,已修行者令得菩提,得菩提者请转法轮,乃至分身舍利起塔供养。’ 复作愿言:‘若有世界诸佛成道悉无天魔,愿自智慧发无上心不由外缘。’ 又愿:‘我身常在世间,一切众生悉令成就。’ 愿:‘新发意诸菩萨等,若闻如来说甚深法心不惊怖,无边佛道,无边佛境,无边大悲,愿诸众生皆悉通达。’又愿‘我身常生秽国不生净土。’ 何以故?譬如病人,乃须医药,无疾不须。 不见我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愿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婆罗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能伏天魔,摧诸外道,具足功德智慧力故。 一切佛法无不修行,无不证见,能举阎浮提乃至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百千世界,能于空中取种种宝施诸众生,十方无量无边世界诸佛说法无不闻持。 不见我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是名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力波罗蜜。

“大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阇那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观五阴,生不见实生,灭非实灭,作是思惟:‘此五阴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养育。 凡夫众生虚妄著我,五阴非我,阴中无我,我非五阴,我中无阴。 凡夫愚惑不如实知,流转生死如旋火轮。 一切诸法自性本空,无生无灭,缘合谓生,缘散为灭,自性非无是故不生,自性非有是故无灭。’ 菩萨摩诃萨一切境界无有一法不通达者,修行如是智波罗蜜,二乘、外道不能掩蔽,以智观察从初发心至入涅槃皆悉明了,能以一法知一切境,一切境界即是一法。 不见我能修及所修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通达智波罗蜜。”

显相品第二 尔时,胜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何者是般若波罗蜜相?” 佛告胜天王言:“如地、水、火、风相,般若波罗蜜相亦复如是。” “世尊,云何地相?” 佛言:“普遍广大,难可度量,是为地相,般若波罗蜜相亦复如是。 何以故?如果普遍广大难思量故。 “大王,一切药草皆依地生,一切善法皆依般若波罗蜜生。 又如土地,增之不喜,减之不瞋,离我、我所,无二相故;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赞叹不增,毁皆不减,离我、我所,无二相故。 世间行来,举足下足悉依于地; 若求善道,趣向涅槃,应当依是般若波罗蜜。 又如大地,出种种宝;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生出世间种种功德。 又如大地,虫、蚁、蚊、虻种种诸苦不能倾动;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离我、我所,不可倾动。 又如大地,若闻狮子、龙、象之声终无惊怖;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天魔外道不能恐惧。 何以故?不见有人,不见有法,自性空故。

“又如水大,从高赴下,一切善法皆向般若波罗蜜。 又如水大,能润草木得生华果;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润诸三昧,生助道法,成一切智树,得佛法果利益众生。 又如水大,渍草木根,能使倾拔随流而去;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一切诸见烦恼习气,根本悉灭,永不复生。 又如水大,性本清净,无垢不浊;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体无烦恼故名清净,离诸惑故名为无垢,一相非异故名不浊。 如人夏热,遇水清凉; 热恼众生闻般若波罗蜜,亦即清凉。 如人患渴,得水乃止; 求出世法得般若波罗蜜。 又如水泉甚深难入,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诸佛境界甚深难入。 又如坑坎之处水悉平等,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一切声闻、辟支佛及诸凡夫皆悉平等。 又如水能洗地悉得清净,菩萨摩诃萨通达般若波罗蜜,离诸烦恼即得清净。 何以故?自性清净离诸惑故。

