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般若經

 

 

 

目录

般若经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类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

读音

般(bō)若(rě)经

作品背景

般若经 “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略称,是指一种大乘佛教的佛、菩萨所具有的不同于凡俗之人的智慧,它既是大乘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观察一切事物的准则。 般若类经典在印度出现较早,大约在印度案达罗王朝中叶(约公元一世纪中叶),般若类佛经就已问世,龙树时代(公元二或三世纪)流行的般若类经典有《小品般若》和《大品般若》两种。 所谓“大品”、“小品”是指两部《般若经》在篇幅上有大小长短的区分,而它们的中心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在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78—189年)所译的《道行般若经》十卷。

作品简介

小品般若经又被七次翻译,译本分别是:东汉竺佛朔译的《道行经》一卷; 吴国康僧会译的《吴品经》五卷; 吴国支谦译的《大明度无极经》四卷; 西晋竺法护译的《新道行经》十卷; 东晋祗多蜜译的《大智度经》四卷; 前秦昙摩埤、竺佛念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卷; 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品般若经》译介的要迟些,到南北朝时先后有三个译本:西晋竺法护译的《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五卷; 西晋无罗叉、竺叔兰合译的《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 后秦鸠摩罗什、僧睿等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十卷。 译介般若经的集大成者是我国著名高僧玄奘。 他在晚年以极大的毅力编译了六百卷的巨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从而使汉译般若经得以完备。

作品赏析

《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就是“性空假有”。 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故称为“性空”。 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就称作“假有”。 “性空”和“假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只有获得般若智慧,才能在观察事物时,不为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才能摆脱世俗认识的束缚,把握佛教真谛,达到觉悟的境界。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般若经》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缘起”说。“缘起”说是奠定“假有性空”思想的理论基础。 般若所述的“缘起”是在小乘缘起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小乘佛教思想以“十二因缘”为中心,宣传“业感缘起”。 大乘般若由小乘所倡的“人无我”、发展到提倡“法无我”,并把“人无我”、“法无我”统称为“无自性”,用“无自性”去表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可以自我主宰、自我规范的本性和规律,也就是没有自己的本质属性。般若所说的“性空”就是针对这种“无自性”而言的。 由于用“无自性”的概念来说明一切事物现象,故即使小乘佛教所讲的“无我”更彻底,也改造了小乘“缘起”说本身。 《般若经》将世界上一切生灭现象和体现生灭现象的主体,都看成是由因缘造成的,离开了“因缘”,就体现不出“性空”之所在。 《般若经》还将小乘的讲述以人生过程为核心的十二因缘说扩展为解释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因缘说。 般若还反对将十二因缘和涅槃视为实有其性的小乘理论,认为因缘本身就体现着无自性,故决不可当真地消灭一个世间世界和再生出一个涅槃世界。 《般若经》认为凡是因缘所生法,也都是“有”,因这是一种“无自性”,不真实的“有”,故被称为“假有”。 根据“假有”理论,将他们所否定的一切,用另外一种形式全部肯定下来,既肯定现实社会一切秩序的“有”,也肯定了彼岸佛的世界的“有”。 由于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因缘法”,故一切现象都是“假有性空”; 但主宰一切事物现象的“因缘法”不是“假有性空”,而是真实的存在。 二、关于“本无”说。“本无”,后来译作“如”、“真如”与“实相”、“真实”等词,在般若学中都表示“性空”的意思。 小乘诸派将佛所说的一切法都看作实有其体的真实存在,这使佛教思想日益僵化,使宗教本身丧失适应社会需要的活力,呈现逐渐衰落的危机。 大乘般若认为“经法本无”,否定了小乘把佛或佛经语言概念实体化的理论观念。 “本无”的原义,就是对视假象为真实的否定,人们对于“本无”的认识,只能通过对世俗的一切认识的彻底否定来获得。 这样,“本无”就是事物现象的本质,这种本质只有在对现象的彻底否定中才能体现出来。 当然,“本无”也不能离开现象去获取,因为“本无”正是通过现象的不真实性得以体现的。 《般若经》把“本无”思想应用于具体范畴,形成“无住”、“无得”、“无相”、“无生”等观念。 “无住”是指不住于“名言”; “无得”指思维对对象的“自性”无所得; “无相”指思维不执着于“事相”; “无生”指思维视现象无生灭变化。 三、关于“方便善巧”。 佛教教义的宣传与推广,离不开“方便善巧”,即灵活应用。 般若和“方便善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般若是成佛之母; “方便善巧”是般若的具体运用; 没有般若,“方便善巧”就失去原则目标,而没有“方便善巧”,般若就不易推行。 故《般若经》甚为重视“方便善巧”,认为没有它,就有堕入小乘的危险。 “方便善巧”是连结世间与出世间的纽带,也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品影响

《般若经》在魏晋南北朝颇为盛行,并与同时期的玄学思想互相影响,互相推波助澜,以至在上层门阀士族阶层中更是风靡一时,当时的名士若不懂得一点般若学,就有失名士的派头,若名僧不能谈玄说理,也有损名僧的身份。 《般若经》在玄学思想影响下,后来形成般若学的“六家七宗”,可见影响之大。 《般若经》这部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经典,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奠基之作,稍后出现的《华严经》、《法华经》及《涅槃经》等都是在它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各成体系的。 唐代玄奘法师所译的六百卷本《般若经》,分为四处(集)十六会(编)二百七十五分(章),其中的第四会和第二会分别是《小品般若》和《大品般若》的重译。 唐玄奘全译《大般若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学中大乘空宗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作品评价

《般若经》,从而在我国开启了义学的先河; 同时将西域佛教传入我国,也促进了东西政治、文化的交流。

作品成就

《般若经》是以般若为指归,以空观为原则。 其结果,使人们在禅法上致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般若经》贯彻大乘中观一切皆空的思想,提出要以“十八种观,令诸法空”。 这“十八空”的归宿是所谓“自性空”,认为一切现象本质是空,没有自性,即没有独立存在的自体(实体)、主宰,毋须外在的根据,也不必求诸内心的帮助。 般若智慧的应用,便是对现象世界达到空一切、一切空的认识。

作品荣誉

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础,稍晚形成的《华严经》、《法华经》及《涅盘经》等都是在般若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作品现实意义

《般若经》把人们对现象世界的正常认识称为俗谛,即世俗的真理,认为这是“颠倒”的,“凡夫愚人”的认识。 而人们又执著这种认识,从而产生种种贪爱,使之流转生死,不得解脱。 而只具有“般若”这种智慧的佛、菩萨才能彻悟“诸法性空”的真理,这就是“真谛”。 菩萨就是用“般若”这种智慧引导众生,从执著的迷妄认识中,领悟“诸法性空”的道理,摆脱生死苦恼,获得解脱。 在佛教修行方面,《般若经》提出了“菩萨乘”思想。 菩萨(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意译曰“觉有情”,指修持六度,求无上菩提(般若智慧),利益众生,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菩萨乘以广度一切众生为目的,即引导众生,通过六度修行,体语诸法性空的道理,成就佛那样的觉悟(佛果)。

相关作品

金刚般若经 序 胡吉藏法师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斯乃是三观之虚明。一实之渊致。昔仙人苑内未耀此摩尼。今长者园中方洒兹甘露。 良由小志先开故早驰羊鹿。 大心始发方驾此白牛。 斯乃正教之供范萨埵明训。 非云非雨德润四生。 非日非月照明三界。 统万行若沧海之纳众流。 荡纷异若冬霜之凋百草。 若具存梵本应云跋阇罗般若波罗蜜修多罗。 此土翻译金刚智慧彼岸到经。 明无累不摧称曰金刚。 无境不照曰为般若。 永勉彼此名波罗蜜。 经者训法常也 。