“又如火大能烧一切树木药草,不作是念‘我能烧物’;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能灭一切烦恼习气,亦不作念‘我能除灭’。 又譬如火悉能成熟一切诸物,般若波罗蜜亦能成就一切佛法。 又譬如火悉能干竭一切湿物,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竭诸漏流永不复起。 假使火聚在雪山顶,而无是念‘我能照远’;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皆悉能照声闻、缘觉及以菩萨,亦不作念‘我能照彼’。 又如禽兽,夜见火光恐怖远避; 薄福凡夫及以二乘,若闻般若波罗蜜恐惧舍离,般若波罗蜜闻名尚难,况复修学! 如夜远行,迷失道路,若见火光即生欢喜,知有聚落疾往投趣,至则安隐永无怖畏; 生死旷野有福德人,若闻般若波罗蜜,生大欢喜归趣受持,永离烦恼心得安乐。 如世间火贵贱共同,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凡圣等有。 又如婆罗门、刹利咸供养火,诸佛菩萨咸皆供养般若波罗蜜。 又如小火能烧三千大千世界,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若闻一句,则能焚烧无量烦恼。 “大王,般若波罗蜜,离垢无著寂静无边,无边智慧等达法性,犹如虚空性无所住,离相境界过诸觉观,心心数法无有分别,无生无灭自性离故。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世间希有,利益众生犹如日月一切受用。 “又譬如月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能除一切烦恼热毒。 又譬如月,世间乐见;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一切圣人之所乐见。 又如初月,日日增长; 菩萨摩诃萨亲近般若波罗蜜,从初发心乃至菩提渐次增长。 如黑分月,日日渐尽; 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烦恼结使次第灭尽。 如世间月,婆罗门、刹利咸所赞叹; 若善男子、善女人亲近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所赞叹。 如月游行遍四天下,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若色若心无处不遍。 如世间月,常自庄严;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性自庄严。 何以故?不生不灭,性本清净,遍一切法自性离故。 “如世间日,破一切暗,而不作念‘我能破暗’;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能破无始一切烦恼,亦不作念‘我破烦恼’。 又譬如日,莲华,而不作念‘我开莲花’;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能开菩萨亦无是念。 又譬如日,遍照十方,不作是念‘我能遍照’; 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能照无边而无照相。 又如见东方赤,则知日出不久; 若闻般若波罗蜜,当知去佛不远。 如阎浮提人,若见日出生大欢喜; 若世间中有般若波罗蜜名字,一切圣人皆大欢喜。 又如日出,月及星宿光悉不现;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二乘、外道德亦不现。 又如日出,方见坑坎高下之处;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世间乃知邪正之道。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自相平等,不生不灭,性是离故。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修空行,无所住著修道离障,远恶知识亲近诸佛,心心相续,通达平等随顺法界,十方国土,于其本处都不动摇,见诸佛法犹如现前。 “虽处世间世法不染,犹如莲花生在淤泥; 菩萨摩诃萨虽处生死,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故而不染著。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自相平等,不见不著,性是离故。 又如莲华不停水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不善法不得暂住。 又如莲华所在悉香,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若在城邑、聚落、人间、天上悉具戒香。 又如莲华体性清净,婆罗门、刹利、长者、居士之所爱重;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菩萨诸佛咸所爱敬。又如莲华始欲敷启能悦众心,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面门欢笑曾无颦蹙能悦众生。 又如世人梦见莲花亦是吉相,一切人天乃至梦中,闻见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是吉祥,况当真见! 又如莲华初始生时,之所爱护; 菩萨摩诃萨始学般若波罗蜜,诸佛、菩萨、释、梵、诸天之所卫护。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兴如是心,如理通达诸波罗蜜,满足佛法,教化众生,坐菩提树,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法轮,世间沙门、天魔,释、梵所不能转。 化度十方无边世界一切众生,平等济拔于,皆悉安置般若波罗蜜中,无归、无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欲见佛者即为示之作狮子吼,叹佛功德令众渴仰。 其心清净而不转移,意无谄曲远离邪念,所谓不念声闻、辟支佛法,尽诸垢秽无复烦恼,身无伪行离邪威仪,口无巧言如实而说,受恩常感轻恩重报,心不怀憾口恒软语。 如是修习清净之心,不见能污,不见可染,无二无别自性离故。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信如来三种清净,作是思惟:‘修多罗说如来法身、寂静身、无等等身、无量身、不共身,金钢身。’于此决定,心无疑惑,是名能信如来身净。 “复次思惟:修多罗说如来口净,如为凡夫授作佛记,亦为菩萨授记成佛。’ 信如是言,不相违背。 何以故? 如来永离一切过失,无诸垢秽,无有烦恼,寂静清净,若天、若魔、沙门、若梵,能得如来失者无有是处,是名能信如来口净。 “复次,修多罗说如来意净,诸佛世尊心所思事,若声闻、辟支佛、菩萨、一切天人无能知者。 何以故?如来之心甚深难入,非诸觉观,离思量境,如是信知,心不疑惑,是名能信如来意净。 “复次,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作是思惟:‘如佛所说,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不怖不疲,荷负重担。 