金刚般若疏卷第一 胡吉藏法师撰 玄意十重。 一序说经意。 二明部傥多少。 三辨开合。 四明前后。 五辨经宗。 六辨经题。 七明传译。 八明应验。 九章段十正辨文 问佛以种种因缘说摩诃般若。 今有何等义故演说是经。 答摩诃般若广为菩萨说菩萨行。 此经为诸大人 略说大法。 如经云。 佛告须菩提。 此经为发大乘者说。 为最上乘者说故。 问曰云何为诸大人略说大法。 答曰佛法无量。 略说因果则总摄一切。 因者所谓菩萨真实大愿真实大行。 言大愿者如经。 菩萨住般若心中欲遍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盘。 而实无所度。 言大行者如经。 菩萨不住于法而行布施等一切诸行。 而无所行。 若不以般若心发愿则愿不成愿。 若不以般若心修行则行不成行。 是故菩萨欲修愿行要须般若。 是名因义。 所言果者。 菩萨以行无所得因故得无所得果。 无所得果即是如来实相法身。 如经。 不可以诸相得见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为法身。 今欲为诸大人说此因果故说是经。 复次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真实分别利益功德故说此经。 如经云。 佛灭度后后五百岁。 般若中能生一念净信。 外为诸佛护念。 内得无边功德。 胜舍大千珍宝亦胜舍恒沙身命。 复次为欲说第一义悉檀故说是经。 第一义悉檀者所谓诸法实相。 灭一切戏论过一切言语。 亦无所过亦无所灭。 譬如火炎四不可触的无所依止。 如经。 不可取不可说。 谓不可取心行断。 不可说言语灭。 即是第一义悉檀。 复次以大悲心受请说法。 故说是经。 如法华云。 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 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盘。 尔时梵王稽首劝请。 众生根性为上中下。 愿开甘露门为演说法。 是以如来便趣鹿苑说乎四谛。 乃至祇园演于般若。 问曰昔鹿苑说四谛可为梵王。 今祇园演于般若。 何阙受请。 答曰梵王所请非止小法。 如来受请本为大事。 大事者所谓般若波罗蜜是。 复次佛欲集诸法药愈难愈病。 故说是经。 所以者何。 一切众生有二种病。 一者身病。 谓老病死。 二者心病。 谓贪嗔痴。 自有生死已来不得般若药故。 无人能治此病。 佛以般若金刚摧破二病。 故说是经复次欲增诸菩萨念佛三昧故说此经。 一切众生虽欲念佛不识如来多堕邪观。 如经。 以色见我音声求我则堕邪道不能见法身。 法身者以正法为身。 故秤法身。 故华严经云。 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非趣。 悉皆寂灭相。 正法性者则是实相。 斯经盛明实相。 即是盛明法身。 故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 为斯观者名为正观。 异斯观者名为邪观。 复次欲显示中道拔二边见故说是经。 如经。 发三菩提心者。 于法不说断灭相。 菩提心者即是道心。 道谓正道。 发正道心。 岂堕断常。 若堕断常。 即发断常心。 是则不名发正道心。 今欲令诸菩萨发正道心断常观息故说此经。 复次欲说异法门异念处故。 故说此经。 昔说善门不善门记门无记门常无常苦乐等念处。 今欲说非善门非不善门非记门非无记门非常非无常念处。 如经。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复次欲转众生深重鄣故说此经。 下云。 应堕恶道以受持经故。 三恶道消灭当得三菩提。 如是种种因缘。 并是依经文及影龙树大论故说般若因缘。 问曰为何等位人说是经耶。 答曰有人言。 般若是高位所行。 我等凡夫岂预斯事。 故望岸自绝。 今谓不然。 此人乃是无碍法中自作障碍。 可不悲乎。 若言般若必在高位。 高位之人本自不堕恶道。 何俟习行方得离耶。 今经言。 欲不堕恶道不生卑贱家。 欲世世人天净土受乐乃至究竟大般涅盘。 须学般若。 此意乃明应堕恶道者行般若故不堕。 故从薄地凡夫已上乃至十地已还。 皆须学般若也。 复次有婆薮盘豆弟子金刚仙论师。 菩提流支之所传。 述亦说般若缘起。 所以说般若者为断众生十种障故。 言十种障者。 一无物相障。 二有物相障。 三非有似有相障。 四谤相障。 五一有相障。 六异有相障。 七实有相障。 八异异相障。 九如名义相障。 十如义名相障。 此之十障障于般若。 八障般若一一障中皆对十障。 所言无物相障者。 众生久劫已来著我我所多滞有病。 是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毕竟空。 但禀教之徒闻毕竟空便起邪见。 谓无因果则失二谛。 此之断见障于般若。 为此障故佛说斯经。 如经。 菩萨不住一切法行于布施等一切诸行。 故以万行为因法身为果。 所以虽毕竟空而因果无失也。 所言有物相障者。 前是断见。 今是常见。 禀教之徒既闻菩萨行因得果。 便谓因是能感果能酬有能行之人所行之行。 是则无见虽泯有念还生。 故名为障。 为是障故说般若治之。 如经。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则非菩萨。 见有法相非法相亦非菩萨。 虽复行施三事恒空。 因果宛然而未曾感应。 类如空中种树。 亦同空里织罗。 岂得闻有便起常见。 所言非有似有相障者。 禀教之徒闻上菩萨不著有无。 而便生异见。 若使有无皆不可得何得有万用不同。 故如六尘异对四大互反。 以有万用故知不无。 问曰云何名为非有似有。 答曰譬如阳炎非有似有。 众生所见万用之有。 此所见有非有似有故秤为障。 云何治之。 还以喻破。 譬喻如阳炎虽复似有而实非有。 所见之有亦本自非有。 如经。 一合相者则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下梦幻泡影亦是破之言谤相障者。 或者闻上第二有物相障法体是空。 次闻第三万法用空。 便谓生死涅盘众生佛性一切皆空。 作此空见便谤佛性。 所以者何。今 辨空者生死虚妄。 可得是空。 佛性非妄。 是故不空。 是以经言。 空者二十五有。 不空者大般涅盘。 此经下文云亦非无相。 非无相者。 正明佛性非是无性相。 问曰涅盘可明佛性。 般若何有此说。 答曰涅盘明佛性。 般若未明佛性。 此是诃梨门人作如此说。 今婆薮弟子明般若佛性乃是眼目异名。 是故般若亦明佛性次第五第六一有相障异有相障者。 此即一异相对。 斯之一异。 通内外两计备一切诸法如僧佉计一世师计异尼乾子计亦一亦异若提子计非一非异。 斯之四执皆障般若。 又如学佛教之徒。 或言二谛一体异体。 或言相续假故一。 实法灭故为异。 如此定执亦障般若。 云何治之。 如下文说。 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 亦应云。 如来说异散相则非异散相。 但凡夫贪著见一合相亦凡夫贪著见异散相。 故诸佛菩萨检此一异。 究竟无从名破一异。 第七第八实有相障异异相障者。 此之两障执教执相。 以为一双。 言教执者。 上来六章事并皆空破除。 惑者便云。 如其无者佛何故说。 以佛说故则知不无。 由如色法。 如其是无不应说色。 以说色故则知非无。 以执佛说言法实有故名为障。 云何治之。 如下文说。 菩萨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若有六尘云何不住。 以不住故则知无六。 如来虽说有六但假名字。 