其心坚固,曾无退转,次第修习诸波罗蜜,成就佛法无有障碍无边无等不共之法,所言决定,其性勇猛,成就如来广大之事。’ 菩萨摩诃萨于是事中,不疑不惑,深心信受。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作是思惟:‘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得无碍清净天眼、天耳、宿命智、漏尽智,于一念中通达三世平等智,如实观察一切世间:如是众生具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毁谤圣人,身坏命终当堕恶道;如是众生具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谤圣人,正见正业,身坏命终当生善道。’ 如实观察众生界已,作如是念:‘我昔发愿行菩萨道,自觉觉他,此愿应满。’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如是事不疑不惑,如实信受。 “大王,菩萨成佛所名为觉处,自觉名正觉,成就众生名正遍觉。 “大王,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信知如来出兴于世。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闻说一乘即便信受。 何以故?诸佛所说真实不虚,种种余乘皆佛乘出。 如阎浮提种种城邑、聚落别名,并属此洲,如是诸乘种种名说,皆属佛乘。 复作是念:‘如来世尊善巧方便,种种说法皆实不虚。 何以故? 世尊说法随众根性,是故分别说有三乘,其实一道。’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复作是念:‘如来说法深远音声,真实不虚。 何以故? 释梵天等以少功德,尚复能有深远音声,何况如来无量亿劫积习功德!’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作如是念:‘如来说法不违众根,若上中下皆使成就,众生各谓独为我说,诸佛本来无说无示。’ 菩萨摩诃萨于如此事不疑信解。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心微细,作是思惟:‘世间炽然大火之聚,所谓贪欲火、愚痴暗,云何当令一切众生皆得出离?若能通达诸法平等,名为出离。’ 如实知法犹如幻相,善观因缘而不分别。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作是思惟:‘诸法无本而有业报,诸佛菩萨凡所发言我知其意,既知意已即思量义,思量义已即见真实,见真实已济度众生。’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善巧方便为众说法,所谓一切诸法,皆悉无我、无众生、无养育、无人、无作者、无觉者、无生者、无见者,空无所有非自在性,虚妄分别因和合生。 “大王,若说诸法皆悉无我乃至无见者,为称理说空无所有,乃至生缘亦复如是。 “大王,夫其说法随顺法相,是名称理;不违法相与法相应,得入平等显现义理,名巧说法。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无碍辩才,所谓无著辩才、无尽辩才、相续辩才、不断辩才、不怯弱辩才、不惊怖辩才、不共辩才、天人所重辩才、无边辩才。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清净辩才,所谓不嘶喝辩才、不迷乱辩才、不怖畏辩才、不高慢辩才、义具足辩才、味具足辩才、不拙涩辩才、应时节辩才。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离大众威德畏故不嘶喝,坚住不怯智故不迷乱,菩萨处众如狮子王故无怖畏,离诸烦恼故不高慢,不说无义通达法相故义具足,善解书论文字世智故味具足,无量劫来习巧便语故不拙涩。 如是说法随顺四时,春如春说秋冬亦尔,应前说者不中后说,应后说者不前中说,应中说者不前后说,善知时故。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所得辩才令众欢喜,所谓爱语、面门常笑、不曾嚬蹙、发辞有义、能称如实、所说决定、不欺侮人、种种乐说,以柔软言令众欢喜,颜色宽和使他亲附,随义而说闻者悟解,称法相说为利益故,平等为说心无偏党,作决定说无虚妄言,种种乐说随众根性令得欢喜。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成大威德。何以故?非器不闻故。” 尔时,胜天王即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其心平等,云何不为非器者说?” 佛告胜天王言:“大王,般若波罗蜜性自平等,不见器,不见非器,不见能说及以所说,众生虚妄见说不说。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无相分别,犹如虚空一切遍满,众生亦尔不生不灭,声闻、辟支佛、菩萨及佛亦复如是。 无名字法假立名字,云是众生,云是般若,云有能说,云有所说,云有听者。 第一义中同是一相,所谓无相。 菩萨摩诃萨行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威德重故非器不闻。 “大王,般若波罗蜜不为非器众生说,不为外道说,不为不尊重者说,不为不正信者说,不为求法贸易者说,不为贪利养者说,不为嫉妒者说,不为盲聋哑者说。 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心无悭吝,不秘深法,非于众生无大慈悲,不舍众生。众生宿世善根,得见如来及闻正法,诸佛如来本无说心为此为彼,但障重者虽复在近而不见闻。” 尔时,胜天王白佛言:“世尊,何等众生堪闻诸佛菩萨说法?” 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具正信者,诸佛菩萨即为说法,根性纯熟堪为法器,于过去佛曾种善根,心无谄曲威仪齐整,不求名利亲近善友,利根性人说文知义,为法精进不违佛旨。 大王,诸佛菩萨为如是等众生说法。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作法师善巧说法,云何巧说? 说法为利益佛法而说佛法竟不可见,虽说波罗蜜而波罗蜜竟不可得,虽说菩提而说菩提竟不可得,虽断烦恼而说烦恼竟不可得,虽为涅槃而说涅槃竟不可得,虽为须陀洹、向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而四果向竟不可得,虽为辟支佛果而辟支佛果竟不可得,断除我见而说我见竟不可得,说有业报而说业报竟不可得。 何以故?名字所得非是实法,法非名字非言境界,法非可议非心所量。 名字非法,法非名字,但以世谛虚妄假名有说,无名字法说为名字。 名字是空,空无所有; 无所有者,非第一义; 非第一义,即是虚妄凡夫之法。 “大王,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巧说法。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得无碍辩才,随众生根性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    [1]

参考文献

  1.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