云何执于假名便言实有。 异异相障者。 惑者云。 若诸法但有假名无实体者。 云何诸法各各有相。 如见鹄知池见烟知火。 名为标相颈细唇粗底平腹大。 是瓶体相。 角[绛-糸]垂壶。 是为牛体相。 既有此诸相。 不应但有假名。 作此执者即名为障。 云何治之。 如经云。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若实有相云何可离。 以其离故则知无相。 第九如名义相障。 第十如义名相障。 所言如名义相障者。 惑者云。 若诸法无有相者云何有名。 以有名故则知有相。 如以火名召火则得火来不得水至。 以水名召水则得水来不亦得火至。 故知有名以表于法则法体不无。 作此谓者即秤为障。 然此第九与第七障不同者。 第七则执于佛教以生迷著。 今则直寻相名言有物体所以为异。 云何治之。 如下经云。 说微尘则非微尘。 如聚微尘则成细色。 如聚细色乃至成于世界。 虽有世界之名而实无其体。 乃至虽有微尘之名而实无其体。 既无其体焉得有名。 如肇公云。 名无得物之功。 物无应名之实。 名无得物之功则非名。 物无应名之实则非物。 非名非物名物安在。 第十如义名相障者。 惑者言。 若诸法无体。 云何众生受用万法。 既其受用则有万法之体。 以有万法之体则有万法之名。 以体证名故祥为障。 云何治之。 如下经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内心外境悉无所有。 云何言有法体以体证名耶。 问曰此之十障般若治之。 今为当用此释。 为当不用。 答曰若必言有。 惑是能障。 解是能灭。 还是生灭观。 义即是障也。 便须破之。 若言般若为能破障为所破。 为见故破。 不见故破。 为独故破。 为伴故破。 如此检责即不见惑之可灭解之可生。 此即非解非惑无生无灭。 如此事了悟始名般若也 第二重明般若多少。 问曰般若波罗蜜凡有几种。 答曰备探南北遍捡经论。 部数不同。 第一有二种。 出大智论。 第四十一及九十九卷云。 般若有二种。 一共声闻说。 二但为十地诸大菩萨说。 下位之所不闻。 今诸部般若多是共声闻说也。 第二有三种。 三种者释论第六十七卷云般若部云般若部傥有多有少有上中下。 谓光赞放光道行也。 旧云。 光赞有五百卷。 此土零落唯有十卷。 或分为十二卷。 有三十七品。 即是上品。 次放光为中品。 道行为下品也。 放光有二十卷。 是古大品。 道安法师所讲者。 今新定本有二十七卷。 或为二十四卷。 对小品为大品。 于前三部实应是中品也。 道行即是小品。 有十卷。 即有新定本。 有七卷。 释论七十九卷云。 般若义乃无边卷数有限。 谓小品放光光赞既前列。 余二同前。 而以小品名代道行也。 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 第三明四种般若者。 长安睿法师小品序云。 斯经正文凡有四种。 多则十万偈。 少则六百偈。 此之大品犹是外国中品耳。 随宜之言复何足计其多少。 虽习四名而不列数。 有人云。 当以金刚足前三部以为四也。 然金刚止有三百许偈。 睿公云。 少则六百偈。 故知未必用金刚足之。 次明五时般若者。 出仁王经。 初云释迦入大寂定众相谓言。 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大众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天王问波若光赞波若。 今复放光斯作何事。 既列四种于前。 第五最后说仁王护国般若。 又大悲比丘尼本愿经末记。 或在仁王末记云。 五时波若者是佛三十年中通化三乘人也。 第一佛在王舍城说大品般若。 小品从中出。 第二佛在舍卫祇洹精舍说金刚波若。 本有八卷。 淮南零落唯有格量功德一品。 别为一卷存其本名亦云金刚。 第三佛在祇洹说天王问波若。 大本不来汉地。 此土唯有须真天子问波若七卷。 法才王子问波若三卷。 四天王问波若一卷。 并出其中。 第四佛在王舍城说光赞般若。 成具道行广净。 此三部从光赞中出。 第五佛在王舍城说护国波若。 次流支三藏云波若应有八部。 第一部有十万偈。 第二部有二万五千偈。 此之二部犹在外国。 第三部有二万二千偈。 即是大品。 第四部有八千偈。 即是小品。 第五部有四千偈。 第六部有二千五百偈。 此之二部亦未传汉地。 第七部有六百偈。 即是文殊师利波若。 第八部三百偈。即是此金刚波若。 又言。 有光赞大空道行等流支三藏云。此皆十万偈波若中一品。 非是别部。 今以释论验之。不同流支所说。 释论云。 波若部傥有多有少有上中下。 云何言光赞道行非是别部耶。 又大论第百卷云。 如此中波若或有二万二千偈。 大波若有十万偈。 诸龙天宫有千亿万偈。 以其寿命长远念力坚强故堪闻多说。 人中寿命短促忆识力弱止有少许文字。 若尔岂局在五时限现于八部耶。 第三辨开合。 问余经曾无再说。 何故波若诸部无量。 答佛经无量。 来汉地者盖不足言。 但今唯见波若多部未见余经多耳。 而今且论波若多部者。 众生入道要由波若。 所以者何。 一切凡夫未得道者皆由有所依著。 波若正破众生有所依著。 故说无依著之法。 波若是真实忏悔故。 诸大乘经辨真实忏悔皆依般若。 如普贤经云。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大涅盘亦云。 若闻无作无受。 王之重罪必得除灭。 问诸经各说无所得法各灭重罪。 云何独言诸经灭罪皆依波若。 答诸大乘经虽并是无依无得。 但波若多作无依无得之说正破众生依得之病。 余经不尔。 至如涅盘正明常无常。 法华明会三归一之法。 华严广明菩萨因果德行。 不正辨无依无得。 为是义故众经说得道之与灭罪要须波若。 是以般若有多部不同。 取其大要。 众生常有依得之病。 是以如来常说无依得法。 如二夜经云。 佛从得道夜讫至泥洹夜常说波若。 五时之与八部何足为多。 问般若五时为五部。 华严八会何故不为八部。 八会既合为一部。 五时何不合为一部。 答通而为论皆得相类。 今不尔者。 华严八会此义则前后相成。 如前说。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大小相海。 此即浅深次第因果相成。 故得合为一部。 五时般若非是浅深次第前后相成。 故各开五部 第四重明二经前后。 问摩诃般若金刚般若何者前说。 答云开善法师。 会稽基法师。 姑苏华山颜法师。 大领师等。 皆云。 如仁王所列前说摩诃次说金刚。 更以两义证之。 一者大智论云。 前未说菩萨行。 今始欲为弥勒等说菩萨行故说波若。 若前已说金刚波若。 则是已说菩萨行。 不应言未说也。 二者金刚波若经初云。 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属诸菩萨。 未说摩诃般若。 则未有菩萨。 云何付属护念耶。 今说摩诃竟方有菩萨。 故后说金刚般若始得明护念付属菩萨也。 次有人言。 前说金刚后说大品。 何以知之有三义三文往证。 三义。 一金刚是破相之名。 十二年中名有相教。 受字之徒生分别相。 封执难祛。 佛初开此经明无相深理破彼相著心。 故假金刚强喻空解。 二者说此经。 止集千二百五十比丘等不广集天人菩萨。 正为将明甚深空理化著相众生。 欲令亲近弟子在前悟解。 因此得便传教义成。 便声闻助佛扬化。 菩萨理中近佛事迹更远。 又欲令菩萨转教。 声闻望岸而退故。 前为常随佛者说于此经。 三者形小故有大。 前说此经甚略。 未广明菩萨万行。 名为小。 后演放光般若。 此始复广明无相解万行差别。 名为摩诃般若。 以此义往推故知。 金刚般若是第一时说。 摩诃般若次在第二。 次文证亦有三。 一者此经下文须菩提问佛云。 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 若尔前已说大品。 无量众生得信悟解。 转教说法。 善吉于大品教门曾无此疑。 今至此经方复致问。 在义难解。 二者善吉领解云。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若尔前佛说大品。 岂不能说经转教耶。 得言不闻深经。 若闻而未悟。 岂能转教。 三者善吉答佛。 不应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若尔前已闻大品。 云何执色相是佛。 若生此执非谓解空。 故知直执昔日相教故谓色身为佛。 而开善举两义为证。 今须释之。 一者大智论云。 说摩诃已前未明菩萨行者。 此是未广明菩萨行耳。 非不已略说金刚。二者云。 未说大品故未有菩萨善付属者。 此事不然。 今明。 佛初成道以三乘度人。 岂无菩萨付属。 弥勒即是其人。 以文义往推故知前说金刚波若也。 今明。 此之二释未可专判。 随宜之言复何可定其前后。 或可一时具说多部。 或可一部具经多时。 至大品中更当委释 第五辨经宗。 问此经以何为宗。 答释者不同。 有人言以无相境为宗。 所以者何。 明此经正遣荡万相明无相理故以无相之理为此经宗。 有人言。 此经以智慧为宗。 自有二说。一说云。 慧有二种。 一者因中智慧。 二者果中智慧。 今正以因中智慧为此经宗。 凡有四文为证。 一者大品初云。 欲得一切种智当学般若。 此意言。 欲得佛地智慧当习因中智慧。 二者劝学品通劝三乘学般若。 此经未说二乘作佛而劝令学般若。 证般若但在因中非是果也。 三者释论初云。 为弥勒等说菩萨行故说般若。 故知是般若因中之行。 至果则转名万德。 四者释论四十九卷云。 因中名般若。 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 故般若不属佛但属菩萨。 又云。 般若成佛时转名萨般若。 佛智穷坚极利。 即是金刚萨波若。 今既说波若。 故知但明十地无漏。 所以是因中般若为宗。 有人言。 从初地以上终乎佛果。 皆平等悉为经体。 此则因之与果并为经宗。 即开善旧用因慧中。 复有二说。 有人言。 但取无相实慧以为经宗。 故胜鬘经云。 金刚喻者是第一义智。 有人言。 实智方便智悉为经宗。 故大品二周之说具明二慧。 有人言。 境之与智合为经宗。 故瑶法师云。 语经宗极则以实相为宗。 明圣心则以妙智为主。 是故境智合为经宗。 问如斯等说何者是实。 答有人言。 皆有道理悉是佛语故。 有人言。 如此诸说并悉失般若意。 又有人言。 唯我一解是。 余释尽非。 如庄严云。 因名金刚果非金刚。 以因中断惑果地不断。 开善云。 因果俱金刚。 因果俱断惑。 故云佛智断佛菩提智断。 今明般若无一定相。 如大火炎四边不可触。 岂得各定执。 今当一一责之。 若言境是波若。 而今般若于汝正是智慧。 云何辨于般若不以般若为宗遂取非般若为宗。 次责问若以智慧为宗者。 大智论云。 般若深重智慧轻薄。 今既说深重般若。 何故不取深重般若为宗而取轻薄智慧为宗。 次问若取因中智慧以为般若。 是亦不然。 所以者何。 经中有种种说。 或云因名般若。 果称萨般若。 或因果悉称般若。 如大经。 三德之中有般若德。 故知般若亦是果名。 不应偏执。 次问若言始从初地终至佛果通取因果为宗者。 是亦不然。 释论云。 有人言。 漏无漏慧皆是般若。 有人言。 但无漏慧是般若。 龙树无的取舍。 何因缘故而汝偏执。 又问若言般若通因果者。 何故释论但云是因。 斯则得通复失其别。 次责若言境智合为宗者。 亦应境智合为般若。 于汝义中。 智是正般若。 境是相从般若。 亦应智是正宗 境是相从宗。 此与前说更复何异。 次问若言七家皆是者。 此不识得失耳。 如愚痴盲人不知道路通与不通皆言是道。 故复为失也。 次问若言庄严为是开善为非者。 开善亦以开善为是。 庄严为非。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竟谁是耶。 如大品云。 是见实余妄语耳。 问山门解释与他为同为异。 答若求由来众解若得。 可问与今义同异。 求竟不可得。 将谁同异耶能如此。 不同不异不自不他无依无得。 一无所住。 即是般若之玄宗也。 作上解有所依住。 皆非般若宗也。 今明般若无有定相。 随缘善巧。 义无不通。 而正般若未曾境与不境智与不智乃至因与不因果与不果。 方便随缘。 在因名因。 在果名果。 在境名境。 在智名智。 故果因境智必得名悉得。 如肇师云。 原夫能境智因果者岂境智因果之所能。 良以非境非智能境能智。 非因非果能因能果等耳。 而今就文为论。 一往方言。 般若非因非果正以因果为宗。 问以何义知因果为宗。 答经及论文并作此说。 经云。 发菩提心住般若乃至无住相布施。 如此大愿大行即是因义。 次得如来无为法身。 即是果义。 论文至信者章中云说因果深义。 于彼恶世时不空必有实故知明因辨果事已究竟。 然后方明信受。 故知因果为此经正宗耳。 第六辨经名更开五句(一解佛说二释金刚明解般若四释波罗蜜五三经)。 经曰金刚般若波罗蜜。 释曰。 经题有二种。 一者具足。 二者不具足。 具足应言佛说金刚般若。 不具足但云金刚般若。 问曰。 余经何因缘故不题佛说。 答一切诸经佛口自说。 皆悉应题为佛说也。 而不题者存略故。 问曰。 何故此经题为佛说耶。 答曰。 大智论云。 有五种人说。 一者佛口自说。 二者弟子说。 三者诸天说。 四者仙人说。 五化人说。 今此经是佛口自说非余人说。 是故题佛说也。 问曰。 余经亦是佛口自说非余人说。 何故不云佛自说。 答曰。 已如前说理实应题。 以存略故。 复次如大品等经。 命须菩提说。 非佛自说。 是故不得题为佛说。 但云摩诃波若。 波若具兼师弟子二说。 此经不尔。 虽对须菩提而佛自说非命说也。 复次以理言之。 应题佛说。 所以者何。 诸外道六师等辈亦皆说经。 今恐堕邪见欲简异六师故。 题佛说使人信受法也。 复次道不孤运。 必由人弘。 法虽佛师要由佛说法乃得弘。 以是义故题能说之人所说之法。 则于义具足也。 二释金刚。 问曰。 金刚为是譬名。 为是法名。 答曰。 有人言。 金刚是譬。 如世间中金刚宝坚而且利。 譬于波若体坚用利。 今谓不然。 所以者何。 汝于法譬生二见故。 谓金刚但譬而非法波若但法而非譬。 则譬碍于法不得以譬为法。 法碍于譬不得以法为譬。 复次若言借世金刚喻般若者。 亦应借世智慧以譬般若。 若言般若自有智慧非世间智慧。 亦应自有金刚非世间金刚也。 复次若言金刚是譬喻者。 摩诃之名亦应是譬喻。 若言般若广大体是摩诃。 亦应般若坚利体是金刚。 问汝今何故作如此难。 答波若名为真实之法。 无所依止。 不可言大。 不可言小。 不可言法。 不可言譬。 过一切语言。 灭一切观行。 今非小大叹美为大。 非金刚非不金刚叹美为金刚。 非小非大寄大以宣之。 大既是法。 非金刚非不金刚寄金刚以宣之。 金刚亦得是法。 借金刚以目之。 金刚既是譬。 寄大以目之。 大亦是譬。 故以譬言之一切皆是譬。 以法言之一切皆是法。 复次金刚是譬般若是法。 金刚是喻非喻为喻。 所喻之理非理为理。 非理为理虽理而事。 非喻为喻虽事而理。 虽理而事故知非理。 虽事而理故知非事。 是以般若未曾理事。 但无名相中假名相说。 故金刚为事。 般若为理。 此是不二二义为众生故假名相说二。 岂定二耶问云。 何是金刚耶。 答曰。 大智论云。 外国名越阇。 此言金刚。 又华严经云斫家罗。 此翻金刚围山。 又旧相传直云跋阇罗。 真谛三藏云跋阇罗侈(台履反)迦(居伽反)问曰。 旧翻跋阇罗为金刚出何处文。 答贤愚经第二卷。 波斯匿王丑女名跋阇罗。 晋言金刚。 问曰。 汝以金刚喻般若者。 此有何义。 答曰。 如世间宝金刚第一。 出世间宝般若第一。 复次如金刚宝一切世人不能秤价。 般若法宝所有所生功德一切世人不能秤量。 复次如金刚宝若置山顶及在平地。 直过无碍。 到金刚际同性乃住。 般若金刚亦复如是。 置福山顶若罪平地。 直过无碍。 到诸法实相非罪非福非有非无同性乃住。 复次如世金刚宝照彻清净。 故罗什云。 方寸金刚照数十里物皆映现。 般若亦尔。 照实相水明了清净。 复次如金刚宝除那罗延一切众生不能执持。 般若亦尔。 除信悟无依无得大力观人。 若乐小法及著见众生不能信持。 如经说。 为发大乘者说。 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乐小法者及著诸见不能信持。 复次譬如丈夫食小金刚终身不销。 波若亦尔。 若能了悟不可朽灭必得作佛。 复次若有众生。 得金刚宝远离一切贫穷困苦受诸安乐。 若得般若离生死苦得大涅盘。 复次如金刚宝所在之处能销恶鬼及诸蛊毒。 般若亦尔。 所在之处天魔外道恶鬼不能得其便。 复次如金刚宝悉摧破一切诸物。 而是金刚无有折损。 般若亦尔。 悉能摧破一切烦恼而无折损。 复次金刚一切诸物不能摧破。 般若亦尔。 一切论者及诸烦恼不能摧破。 复次如金刚宝若在日中色则不定。 般若亦尔。 在大众中亦复不定。 或说名因。 或说名果。 在小心人中则名为小。 在大心人中则名为大。 在境名境。 在智名智。 而是般若无一定相。 故偈云。 般若是一法。 佛说种种名。 随诸众生力。 为之立异字。 复次如金刚宝虽有如此种种胜用。 未尝有心自言我胜。 般若亦尔。 虽有无量种种功德。 而未当有心。 是故般若不可思议。 问金刚出何处。 答毗婆沙云。 如从矿出金从金出金刚。 故知金中之精名金刚。 问金刚与天如意珠云何同异。 答大智论云。 帝释手执金刚与修罗斗。 碎落阎浮提变成如意珠。 毗婆沙云金刚能破颇梨山及如意珠。 故知异也。 复次此明般若与金刚同。 而是般若超绝金刚。 非可譬喻。 金刚是世间物。 般若非间失之则忧之得之则喜。 得般若者无忧无喜。 金刚是无知之物。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无量功德今略说而已。 复次有人言。 声闻法中从假名空终至罗汉通名金刚。 菩萨法中从三十心终至佛慧通名金刚。 若别而为论。 从初地以去终至佛慧始名真金刚。 所以者何。 而三十心人但是学妄未得真妄。 但是伏惑未能断惑。 相由入体。 所以未得秤真金刚也。 亦得相从名金刚。 初地以去得于真妄解正能断惑。 相不入体。 是真金刚。 旧以穷学之心喻金刚者。 约开善义。 伏惑既周。 又无明元品之惑。 此最难伏。 唯是穷学之心而能伏之。 故至佛果起佛智断之。 以是义故穷学之心名曰金刚。 复次有人言。 穷学之心正能断惑。 故名金刚。 如此等说。 并言有惑之可断有解之能断。 以是义故名有所得。 有所得故不能断惑。 无有金刚。 如经中说。 有所得者不从一地至一地。 复次汝言未断惑时有惑无解。 断惑之时有解无惑。 此则惑是本有而今无。 解是本无而今有。 是生灭观。 如经中说。 诸法本有今无。 又言。 若诸法前有后无。 诸佛菩萨则有罪过。 今所明者。 知惑本不有今亦不无。 解本不无今亦不有。 是故诸法不有不无。 不生不灭。 非缚非解。 无观无缘乃名般若。 问曰。 若如是者。 云何经言一念相应慧断烦恼及习。 答若见有生灭。 则不能断。 以了诸法不解不惑非断不断故烦恼断也。 金刚但喻般若。 亦喻余法。 答借金刚种种喻。 大经以喻法身云金刚身。 又喻三昧云金刚三昧。 此喻定为金刚也。 今喻智慧名金刚也。 问金刚是天上宝。 是人中宝耶。 答人天具有。 如转轮王金轮是金刚宝。 故所拟皆碎。 帝释执金刚与修罗斗。 即是天上宝也。 第三释般若。 般若是外国语。 释论有二文。 一者般若秦言智慧。 开善用之。 次文云。 般若深重智慧轻薄。 不可以轻薄智慧秤量深重般若。 庄严法师云。 般若名含五义。 智慧但是一条。 非正翻译。 但解智慧经论不同。 净名经分二字解之。 知众生心念如应说法。 起于智业。 不取不舍入一相门。 起于慧业。 旧释此文云。 智是有解。 慧是空解。 亦智是化他慧是自行。 大品云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 此则智慧名通空有也。 又因名慧。 果秤智。 如因名道慧道种慧。 果秤一切智一切种智。 又智名通因果。 如三智义。 声闻一切智。 菩萨道种智。 佛一切种智。 又慧名通因果。 法华云。 诸佛平等大慧也。 成论文合解智慧两字云。 真慧名智。 又云。 慧名智人。 又云。 慧义经中说解脱智是慧义。 故智犹慧也。 又大智论亦有二文。 般若者秦言慧也。 又云。 秦言智慧也。 问经论何故言语或出或没。 乍合乍开。 不分明一途示人合分明得解耶。 答圣人非不能一途分明示人。 而今有出没言者。 此有深意。 以众生本来有取著之心。 以是因缘系属于魔。 生死不绝。 若轮常转。 不悟中道佛性正观般若。 今若复作一途实说。 则更增其依著之心。 所以不定出没。 动其生死根识令迥悟正法。 故不定之说为益深矣。 若学者定执经论一文以成一家之义者。 皆是系属魔人耳。 又众生非一国土一根性一善知识。 是故诸佛种种说法也。 问已知般若名。 云何是般若体。 答地论人说。 有二种般若。 一真修般若。 即第八识。 二缘修般若。 即第七识。 成论师言。 缘真谛心忘怀绝相。 以此解心为般若体。 阿毗昙师云。 缘四谛理无漏慧相是般若体。 此三解即世盛行。 具须破洗。 至大品玄中广明。 但即世多诵此经。 今辄言其要句。 冀参玄君子领其指外。 问今以何为般若。 答若行人了悟颠倒。 豁然悟解假名般若。 问此豁然悟解岂非心耶。 答此解悟非心非离心。 问云何非心非离心。 答既言心悟解。 岂离心耶。 此悟心毕竟不起有心无心。 岂即心耶。 问若言心悟还是即心。 若言悟此心不得心有无。 便是离心。 答犹言即离。 还是不悟。 如其得悟竟有何即离。 问既不即离应不迷悟。 答迷故言其即离。 悟故了无即离。 既不即离竟复何有迷悟耶。 可取其意。 勿著其言也。 第四释波罗蜜。 波罗蜜此云彼岸到。 外国风俗法凡作一事究竟名波罗蜜。 今悟道之人虽复积功累劫。 若不得般若为行不成。 若悟般若万行周毕。 故名波罗蜜般若问既有彼岸。 云何为此岸及中流耶。 答圣人直假名说彼岸。 令其因此悟入。 何必须作此岸彼岸中流耶。 大经云。 虽无此岸而有彼岸。 即其事也。 必须作者。 大智论云。 有无见为此岸。 破有无见智慧为彼岸。 檀为中流。 第五释经。 经有三种。 或文为经。 或理为经。 或文理合为经。 地论师云。 三十心前人文为经。 三十心文理合为经。 初地已去用理为经。 今明文理因缘故为经。 因文悟道故。 以能表之文为经也 第七辨传译。 问大悲比丘尼本愿经末记云。 金刚般若本有八卷。 今唯有格量功德一品。 此事云何。 答义不应尔。 所以者何。 此一卷经具有三人翻译。 一者罗什法师弘始四年于逍遥园正翻一卷。 若有八卷何不翻译之。 二者流支三藏于此土重复翻译。 经之与论合有三卷。 而经长有信者一章。 论解释始终。 事义既毕。 初则明经缘起归敬之义。 末则表随喜赞叹功德。 若有八卷何因缘故止解一品。 三者真谛三藏于岭南重翻此经。 文小意广不云有八卷。 又且此经序正流通三分具足。 何得止言一品。 问大悲比丘尼本愿经末记又云。 初说大品。 小品出其中。 后说光赞。 道行出其中。 此事云何。 答是亦不然。 道行由是小品之异名。 大智论前列光赞放光道行。 后复列云小品放光光赞。 故知小品即道行之异称也。 睿公小品序云。 此经三十章。 贯之以道。 故称道行。 当知道行由是小品

第八明应验。 问诵持般若有何验益。 答此经流行汉地二百余年。 诵者得益不可称记。 昔在山僧诵之。 空中弹指异香满室。 又开善法师诵得延寿七年。 又朱仕衡行以大品投火。 火为之灭而经不烧。 广益无量。 不可具述 第九释章段。 此经文约理玄。 释者鲜得其意。 致使科段烟尘纷秽遂令般若日月翳而不明。 今粗列众师以示其得失。 原夫大圣属缘吐教意。 令表筌悟实。 其旨则不在文字。 希得意之徒领其要归。 其所寄也。 自北土相承流支三藏具开经作十二分释。 一者序分。 二者护念付属分。 三者住分。 四者修行分。 五者法身非有为分。 六者信者分。 七者格量分。 八者显性分。 九者利益分。 十者断疑分。 十一者不住道分。 十二者流通分。 夫大圣说法必有由致。 故有序分。 将说大法必为诸菩萨。 已悟之徒则须加被。 未悟之者付属已悟。 故有第二护念付属。 既护念付属令其住般若中。 故有第三住分。 虽得住立更进修诸行。 故次有第四修行分也。 以修无得之因故得无为之果。 故次明法身非有为分。 说此因果必有信受之人。 故次须明信者分。 信持则功德无边。 故须明格量分。 持说之人所以功德无边必由佛性。 若不识于佛性则无此功德。 故有显性分也。 以依佛性所修功德利益无穷。 故须明利益分也。 上来一周说法。 利根已悟。 中下未了。 更复生疑。 故有第十断疑分。 疑心既除则无所依住。 故有第十一不住道分。 此之大法非止益现在。 亦利益未来。 故有第十二流通分也。 然分虽十二不出因果。 统其始末凡有四周。 护念付属至修行分此则明因。 法身非有为分斯则辨果益。 是一周明因果也。 次从信者分至于格量此则为因感得显性之果。 此则次周明因果也。 既明佛性。 依性之修行即因义。 有因故得果。 即利益分。 谓三周明因果也。 断疑为因。 不住道为果。 则四周明因果也。 然此之解释盛行北地。 世代相承多历年序。 而禀学之徒莫不承信。 余钻仰累年载。 意谓不然。 今请问之。 此十二分为出般若经文。 为是婆薮论释。 今所观经论悉无斯意。 盖是人情自穿凿耳。 浑沌之绞络良弊于此也。 问作此分文有何过失而汝非之。 答其妨甚多。 不可具载。 今略题数过以示其通塞也。 一者作此分文则不识经之通别。 所以者何。 至如序分则通序一经。 如护念付属等十分此是正说中之别段。 云何取经之通文以例正说之别段斯则失之大矣。 又且汝云从大千珍宝至舍恒沙身命名格量分。 此则未识经始终故有斯谬耳。 所以者何。 此中格量凡举内外两施。 外施则有三千之与恒沙。 内施之中亦有二种。 一者直舍恒沙身施。 二者次举日三时舍恒沙身施。 此方尽格量之极。 汝何故但取前三种为格量分。 而不取三时舍身为格量分。 是以为失。 又且论云从法身非有为分已来并是断疑。 汝云何独取须菩提重问已去为断疑分。 又且此经有两周之说。 经论并作斯判。 汝何故取前周之说以开多分。 取后周之说合为一分。 抑大为小患之甚也。 又流通实是大章。 还依小段之例。 亦所不可。 其间碎分章句。 爰至异言语目于经论并秽。 至文当具显之。 复有人言。 十二分开之既其难解。 取其易见裁为六章。 六章者。 一序分。 二护念付属分。 三住分。 四修行分。 五断疑分。 六流通分。 此之分别盖是学之劣者。 过还同前而患复更甚。 所以者何。 若言后同是断疑分。 就断疑中不复更开。 附前亦是同非断疑。 不断疑中亦应不开。 不断疑中有种种义。 既开多分。 断疑之中何因缘故取为分。 若尔涂行乞食应是一分。 若使涂行乞食既属序分而不开者。 护念付属属正说亦应不开。 又元前解之与后释都不识论文之大体。 所以者何。 论主直是释其难文略其易句。 云何后人见论解释便取为科段。 复有人注金刚般若开三门。 从如是我闻至愿乐欲闻。 是因缘门。 谓具此因缘故得说般若。 从佛告应如是降伏至见诸相非相。 明般若体门。 从白佛颇有众生下。 明功德门。 然此解释义亦不尽。 流通复属何门。 又复后周重说又属何门。 有人言。 开为三段。 一者序说。 二者正说。 三者流通说。 大圣说法必有由渐。 故有序说。

序说既竟正宗宜开。 故有正说。 非唯近益当时。 亦乃远被来叶。 故有流通说。 今谓三说开经于理无妨。 但开善之流不识三说起尽。 故复为失。 所以者何。 至如序文取善吉之问为叹请序。 如来之答始属正经。 此事为谬。 然一切经若问若答皆悉是正。 云何以问为序以答为正。 大涅盘经。 时会献供为序。 纯陀请受问难即以为正。 此经涂行乞食以之为序。 善吉发问即应是正。 大品亦然。 如来广现神变以之为序。 告舍利弗即以为正。 斯事易明不应滥也。 又且三说无定。 虽序说不妨有正。 虽正说不妨有序。 流通亦尔。 何者。 以序于正故名为序。 以正于序故名为正。 正说悟道既得是正。 序说悟道亦得是正。 今但约一往方言故开三不同耳。 就此三中各开二段。 序有二者。 一通序。 二者别序。 正文有二。 第一周广说。 第二周略说。 流通有二。 一序佛说经究竟。 二者明时众欢喜奉行。 序中二段凡有四双。 一者通。 二者别。 通以同为义。 众经六事悉同故名通序。 别以异为义。 众经各异。 或父母送书。 或长者献盖。 或天雨四华。 或涂行乞食。 故名别序。 次双证信序发起序者。 安此六事令人生信。 故名证信序。 涂行乞食发起正经名发起序。 次双遗教序与现前序。 明如来将入泥曰。 阿难心没忧海不能自喻。 阿泥楼驰云。 汝是持佛法藏人。 所应问者须及时问。 于是阿难作于四问。 最后问云。 一切经初置何等语。 佛言。 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 遗言令安此六事。 故名遗教序。 现说经时即有乞食等事名现前序。 次双经前序经后序。 说经竟后方有如是六事名经后序。 说经之前有乞食之事名经前序。 问曰。 佛何因缘故一切经初令安六事。 答曰。 为证信故。 大智论云。 说时方人令人生信故。 复次一切外道皆以吉法贯在经初。 故百论云。 诸师作经简初皆说吉。 今欲简异外道故。 故贯以六事。 问曰。 若安六事异外道者。 外道亦言安此六事。 何以简耶。 答曰。 明此是般若六事。 故以证信简异外道。 般若信者此是无依无得之信。 故大品云。 不信一切法名为信般若。 一切法不生故名为般若生。 不信一切法故名信般若也。

十部作品

佛祖用二十二年的时间,说般若经方面的经典,共有十部:《大般若经》《放光般若》《摩诃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胜天王所说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实相般若》《文殊般若》。 般若意为智慧,只有智慧启用,才能洞澈宇宙人生真理,迈向觉悟佛果,充而广度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佛祖用那么长的时间说法般若经的原因。(摘方海权香严居士法语)   [1]

参考文献

  1. 般若經,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10-26

放光般若